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鎵鍺出口管制背后: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下,中國如何用好“新糧食”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賀梨萍
2023-07-05 18:21
來源:澎湃新聞
? 能見度 >
字號

面對新的資源格局和日益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作為各國經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甚至是國防軍工技術重要保障的礦產,其安全性和供應鏈正迎來新的挑戰。

7月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下稱“《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該《公告》將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相比之下,公眾對多年來頻繁被討論的稀土更為熟悉,鎵、鍺則還是陌生面孔。實際上,稀土、鋰資源、鎵、鍺等均屬于“三稀礦產”,這一概念在十幾年前被提出,指的就是稀土金屬、稀有金屬和稀散元素。在新興產業的發展浪潮之下,高科技領域對“三稀礦產”的需求越來越依賴。其中鎵、鍺即屬于“三稀礦產”中的稀散元素礦產。

就此次出口管制實施,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登紅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表示,“這只是全球貿易中的正常行為,不必過分解讀。”實際上,美歐日等國家也均有著各自的關鍵礦產清單。

王登紅同時建議,中國要繼續下好后手棋,以應對資源格局和貿易形勢的復雜化。王登紅長期從事重要礦產成礦規律研究及找礦勘查工作,2018年獲自然資源部高層次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稱號,2021年獲我國地質行業最高榮譽“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科研獎。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題時也表示,中國始終致力于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

云南鍺業

在此消息觸動下,相關上市公司也引發資本市場關注。稀有金屬、小金屬、稀土等板塊均迎來大幅上漲。以國內最大的鍺系列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云南鍺業(002428)為例,該公司在7月4日和7月5日已創下了兩連板,截至7月5日收盤,該公司股價為14.40元/股。然而,在全球宏觀經濟下行、需求低迷的情況下,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2022年和今年一季度均為虧損。

而長期依賴中國資源的國外市場也開始有所動作。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半導體晶圓制造商AXT公司(AXT Inc)在官網聲明稱,其中國子公司將立即著手申請許可證,以繼續從中國出口鎵和鍺基板產品,努力將對客戶的任何潛在干擾降至最低。

2022年,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22位專家聯合發表了一篇綜合述評。該述評文章也以AXT公司為例討論一點,即國內要基于全產業鏈進行系統布局,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真正用好關鍵礦產資源,發揮其應有的技術和經濟效能,是關鍵礦產供應安全最重要的保障”。該文具體提及:AXT公司在中國共有10家子公司和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砷化鎵、磷化銦和鍺單晶片等高性能半導體基板及其他關鍵原材料和零件,保證了美國航空航天、國防、高性能計算機、通信等領域的關鍵礦產品需求。

大宗商品市場信息供應商百川盈孚在分析金屬鎵市場時指出,短期來看,中國金屬鎵出口量減少已是必然,在此背景下海外或有部分需方近期進行囤貨儲備,階段性需求增加帶動海外價格上漲,從而反向拉動中國國內金屬鎵市場價格,對當前中國國內上漲行情帶來一定支撐;長期來看,金屬鎵、砷化鎵出口減少導致對金屬鎵需求進一步降低,反之中國金屬鎵供應相對穩定,且后期存在產能新增規劃,供增需減下對價格形成利空。

分析同時提到,隨著中國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與大力扶持,半導體相關領域國產化進程快速推進,未來對鎵相關產品的內需勢必持續增長,屆時對金屬鎵市場來說同樣存在相對利好。

而對于供應鏈格局短期內是否能改變?這一答案近乎是否定的。以金屬鎵為例,其主要是從鋁土礦加工的副產品和鋅加工的殘渣中回收,這對本身是全球鋁業大國的中國而言是“水到渠成”之事。

據百川盈孚統計,截至2023年5月底,全球(除中國)氧化鋁建成產能為8475萬噸,開工產能6450萬噸,開工率為76.11%。然而在中國金屬鎵的主要出口國德國、日本以及荷蘭等國家則分布不多,僅德國約100萬噸氧化鋁產能在運行中。分析認為,主要出口國內部自行建設金屬鎵生產線的可能性稍低,假設在其他國家建設同樣要考慮外貿、場地、時間等相關投入問題,且不可控因素較多,很有可能造成高投入、低回報的局面。

“新糧食”:高科技產業浪潮下依賴的稀缺資源

此次《公告》指出,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填寫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文件。商務部應當自收到出口申請文件之日起進行審查,或者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并在法定時限內作出準予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影響的本公告所列物項的出口,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批準。

此外,經審查準予許可的,由商務部頒發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件(下稱“出口許可證件”)。出口許可證件申領和簽發程序、特殊情況處理、文件資料保存年限等,依照商務部、海關總署令2005年第29號(《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執行。出口經營者應當向海關出具出口許可證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規定辦理海關手續,并接受海關監管。海關憑商務部簽發的出口許可證件辦理驗放手續。

《公告》明確,出口經營者未經許可出口、超出許可范圍出口或有其他違法情形的,則由商務部或者海關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直徑2英寸氧化鎵晶圓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其中,鎵相關物項包括金屬鎵(單質)、氮化鎵、氧化鎵、磷化鎵、砷化鎵、銦鎵砷、硒化鎵、銻化鎵。鍺相關物項則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外延生長襯底、二氧化鍺、四氯化鍺。滿足上述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鎵由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于1875年在閃鋅礦中發現,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Ⅳ周期第Ⅲ主族,原子序數為 31,元素符號為Ga。作為典型的稀散元素,鎵很難像鐵、銅、鉛鋅等常規金屬一樣大規模成礦,但可以與煤和鋁土礦一起形成超大型伴生鎵礦床。因此,鎵主要是從鋁土礦加工的副產品和鋅加工的殘渣中回收。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德先等人此前的一篇文章中顯示,目前鎵的世界總儲量約23萬噸,中國的鎵金屬儲量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總儲量的80%-85%;國外金屬鎵的儲量約為4萬-5萬噸。從國內資源分布來看,廣西、貴州、河南、山西和云南的查明資源儲量合占全國的近九成。

單晶鍺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鍺屬于元素周期表IVA族稀有分散元素,具有高紅外折射率、色散率低等光學性質和優良的力學性能,常被應用于紅外光學、纖維光纖、太陽能電池、聚合催化劑及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鍺元素在自然界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活性強且較分散,難以富集成獨立礦床,全球鍺的生產嚴重依賴鉛鋅礦和煤礦的開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王豐翔等人此前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全球鍺資源稀缺,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鍺生產國以中國、美國、俄羅斯和加拿大為主。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鍺資源國,主要分布在廣東、云南、內蒙古、吉林、山西、廣西、貴州等12個省區,合占全國鍺總儲量96%。

從資源的戰略地位而言,鎵因為在制造原子彈時是必要組成部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被認為是一種戰略性和關鍵金屬。近年來,鎵則成為電子工業的新寵,王登紅等人此前在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刊發的一篇文章寫道,鎵被譽為“半導體材料的新糧食”。

以氮化鎵(GaN)為例,這種典型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材料,是新興半導體光電產業的核心材料和基礎器件,在手機快充、5G通信、電源、新能源汽車、LED以及雷達等方面具有遠大的應用前景。李德先在上述文章中寫道,當前,軍事和航天領域占據了氮化鎵器件總市場的40%,最大應用市場是雷達和電子戰系統。

鍺最初被應用于半導體行業,隨后被大量應用于電子行業,也是紅外光學等領域的絕佳材料。王豐翔等人在綜述中寫道,尤其是近幾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對鍺的應用研究越來越廣。目前,鍺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信息通訊、現代航空、現代軍事以及高新能源等高新技術方面,全球鍺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光纖(30%)、紅外光學(20%)、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以及太陽能發電(15%)等領域。

王豐翔等人也提及,鍺無論是在軍工方面還是在民用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鍺的消費量也從側面凸顯了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和經濟的發展速度。目前,全球鍺的消費以中國、美國、日本三個國家為主,三國總的消費量約占全球的80%以上。

尷尬境地:出口初級產品,進口核心技術深加工產品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和稀土等礦產資源類似,鎵、鍺也有著中國稀缺資源普遍的尷尬境地,即中國大量出口初級產品,同時又需進口核心技術深加工產品。

王登紅等人即表示,我國鎵產量雖然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大部分以原料性產品出口,是世界主要鎵原料出口國同時又是世界鎵高端產品和制成品的重要進口國。

李德先也表示,中國是金屬鎵的最大生產國,主要供應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發達經濟體,初級產業在全球占有較大市場份額,初級產品過剩仍然是當前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前述22位專家聯合發表的綜合述評即重點闡述了關鍵礦產的全球格局。2020年全球原生鎵產量327噸,其中中國生產317噸,占97%;俄羅斯、日本、韓國產量分別為5噸、3噸、2噸。

他們尤其援引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提到,2010-2021年美國進口砷化鎵晶圓、金屬鎵總計折合金屬鎵3880噸,接近同期全球原生鎵產量總和4125噸。他們認為,這也可以看出,中國原生鎵出口比例接近100%。

而在鍺方面,2020年全球精煉鍺產量140噸,其中中國95噸,占67%;俄羅斯生產5噸,其他國家生產40噸。在2021年,中國是最大鍺出口國,幾乎全部產品出口到俄羅斯、德國、比利時、日本和美國。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2010-2021年全球生產鍺礦產品折合鍺金屬1638噸,中國生產了其中的1090噸,占66%;同期美國進口鍺礦產品333噸,占全球產量的20%。上述綜合述評文章寫道,按2021年數據,中國鍺礦產品出口比例為39%。如考慮氧化鍺出口,則出口比例更高。

出口大量稀缺資源、回報卻處于產業鏈底部的方式讓業內擔憂已久。上述22位專家即提到,當前國際貿易爭端由經濟領域、技術領域擴展到礦產資源領域,世界局勢變化對中國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他們提出了一份37種中國關鍵礦產建議清單,包括大宗礦產、三稀金屬礦產、關鍵黑色有色貴金屬礦產、戰略非金屬礦產和特種氣體礦產。在這份清單中31種礦產與美國、歐盟、日本清單重合。

他們強調,這些關鍵礦產既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清潔能源、國防軍工技術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質保障。提出的這37種關鍵礦產中我國需要凈進口的22種,凈進口超過50%的19種,超過90%的10種;我國凈出口的11種,凈出口超過50%的5種,其中鎵超過了90%。

王登紅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其個人建議是,首先相關部門重視礦產資源的關鍵作用性,而當下社會面仍然不夠重視找礦與礦產資源的保護。其同時強調,無論大礦種還是小礦種,對于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

其在上述《中國工程科學》刊發文章中也寫道,早在1950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國防生產法》,要求政府將稀有金屬轉換為軍需生產和儲備。后來俄羅斯、韓國、日本、歐盟等也都將主要“三稀礦產”劃定為戰略性資源,以確保穩定供應。

該文章提到,我國近幾年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支持“三稀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并且著重加強了對稀土的儲備和保護。但是,對“三稀礦產”的戰略定位仍不夠清晰,創新動力不足,處于出賣原材料或初級產品的狀態。

為此,王登紅等人建議進一步全面系統、深入深刻地研究我國“三稀礦產”的戰略問題,重視資源勘查與儲備,加強資源提取的選冶技術和高端應用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以鎵、鍺等為例,“要加快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稀散金屬要用得好。”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王杰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和田市| 襄垣县| 黔东| 双桥区| 石首市| 谷城县| 梓潼县| 建宁县| 新民市| 伊川县| 遵化市| 资溪县| 新竹县| 乐业县| 民乐县| 哈尔滨市| 城步| 浠水县| 天气| 竹山县| 浏阳市| 苗栗县| 平泉县| 永城市| 丹巴县| 乌鲁木齐市| 扎囊县| 沧州市| 香河县| 桃园县| 乐亭县| 伽师县| 法库县| 三江| 太保市| 永和县| 伽师县| 华坪县| 华池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