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公房裝電梯比“造航天飛機”還難?航天大樓老人們再克難關

近年來,當“老公房”遇上“老年人”,沒有電梯造成的“出行不便”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
老公房加裝電梯,被不少居民、社區工作者列為“小區萬難事”第一名。如何讓有安裝電梯需求的老小區盡快使用上電梯,成了大調研一直在推進的問題。
近日,愚園路上“航天大樓”成功裝上電梯,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愚園路1159-1169號,共居住了61戶居民,一梯兩戶,每棟樓都在6層樓以上。因居住了一大批上海航天局的技術性老員工和家屬,大家親切地稱之為“航天大樓”。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趨嚴重,多層居民樓沒有電梯成了許多老人上下樓的“老大難”問題。早日為老居住樓加裝電梯,成了多數老年居民的念想。家住六樓的顏克英老人燃起了為愚園路1159號門棟安裝電梯的想法。

政府簡化審批手續
幾平方米的一部電梯,要裝到已有的住宅樓上,從審批程序上來說,曾經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
據統計,2016年以前,加裝電梯項目從啟動到竣工,要走60多步程序、蓋46個章,除了房管、規劃、建設施工等部門,還要消防、綠化、衛生等各個部門都要點頭才行。曾有一位居民表示:(新裝電梯的難度)和造金茂大廈差不多!
2016年6月,上海市住建委與市規土局將審批手續和環節進一步簡化和優化,46個章精簡成15個,這將大大縮短申請流程,方便業主辦理。但是具體到每個小區涉及到的問題又不同。

在此情況下,長寧區通過大調研梳理出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面臨的共性難點,對哪些步驟最令老百姓“頭大”有了集中發現和系統性梳理。區房管局率先對申請材料、征詢流程和前期調研三個步驟進行優化。一方面,將加裝電梯的申請報告、協議書、可行性分析等文字材料制定出適合長寧居民的申請樣板;另一方面,將分攤協議書的三張表格“合三為一”,一次性告知加裝電梯的建筑安裝費、勘察費、設計費、監理費、測繪費、審價費、水電煤管遷移費以及安裝后的維保費、電費等概算結果,居民“只簽一次”就能完成業主承諾。
“航天大樓”政策瓶頸至此被打破。但是政府無法包辦所有事,在開個好頭、搭好平臺后,剩下的細節問題還是需要居民自己商量。居民愿意體現高風亮節當然好,但每個小區、每棟樓的實際情況都不同,的確并非每位業主都需要安裝電梯,矛盾點也經常由此產生。

加裝電梯工作需要樓內居民90%以上的人員同意,為了更好的做好居民工作,福世居民區黨總支找準自治“領軍人”,成立了以老黨員顏克英、樓組長趙愛華為首的自治小組。開創在黨組織引領下,自治小組推進工程開展的新模式。

一方面搭建職能部門場監管與居民之間的對話平臺,經常邀請區房管局、規土局、建交委、市局等審批部門深入群眾宣傳政策、解答疑問;另一方面搭建電梯加裝企業、社會組織和專業技術單位與居民之間的對話平臺,共同確保加裝電梯的合理選址、安全施工和長效運維。

部分業主不同意,居委會曹書記陪顏克英便一次又一次反復上門拜訪,陳訴利弊。
當時302室業主沈老對加裝電梯有自已的擔憂和想法,曹書記和顏克英與沈老長談分析安裝電梯的好處,最后沈老被一次一次的執著所感動,簽字同意了安裝電梯的請求。
在加裝電梯工程推進過程中,難題不斷顯現,居委會主動對接困難,整合各方資源,發揮組織優勢和居民自治成果,為順利推進施工,解決各項問題。

如,在籌備小組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時,業委會主任由于年歲已高,不愿承擔業委會主任職責,不愿在房屋檢測申請表敲上業委會公章。在街道、房辦的支持幫助下,居委會召集業主代表和全體樓組長,一起商討應急方法。居民區黨總支主動上門做業委會主任思想工作,在多次上門的協調努力下,又發動物業公司一起上門溝通,終于商討出一個既合理又合法的應對方法,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又如,因為55號文發布要求對房屋進行質量檢測,才能辦理施工許可證,前期需要提供相關地質材料,因為年久的關系,圖紙都遺失了,居委會與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多次溝通,借用了相關的地質勘測材料,顏克英多次往返四川北路的數字認證中心,準備材料辦理網上數字認證。經過多方努力,加裝電梯工程終于去年7月29日正式開工,如今已經順利完成安裝工作。

(原題為《老公房加裝電梯比“造航天飛機”還難?航天大樓的老人們再克難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