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CN機構借點贊打榜賺收益誘騙數人?涉事企業:遭冒名,已報案
32歲的劉芮(化名)是一位水手,一年到頭大半時間都在海上,多年下來存下了30多萬元。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他,6月22日卻在網絡江湖“翻了船”。
7月12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劉芮處獲悉,他“翻船”的地方,是在一家名為OST傳媒的App上。他說,該傳媒公司人員誘導他下載App,通過充值點贊打榜做信用分的形式賺取酬勞。劉芮沒想到,他不僅一分錢沒有賺到,反而被騙了33萬。
不過,OST傳媒公關總監茍明否認該公司有過這項業務,不僅如此,該公司也沒有開發過自己的App,因此,劉芮的遭遇與該公司無關。茍明表示,據他們了解,目前全國因這樣被騙的,還遠不止劉芮一人。
茍明稱,至少從2022年9月26日至今,該公司已經收到數十個類似劉芮的咨詢,所涉金額從幾千元到十萬元不等。該公司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
針對劉芮被詐騙一事,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已正式立案。目前,案件還在偵查階段。

山西警方立案告知書 圖片均來源:受訪者
點贊打榜賺收益,男子被騙33萬
據劉芮介紹,一個月前的一天,他感覺無聊,就打開了許久沒用過的QQ,一個漂亮女生頭像閃動起來,網名叫婉清。他想不起什么時候有過這樣一位好友。出于好奇,劉芮點開了對話框,對方稱自己是OST傳媒的工作人員,并把他拉進了一個QQ群。

平臺要求發落(裸)照
QQ群里已經有很多人,婉清開始介紹這家傳媒公司,在群里發了營業執照和大量的公司內部圖片。劉芮打開瀏覽器,搜索了一下這家傳媒公司。果然,網上有很多關于該公司的信息,看上去這還是一家在MCN行業很有名氣的大公司。
劉芮說,婉清在群里介紹業務——下載OST傳媒App,領取任務,給主播點贊打榜,獲得收益。“明白的扣1”,這語氣跟抖音平臺上的主播一個模樣。很多人在群里打出“1”,劉芮似懂非懂,也在群里打了個“1”。
劉芮點開對方發在群里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叫OST傳媒的App。按照婉清的指導,他在App上注冊了用戶。然后助理“小娜”在App站內聯系劉芮,按照小娜的指示,劉芮點開對方發來的主播鏈接,點了個贊。隨即,小娜發來信息,要求劉芮匯報真實資料。劉芮報了年齡職業和QQ號后,對方請劉芮提供收款碼,劉芮提供收款碼后,小娜給他結算了16.8元。

積分打榜獎勵

要求客戶充幣
隨后,劉芮又做了些任務,這些任務每半小時發布一次,大家都在搶著做。他一番爭搶下來,又掙了一百多元。最后小娜又把他拉進了App內的群——OST傳媒任務和交流群。在這里,任務定時發出來,要求劉芮充值點贊,充100元完成任務后,返還本金還加40%的酬勞。劉芮先是100元100元的試,發現真能掙錢。在小娜的鼓動下,劉芮充了5000元。
可是完成任務后,劉芮提現時卻提不出來。找到小娜,小娜告訴他出錯了,需要補信用分。信用分如何補呢?就是把6萬元轉到指定用戶上。眼看之前的本金和酬勞都卡住了提不出來,劉芮很著急,按照對方指示,立即轉了6萬元到對方指定賬戶。轉了錢后,他又充值做了任務,完成后馬上又去提現,可還是提不了。這時候小娜著急了:“誰讓你擅自提的?你要等我說的時候才能提,看吧,又出錯了”。在小娜的要求下,劉芮又轉了6萬到另一個指定賬戶上。隨后,劉芮再次充值做了任務后又開始提現,但仍然提不了。小娜告訴他,轉錢時要備注“信用分”幾個字,否則不會認。于是劉芮又重新轉了6萬,備注了“信用分”幾個字。
就這樣反反復復地充值打榜——提現出錯——轉賬做信用分——再充值打榜——提現再出錯——再轉賬做信用分……從6月22日到23日,劉芮一共轉賬33萬多元。這時候,他才發現不對,于是向當地公安部門報了案。
OST稱被假冒詐騙,公司沒有相關業務
劉芮抱著最后一絲希望,通過OST傳媒官方網站聯系上成都OST傳媒工作人員。沒想到,工作人員告訴他,該公司從未有過該項業務,甚至連App端都沒有。
劉芮不信,該公司工作人員提醒他仔細看官網顯眼的位置,掛著“防騙提示”。劉芮這才發現,里面所描述的詐騙手段,跟自己遇到的一模一樣。

平臺的打榜排行
據OST傳媒公關總監茍明介紹,實際上,從2022年9月26日至今,OST傳媒收到了數十個類似劉芮的咨詢,所涉金額從幾千元到十萬元不等。公司接到第一起咨詢后,立即去了公司轄區的成龍派出所備案,并在官方網站發了聲明,提醒公眾不要上當。但這樣做用處似乎也不大,“基本每個月都有幾個來投訴咨詢的,我們只能建議他們報警”,“我們其實是最大的受害者,現在在百度的搜索欄下拉詞匯里,就掛著‘OST傳媒App詐騙’、‘OST傳媒騙局’,搞得好像OST傳媒本身就是騙子公司一樣。”

OST的聲明
據茍明介紹,騙子所用的LOGO、圖片,都可以從公開渠道獲得,而其使用的營業執照,實際上已經過期。為此,他給四川省公安廳寫了信,也給省長信箱反映了情況,希望能在反詐App或者其他官方渠道提醒公眾。“這是一種新型詐騙,雖然刷單的內核沒有變,但它借助目前短視頻與直播流行、人們都知道網絡打賞但又不太了解的情況,盜用真實的業內影響力公司品牌和物料進行包裝,所以成功地詐騙了那么多人。”
茍明公司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像劉芮一樣的受騙者來自全國各地,有云南、山東、廣東、福建等等,澎湃新聞注意到,一位受騙者因用了女孩子的頭像,詐騙分子還用紅包引誘其發裸照。
茍明介紹,該公司接到第一起咨詢后,就建議受害人立即報警,同時該公司也立即去了轄區派出所備案,并在官方網站發了聲明,提醒公眾不要上當。
目前,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刑警大隊反詐中心已介入,警方仍在對此案進行調查,而受害者還在增加。
劉芮說,他希望通過警方拿回損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