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宋朋友圈|崇寧三年的那場單招 取得那些藝術成效

宋徽宗的《瑞鶴圖》
宋慧敏
一個人得有多么熱愛藝術,才能舍本求末,做天下一人的皇帝都能玩忽職守心不在焉?如果讓宋徽宗趙佶完全遵照內心填寫自己履歷表,他百分百會在職業一欄填上書法家、畫家,兼職皇帝。
宋徽宗主要藝術成是創立了鐵鉤銀劃,犀利飄逸的“瘦金體”書法,留下了藝術神品《寫生珍禽圖》、《芙蓉錦雞圖》、《瑞鶴圖》。當皇帝非但無善乏陳,還把整個王朝帶進喪權辱國生靈涂炭的深淵中。唯一能夠圈點的是他利用職權,網羅天下才俊,推動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已經當了四年的皇帝卻依然一身藝術細胞,文青范十足的宋徽宗用紫金小狼毫寫下傳世的《千字文》,賜給寵臣童貫。被童貫一陣猛拍,宋徽宗決定進一步弘揚和長足發展中國書畫藝術,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充宣和畫院。
具體落實到國子監,在這個大宋人才培養儲備基地增設畫學,成為科舉選士制一部分,當年進行單招,主考官是畫院院長宋徽宗。一時間從京城到地方一線甚至二、三線城市,書生們紛紛放下四書五經八股文,投身這場單招,尋求新的進身之階。
這些學生們,也有他們的小算盤,如果單招過線,妥妥的天子門生,前程不可限量。如果落選,也和當今圣上混個臉熟。熟人社會一個重要的法則是見面三分情,熟了好辦事。
邊境烽火硝煙,戰事不斷,宋徽宗看到那些折子就忍不住抑郁,能讓他提振精神的是畫院即將開場的單招考試。
長于深宮婦人之手,宋徽宗以他獨到的藝術眼光,批判地看到唐五代宮廷畫和他熟悉的生活一樣,過于雕琢精細,缺乏大自然的明快和鮮艷,繪畫應該師法自然,來源于真實的生活,技法上也應該更多汲取民間畫派的多元化。這是他決定單招從民間選拔畫師目的。
宋徽宗出的考題是《竹鎖橋邊賣酒家》,一張張繪畫作品呈上來,宋徽宗搖搖頭,這些作品師古刻板,毫無新意。一張橋外竹林邊,隱隱一所房子,屋脊上掛著一個酒旗的作品吸引了他的目光。這張畫合了宋徽宗的心意,傳旨給畫師一張“待定”。宋徽宗出了另一個考題是《踏花歸去馬蹄香》,畫師琢磨透宋徽宗的心意,構圖只取幾只蝴蝶追逐著疾駛的馬蹄翩翩飛舞,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意境呼之欲出,宋徽宗對這張十分滿意。
宋徽宗當主考官主持單招其實是有標準答案的:“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筆韻高簡為工。”抄襲模仿是藝術的天敵,宋徽宗推崇藝術實踐,主張寫生。
有個名字叫張擇端的畫師在單招中脫穎而出,被錄取加了關注之后,他潛心藝術創作,繪制了百世流芳的《清明上河圖》,通過這張長卷,散點透視、再現北宋東京盛世繁華,據說宋徽宗最這張畫并不是十分滿意,但還是親自題款《清明上河圖》,并且成為該畫第一個收藏者。
緊隨其后的是天才少年王希孟,也成為宋徽宗的學生,小小少年,僅用一年時間就畫了一幅長卷《千里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一起位列中國十大名畫。一個人心永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心之不用的那個地方必將是陋室空堂,衰草枯楊,蛛絲結滿雕梁。
然而對于宋徽宗來說,心之不用的代價太大了,清明上河枯竭阻塞,千里江山哀鴻遍野。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