- +1
福島核污水排海問題中的韓國:今天的姑息也許就是明天的代價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2日,立陶宛維爾紐斯,在北約峰會期間舉行的韓日首腦會談中,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會晤。 視覺中國 圖
7月12日,韓國總統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借出席北約峰會之機,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會晤。岸田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問題尋求韓方理解,提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綜合報告,并表示將在安全性上做到“萬無一失”。尹錫悅則提出,如果放射性物質的活度超過了標準值等,希望立即停止排放并通知韓方。岸田表示若發生問題就立即停止排放并采取妥善應對。
7月4日,IAEA發布綜合評估報告,認為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符合IAEA的安全標準。三天后,韓國政府也公布了結論幾乎完全相同的獨立調查報告。對此,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肯定IAEA報告專業性的同時,稱贊韓國政府的做法是“建設性的”,這更使韓方吃了定心丸。
尹錫悅政府上臺后奉行對日和解政策,今年春季尹錫悅在強征勞工賠償問題上有悖民意的強行操作,客觀上打破了韓日關系僵局,兩國在首腦互訪、解除出口限制、恢復情報交換等方面均取得了進展。福島核污水排海是考驗兩國關系的又一道課題。韓國政府既要維護韓日合作局面,保持對日外交友好勢頭,也要平息國內不滿,抵擋反對派的政治攻勢。為此,韓國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
尹錫悅政府“四管齊下”
主打所謂“科學態度”。在福島核污水排海問題上,韓國政府一直強調的主題詞是“科學”。韓方有意引導輿論關注IAEA的調查行動,表態尊重調查結論。同時,韓方組織相關研究機構和專家力量,開展獨立調查分析,并派考察團赴福島核電站進行現場調查,獲取一手數據。在防范方面,加大海洋監測和水產品檢測力度,及時公布信息,藉此向民眾展現政府“科學、負責任”處理問題的態度。
試圖消除民眾不安。出于對核污水的恐懼,韓國水產品消費急劇萎縮,已嚴重影響漁民生計。韓國政府采取了增加海洋監測點、加強水產品檢測、嚴控日本水產品進口、促進本土水產品消費等措施,定期向社會公布監測和檢測結果,消除民眾不安心理。但目前看成效不明顯,即使在IAEA和韓國政府的調查報告公布后,韓國仍有六成以上民眾擔心核污水排海會影響韓國海洋安全。
打擊國內政治對手。在福島核污水排海問題上,韓國朝野兩黨尖銳對立,民生議題已經上升為政治議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指責執政黨“為日本排海行動開綠燈”,損害國家利益。執政的國民力量黨則指責在野黨為了政治斗爭需要,故意散布海水污染謠言,擾亂民心,損害漁民利益,意圖把水產業面臨危機的責任推到在野黨身上。
積極與日方溝通。5月初岸田文雄訪韓時,福島核污水排海成為首腦會談議題,促成了韓方派專家組赴福島核電站考察。韓日目前保持著外交部門局長級協商機制。雙方接觸中,韓方的核心訴求是“安全”與“安心”,即要求日方確保排海行動安全,讓韓國民眾安心。日前韓方公布的獨立調查報告中,還鄭重其事地從技術角度向日方提出了改進建議。在7月的北約峰會上,尹錫悅和岸田又再次就核染水排海事交換了意見。
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政治考量
到目前為止,在福島核染水排海問題上,韓國政府的所言所行體現出了外交與政治的考量。
對日本,加強溝通合作。派代表團赴福島核電站考察,發布獨立調查報告,都是韓國政府做給民眾看的動作。韓方很清楚,無論調查得出什么結論,實際上都很難影響到日方的排海計劃,但韓國還是要把動作做到位。這個過程中,雙方的技術人員要進行接觸,官員要進行交涉,通過溝通可以展示韓方“科學、客觀”的態度。在核污水排海這個敏感問題上,如果日方最終達到排放目的,韓國政府又堅持了所謂的“科學、安全”原則,能夠對國人交代得過去,雙方的互信將繼強征勞工賠償事件后進一步提升,以求今后韓日合作更加順暢。
對IAEA,展現合作態度爭取支持。韓方刻意突出IAEA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在調查結論上與IAEA保持一致,邀請IAEA總干事格羅西訪韓進行溝通。韓方還計劃向IAEA福島事務所派遣專家,在后續監督東電公司執行排海計劃中加強與IAEA的合作。韓國如此表現出積極配合態度,主要目的是爭取IAEA在朝核問題上支持韓方立場。格羅西訪韓期間,韓方有意提出這一話題并得到格羅西的肯定回應。
對國內,堅持強硬態度打壓反對力量。尹錫悅政府上臺后,所推動的內政外交政策處處受到在野黨掣肘,核污水排海這樣的敏感問題也不例外。共同民主黨高舉“反對核污染水排?!贝笃?,采取集會示威、發表聲明、赴日抗議,甚至絕食、靜坐等激進方式,表達反對意見,批判政府對日姑息讓步。政府則把反擊重點放到轉嫁責任上,指責在野黨散布海水污染謠言影響漁業生產和消費,把漁業和養殖業者因生計受影響累積的不滿引向在野黨。明年韓國將舉行國會選舉,執政黨要扭轉國會席位少數局面,亟需爭取選民支持,為此抓住一切議題打擊和削弱反對力量。朝野兩黨把民生問題政治化的傾向將愈演愈烈。
對海洋安全責任,采取回避態度模糊處理。鑒于核污水排海問題的敏感性,韓國政府也為自己留了余地。韓方發布的獨立調查報告雖然作出“日本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結論,但韓方也強調,這個結論一是以東京電力公司嚴格遵守排海計劃為前提,二是只針對“核污染水排海是否影響韓國海域和韓國國民安全”作出評估,與同意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是兩回事。韓方稱要在確認日本最終的排海計劃后,才能作出最后判斷。
韓方這一避實就虛的說辭,與IAEA總干事格羅西的態度如出一轍。格羅西7月8日在首爾回答韓國記者提問時表示,IAEA只是依據科學的方法和標準對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進行評估,至于核污染水排海是不是最佳方式,取決于日本領導人的“政治決定”。
IAEA和韓國政府在有關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的多個疑問沒有得出結論的情況下,趕在日方計劃的排海日期前匆忙發布調查報告,認可日方排海計劃“符合國際標準”,不能不令國際社會對其動機產生懷疑。雖然兩方都宣稱報告與排海行動沒有直接聯系,但客觀上為日方實施計劃提供了借口,將使本來就一意孤行的日本政府更加有恃無恐。
如果日方按計劃實施核污染水排海行動,即使短期內不會對海洋環境和相關國家造成實質性影響,也不能完全排除未來發生不確定風險。到那時,作為受害者的韓國,將為今天的姑息行為付出代價。
(徐志堅,天津外國語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