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感知,我存在|百年建筑里,華貿以感官為媒喚醒城市記憶
城市更新背景下,歷史風貌街區如何在保護的前提下激活與再生?6月30日,在北外灘街道歷史風貌保護區“明星香水廠”舊址,在一座“重生”的百年建筑里,上海華貿中心繼續攜手著名策展人祝羽捷,由藝觀文化擔任藝術顧問,獻上為期40天的全新當代藝術展“我感知,我存在”。本次展覽于6月30日揭幕,將持續到8月10日。
作為上海市重大項目,上海華貿中心位于北外灘核心區域,華茂集團整合美國 KPF 等國際頂尖設計團隊和國內外優質建設力量,將打造成為以奢侈品零售和高端商務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高端平臺,歷史街區搖身變為黃浦江畔的新商業地標。
其中,項目所涉及的高陽路177號原來是“明星香水廠”舊址,為保留歷史建筑,華貿中心將通過移位修繕,在舊址之上規劃建設融合歷史文化、建筑藝術、時尚藝術的商業體,用新的方式延續明星香水廠用感官傳遞和表達美的藝術基因。為了讓歷史建筑符合當代使用功能,持續釋放魅力,上海華貿中心還力邀諸多藝術家齊聚于此,擇期舉辦各色高品質的藝術文化展,為這個新地賦予更精細的藝術肌理。
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認為:“感知是認識一切的基礎,理性則帶給我們更深層次的認知”。繼2022年深受好評的當代藝術展“時行無止”之后,6月底,上海華貿中心繼續攜手著名策展人祝羽捷,獻上為期40天的全新當代藝術展“我感知,我存在”。對于在城市文化舊址上拔地而起的上海華貿中心和擁有中西方藝術哲思的祝羽捷來說,當關于城市的美好過去逐漸模糊在了漫長時光里,喚醒它的最好方式,就是再次用感官體驗的方式去制造城市記憶的再現。
據了解,本次展覽策展人祝羽捷畢業于中央圣馬丁藝術策展與批評專業,著有作品《萬物皆有歡喜處》、《人到了美術館會好看起來》等,策展作品包括“一間自己的房間II”、“隱喻與凝視”、“未來出走”等女性藝術群展及藝術家個展。她認為,感官塑造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佐證著我們的存在。
在祝羽捷看來,在“她力量”崛起的今天,女性獨特的纖細和感知力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因此,這次以“感知”為核心關鍵詞的藝術展上,她邀請的四位藝術家均為女性——
陳欣用架上繪畫與裝置去探討進入數字化時代后,在工具理性主導下,人們在自由意志、情感體驗等方面的向往與缺失。其中,作品《聆聽于風》畫面帶有隱喻的氣息,植物形象的介入顯示出對理性桎梏下的反思,它同時也象征著每一個微小的卻具有豐富性的個體。
萬朵云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創作涉及裝置、雕塑、公共藝術、設計等,曾參與于德國柏林舉辦的“視覺編碼——第五屆德中青年藝術家發展 基金會聯展”。此次帶來的雕塑作品《上帝一號》,和平面繪畫之間有著曖昧不明的界限。
當代藝術家、公共藝術家、玻璃藝術家王嘉成,是法國 ASFEA 美術協會會員、世界玻璃藝術家協會會員,碩士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系,本科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公共雕塑(公共藝術)。曾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其創作著眼于東方哲思與美學,擅長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作作品、構建作品與觀者之間的情感維系與對話,創作類型涵蓋了綜合繪畫、大型雕塑、裝置、玻璃吹制、玻璃鑄造等等。
袁曉天師從藝術家何多苓,畢業于美國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Fashion Design專業。從2019開始,袁曉天就開始使用金屬絲網去創作,此次帶來的作品《Flow No.1》,體現了這個時代女性所具有的特質——柔軟而堅韌。
“它打動我的是它所融合的強烈的矛盾感——金屬絲網是極其堅韌的,卻又如絲綢般柔軟靈動。” 袁曉天表示,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它所包含的隱喻,促使她一直在不斷探索它的可能性。
本次展覽地址為高陽路177號(明星香水廠舊址),1907年,“明星花露水”在上海誕生,正是在這里開啟了中國近現代香水藝術乃至奢侈潮流文化的時代序幕。作為北外灘?上海華貿中心眾多歷史建筑的一棟,未來,這座承載了許多中國人嗅覺記憶的場所將通過藝術展等各種方式,持續喚醒城市記憶,讓歷史文化的香氣持續滋潤當代都市生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