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子自述5次感染新冠:仍活蹦亂跳,要用平常心看待
六月以來,“新冠二陽”潮重現。隨著二陽康復,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新冠會不會反復感染,成為像流感一樣的季節性傳染病?”。甚至有傳言稱“新冠最多只能感染8次,第9次人就沒了”。
新冠的最終結局到底是什么?人每一次感染新冠,癥狀會有不同嗎?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告訴科普中國:“新冠多次感染在未來很可能是必然的,好消息是機體的免疫反應也會更有針對性,因此癥狀會更輕,同時不再會出現如新冠第一波疫情那么高的感染率和嚴重性。”
科普中國還找到一位新冠反復感染5次的患者,她詳細分享了自己每次感染新冠后的真實狀態。
第1次陽,2022年4月
高燒39度,集中隔離14天
2022年4月,是王欣第一次感染新冠的時間。
她所在的小區位于遼寧省某市的一個鎮上。社區要求每人每天都要做核酸截圖上傳到社區群,時間是早上5點到10點。
那天做完核酸沒多久,開始下雨。王欣突然覺得肚子疼,不同于日常腹瀉的絞痛,這次肚子疼是成片的,持續、廣泛的疼。除了肚子疼,王欣還發燒到39度。

王欣2022年4月19日拍攝的溫度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時,王欣和家里人都很緊張,懷疑是不是感染上新冠。
很快社區就來了電話,說她核酸有問題,醫務人員要上門送防護服,接她去方艙。當天下午,王欣住進了方艙。
四月的遼寧不算熱,但整個方艙都悶得人透不過氣。方艙里面被隔成一個個小空間,每個空間有四個人,除了她都是老太太。——其中一位直勾勾撲在床上,誰說話也不搭理。
方艙的醫務人員每天定點喂藥,一張白紙包住,里面有三四粒藥丸。
出于對方艙環境的焦慮,住了兩天之后,王欣實在受不住了。她決定自費去酒店隔離14天,然后再回家隔離7天。
王欣回憶說,第一次感染新冠,癥狀比她想象中要輕得多,感覺就像得了一次重感冒。發燒的三四天,頭昏昏沉沉的,自己一會睡兒一會醒,頭疼得比較嚴重。但到酒店之后的第3天,燒基本上就退了。
后面在酒店隔離的日子,除了飯菜一般般之外,可以上網,可以洗澡,她過得跟在家里沒什么大區別。

在隔離酒店的飯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第2次陽,2022年9月
發燒2天,嗓子有點癢,7天轉陰
與上次間隔5個月
2022年9月,王欣第二次感染新冠。
當時,她研究生開學返校。學校規定,低風險地區的學生可以返校。有些學生返校后,要被隔離在宿舍,不允許下宿舍樓。
吃飯也是食堂把飯打包好,送到寢室樓下,排隊領盒飯。為了早點搶到飯,王欣有一次不小心從宿舍樓梯摔下去,膝蓋被磕得全是血。舍友幫她借來輪椅,送她去醫院。
下午三點,王欣從醫院回來后在學校附近做了個核酸,等待核酸結果再入校。大概晚上8點左右,她接到了醫務人員的電話,沒說確診,但要求她再復查一下。
王欣把情況報告給老師。雖然尚未確診,但為防止風險,老師建議她先請假回家,等復查結果出來,排除風險之后再入校。
當晚,王欣又去了隔離酒店,剛到酒店沒多久就燒到39度以上。隔離酒店提供抗原,王欣做了好幾次,都是兩條杠。
剛開始確定自己二陽的時候,王欣說,自己也有點焦慮和惶恐——畢竟當時身邊感染新冠的人很少。但很快,這種焦慮和惶恐就被朋友們給治愈了。她的閨蜜一直通過微信安慰她,還給她在網上點了不少好吃的。
可能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新冠了,王欣說,第二次癥狀也不重,大概發燒了2天,嗓子有些干癢,沒有其他強烈的癥狀。一個星期左右,測試結果就轉陰了。
第二次陽性之后,王欣開始用平常心對待新冠:“生病難受在所難免,只要好了能蹦能跳,不要把它當回事。”

在酒店測的抗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第3次陽,2022年12月
發燒,嗓子疼得像吞刀片,全身疼
與上次間隔3個多月
王欣的第三次感染是在2022年12月下旬,那時政策才放開不久。
很快,身邊就不斷出現新冠感染者,沒多久,王欣再次“中槍”。這次她體驗到了著名的“刀片嗓”,嗓子像在吞刀片一樣,能說話但很疼,喝水都喝不了,全身骨頭也酸疼,像被人打了一頓。幸好,當時家里還有布洛芬,吃了能止痛。
這次陽的時候,身邊人的癥狀都差不多。雖然相比前兩次,癥狀更嚴重一些,王欣也沒有太當回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嗓子太疼了,什么都吃不下。當時,她特別想吃黃桃罐頭,但好難買啊,家人只搶到兩瓶。一家人“可憐巴巴”地湊在一起分吃這兩瓶罐頭。王欣分到了三塊。

嗓子太疼,只敢吃黃桃罐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第4次陽,2023年2月
一咳嗽就想吐,食欲受到影響
與上次間隔近2個月
王欣的第四次感染是在2023年2月6日,距離上次感染時隔近2個月。
那天是正月十六,王欣最喜歡的明星去沈陽錄制節目。作為“死忠粉”,那天王欣就去參加活動了。
當天,王欣在室外活動了七八個小時。回到家后,她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又感冒了。當時,她想著應該不會是又陽了,但抱著好奇的態度試著測了抗原,沒想到真的是兩條杠。
相比前幾次感染,第四次感染除了發燒和腹瀉,王欣說最大的不同是“每咳嗽兩下,都想嘔吐”。
王欣說,這一次陽性,因為嘔吐,食欲大受影響。一個月不到,她瘦了8斤。

又一次的抗原陽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第5次陽,2023年5月
退燒很快,但嗓子發不出聲音
與上一次間隔3個月
這是王欣第五次感染新冠。
2023年5月1日,王欣和朋友林美去沈陽看演出。回家后的第二天,她開始渾身發燙,用體溫計一測39.5度。當時,網上新冠二陽的新聞很多,王欣想自己不會又陽了吧?
她拿出抗原想看是否是新冠感染,液體剛滴進去,試紙上立馬顯示出兩條杠。她有些慌了。以往大概要一兩分鐘才會出現橫線,這次的橫線清晰又扎眼。
不會試紙有問題吧?王欣立刻叫來弟弟測試,弟弟的試紙上只有一條橫線。

王欣第五次感染的抗原記錄。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一次感染,王欣燒得厲害,但退燒也快。到第二天,她的體溫就恢復正常了。主要的癥狀是喉嚨像針扎一樣刺痛,嗓子啞得發不出聲音,就這樣啞了七八天,才能正常說話。
從5月初到6月21日,王欣斷斷續續咳了一個月。這期間,王欣偶爾會覺得心跳得很快,有時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她用爺爺的電子血壓儀來測,快得時候達到107次/分,慢的時候104次/分左右。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如果心率超過100次/分鐘,就屬于心動過速。
王欣之前并沒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家人緊急催促她去醫院看看。王欣拍了片,醫生看完結果對她說,有一點心肌炎,要注意不能熬夜。
5陽康復后的王欣,活蹦亂跳
她說要用平常心看待新冠
王欣新冠感染五次后,身體最大的改變是偶爾想吃辣。她原本是不吃辣的,可是在第三次陽性之后,就覺得嘴里時常需要一些刺激。然后,她就喜歡上了麻辣味鴨脖。
身邊的朋友,沒有像她這樣感染次數多的,頂多有二陽的。為什么自己會感染這么多次?王欣覺得,可能跟自己曾經得過肺炎有關。
高二那年,王欣在學校里不停咳嗽,去了醫院后被診斷是細菌性肺炎,前后吃了一個月的藥才好轉起來。
2018年秋季,王欣剛上大一,細菌性肺炎又復發了。送去醫院后,醫生說是肺炎。王欣回憶到,從小被奶奶帶大的,奶奶自身有肺結核,肺部不好可能有家族影響。新冠疫情暴發之后,王欣的母親也讓她多注意肺部,有問題就及時就醫。
最開始王欣對新冠也充滿了恐慌。第1次陽的時候都不敢告訴身邊人,第5次陽的時候還聽過“新冠得了九次,人就會嘎掉”的傳言——因此,她甚至特意去醫院做了好幾次檢查。好在結果都是很健康,沒什么大礙。
王欣身邊的朋友知道她每一次陽的經歷。他們每次都會給王欣送來黃桃罐頭、牛奶、西紅柿等各種好吃的,給王欣打氣。
每一次感染新冠,王欣也都會跟朋友們吐槽,朋友們聽完她的遭遇都覺得不可思議,久而久之也不當回事,只要這位“倒霉又搞笑”的朋友還活蹦亂跳的就夠了。

王欣跟朋友的調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聊到新冠五陽后的狀態,她反問:“我去醫院檢查過,只是抵抗力差了點,想不通除了多次感染,我和正常人有什么區別?”
現在,王欣篤定地認為:“照現在的趨勢,新冠很可能會多次感染,有病就治,治好了就完事,該干嘛干嘛去。”
有一天,王欣刷社交媒體,看到有人說自己三陽了,狀態特別差。她留言說自己已經五陽了,本意是想安慰對方,三陽不可怕,放輕松。沒想到過了會兒,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朝她涌來,和她預料的恰恰相反。
王欣坐起身來,在那個原本只有追星內容的賬號上專門發了篇帖子講述自己“五陽”的經歷,但這并沒有減少評論者的揣測。有人將她的內容轉載到其他社交平臺,底下的評論大多是:假的吧?
她不理解,大家為什么都在糾結次數,到底在焦慮什么?

王欣發的帖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王欣的評論區里,善意、好奇和惡意并存。有的人說,關注她是為了等著看她“嗝屁那天”。王欣自己倒覺得沒什么,還把這件事當作笑話跟朋友講。
“我愿意大大方方地分享自己的經驗,這不是什么大事,希望能幫助到別人。如果抱著我好焦慮,天要塌下來的心態,在死之前,有比新冠更可怕的事在等著我們。”
王欣說,她最近想找時間去趟雍和宮,不過不是為了自己身體健康,而是為了朋友的研究生夢想。
李侗曾(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 主任醫師)點評:
本文描述的患者5次感染新冠,且間隔幾乎都不到半年,屬于比較少見的個例。臨床上也遇到過一些有基礎病或免疫缺陷的病人,存在反復感染新冠的情況。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非常快,從2021年的德爾塔毒株到2022年的奧密克戎BA.4/BA.5突變株,新冠病毒的改朝換代,從未停止。隨著病毒變異,它的逃逸能力也在改變,這就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可能會識別不出來變異后新冠毒株,從而導致再次感染、反復感染。
咱們多數人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第一次感染的BA.5突變株,然后后今年五月份左右,第二次感染的XXB新毒株,三陽、四陽的可能性很低。如果未來新冠病毒不再繼續變異,那么三陽、四陽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目前從二陽就診的病例來看,大家普遍上都是癥狀變輕了,恢復得變快的。病毒未來只要沒有明顯的變異,癥狀上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即使真的三陽、四陽了,那么大概率癥狀會更輕,恢復得會更快。
至于“反復感染新冠,會不會有什么危害”,目前科學界還未形成統一的看法。有的研究認為新冠病毒只是一種普通的呼吸道病毒,不比普通感冒可怕到哪里去,也有研究認為每次感染新冠都可能讓免疫系統遭受打擊或發生變化,對健康產生持久的影響。
無論怎樣,對咱們大部分人來說,平衡心態,積極應對才是關鍵。
比如,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勤通風,根據相關指引,按照不同場所選擇是否佩戴口罩,佩戴何種口罩。一旦出現乏力、發熱、咳嗽等癥狀時積極應對。
比如,平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證足量飲水和睡眠,提升自我免疫力,這都有助于降低感染風險。
尤其是一些免疫系統薄弱的人群,像高齡老人、沒有打疫苗的人、有基礎病的人等,要更加重視自我防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