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兼職“刷單”、傳銷“拉新”、盜用信息……這篇教你識破陷阱
求職路上機會多多
但陷阱也不少
以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
從事違法違規活動
是較為常見的詐騙手法
@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
這篇教你識破陷阱,一定要看!
兼職“刷單”
不法分子通常會在一些知名網站、論壇、各類網絡服務平臺上發布事先編造好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學歷不限”等字眼博取關注。
求職者一旦點擊進入鏈接后,便會被要求通過加QQ、微信等方式進一步“單聊”或“詳談”,逐步暴露更多個人信息并被誘導下載刷單APP。
求職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幾次刷單會輕松賺得幾百元,隨后為獲得更高比例傭金而墊付更多金額,直到自己相當數額的資金轉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賬戶,就會被對方迅速拉黑。
防范提示:
兼職刷單是詐騙更是違法行為,不要下載不明APP、掃描可疑二維碼或是繳納押金。
傳銷“拉新”
傳銷組織具有收取入門費、拉人頭、金字塔結構的盈利模式等典型特征。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嚴厲打擊下,一些傳銷組織轉為通過布設網上招聘陷阱拉新人、發展下線。
這類傳銷組織在招聘平臺發布招聘信息,以“勤工儉學”“招聘兼職”“高額回報”等為誘餌,吸引求職者應聘。一旦求職者落入圈套,傳銷組織便會要求繳納一定費用或購買某種產品,并指派各種“推銷任務”。這類傳銷活動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過網絡招聘等手段實施,更增加了其隱蔽性。
防范提示:
傳銷組織有三大特征:入門費、拉人頭、金字塔結構的盈利模式。求職者要掌握辨別傳銷的基本常識,避免誤入。
求職者一旦被騙、遭受侵害,請立即報警求助,并可及時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相關服務機構。
色情招聘
這類招聘陷阱的目標多為年輕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書”、“生活助理”為名,有的還打著招聘網絡主播等新興職業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專項服侍”等,實質上是要求女性求職者從事色情服務。
防范提示:
以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從事色情服務等各類違法違規活動,是近年來的典型騙局。
對此求職者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擦亮識別騙局的“慧眼”,遇到“活少錢多、輕松來錢、躺平賺錢”等聽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問多防備,謹慎踩雷、掉坑。
盜用個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義,打著“高薪兼職”“點擊返現”等幌子進行電信網絡詐騙,誘導應聘者辦理銀行卡、手機卡或注冊APP賬戶。
這些銀行卡、手機卡或支付賬戶會被不法分子用于詐騙、洗錢等違法活動,一旦相關信息涉案會直接牽連到持有人,帶來個人征信受損或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等風險。
防范提示:
在求職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和支付密碼等信息,提供證件復印件時在合適位置注明用途。
通過網絡、新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從事各類違法違規活動,是近年來較為常見的詐騙手法。對此,求職者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擦亮識別騙局的“慧眼”,掌握防范陷阱的“招數”,遇到“活少錢多”“輕松錢來”“躺平賺錢”等“聽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問多防備,謹防“踩雷”“掉坑”。求職者一旦被騙、遭受侵害,請立即報警求助,并可及時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相關中介機構。
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嚴格落實《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有關規定,接受用人單位委托招聘人員,應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相關材料,并對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以招聘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不得介紹單位或者個人從事違法活動;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時收集、使用其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違反有關規定的,有關部門將依法給予相應處罰。
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政務微信(微信號:rsbzwwx)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