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只在晚上吃飯的好處
眾所周知,飲食習慣往往與人體健康存在著關聯性關系。日益風行的間歇性禁食,因為在臨床試驗中顯現出控制體重的作用而備注減肥人群的追捧。所謂間歇性禁食,是一種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進行進食,然后在接下來的時間段內完全不攝入任何卡路里或限制攝入量的飲食模式。這個時間段可以是每天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每周的一部分。
那么,在一天的24個小時里,到底哪個時間段禁食才是更好的選擇呢?據《自然·代謝》雜志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只在晚上進食可以增強肌肉功能,并能顯著提升運動耐力。
對此,研究人員進行了小鼠實驗:為一批小鼠提供健康的谷物飲食,根據喂食的時間點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組。其中一些小鼠會在白天或夜晚收到食物,一些小鼠則在一天之中隨時可以吃到食物。該特殊進食模式持續了3周。
進食期結束后,研究人員對所有小鼠進行了運動能力測試。結果顯示,與夜間進食和隨時進食的小鼠相比,只在白天進食的小鼠在跑步機測試中表現更好:跑步的時間更長,跑步距離也是其他小鼠的兩倍。鑒于小鼠是夜間活動習性,所以白天進食也就是靜息期間進食,這與人類的作息時間正好是相反的。
靜息期進食的小鼠之所以在跑步上表現更好,是因為它們會擁有更適合運動的肌肉纖維組成,這是增強它們跑步時耐力的根源。從小鼠的肌肉樣本分析,不同的時間點進食會影響骨骼肌的代謝,小鼠在靜息期進食,會降低肌肉中一個名為perilipin-5的蛋白水平,該蛋白與肌肉中的脂質滴和線粒體能量代謝具有聯系。同時,這些小鼠的骨骼肌纖維類型中,與快速收縮氧化代謝相關的肌纖維增多,而糖酵解肌纖維比例下降。
研究者據小鼠試驗推測,人類只在晚上也就是靜息期進食或許能夠成為強健肌肉的潛在方式。當然,在確認人類可行之前,研究人員還需要解決一些潛在問題,比如只在靜息期進食與糖尿病、脂肪肝的聯系,以及長期執行這一方式的人會有哪些副作用等,都是需要進一步探明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