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資深滬漂,都在過“0元周末”
記過賬的年輕人都清楚,在工作日想省點錢或許不難,難的是周末。
想要存錢的年輕人,看在租金的面子上能忍受通勤時間更久的老破小合租房、能壓抑口腹之欲吃毫無食欲的生命體征維持餐、能拉下面子拒絕同事下午茶的上車邀請、能在睡前馴服想要打開購物軟件的手。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終于可以和朋友見見面了。“見面”是目的,但見面的形式往往都圍繞著兩個字——花錢。
吃飯、喝咖啡、唱k、看電影/話劇、按摩......周末出去玩一趟,一算賬這周的努力又都白費。

圖源:豆瓣 @阿土先森
豆瓣上有個小組叫“如果我們可以不通過消費獲得快樂”,20多萬組員在里面分享久違的不花錢的快樂。
如果用不消費的方式,在城市中過周末,會是什么樣?
這里是15條不消費的滬上“窮開心”周末指南,或許也能給你一個打開上海周末的新視角。

City Walk篇
01
出門之前,先換一雙舒服的鞋。
city walk在上海流行起來不是沒有道理,上海真的很適合壓馬路。
這種適合包括兩個維度:街道好逛、教程豐富。
2004年,上海市確定了144條風貌保護道路,其中的64條為“永不拓寬的道路”。
社交媒體上,前人早已把上海city walk的經驗歸納總結到位。一條路上有哪些值得拍的機位都標識得明明白白,人還沒出發,基本就可以開始構思朋友圈配什么文案了。

梧桐區,當下最火的city walk路線
02
梧桐區的小馬路好逛,但思路打開,city walk可以不局限于巨富長,和其他“薅羊毛”方式排列組合,也能開發出新的city walk路線。
比如——用city walk的方式,打卡快閃活動領贈品。
一個周末,你或許有機會集齊不同品牌的帆布包,夠你下次旅行用的化妝品小樣,以及各種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禮品。
總之,不走彎路,提前20年感受退休后排隊領雞蛋的滿足感。
03
如果你覺得既定路線的city walk,不夠chill,那就徹底放下導航。
從家門口的地鐵站出發,挑一個陌生的站下車。
向左還是向右,直接交給左腦和右腦猜石頭剪刀布。
也可以裝作“來到地球第一天”,數一數路上有多少咖啡店,路人最愛穿什么色的衣服,一路上遇到過幾只小貓,街角又種著什么樹。

公園篇
04
公園也是周末窮開心的游樂勝地。
截至2021年底,上海擁有532座各類公園。
在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8.8平方米。
不消費的周末,可以用來尋找屬于你的8.8平方米公園綠地。

徐家匯公園一角
05
你的8.8平方米公園綠地,可能在公司附近的靜安公園、可能是離家車程超一小時的共青公園,可能在能免費看到動物的華夏公園、也可能是能抓螃蟹趕海的南匯嘴觀海公園......
總而言之,532座公園里,哪些角落最讓你愜意,你就可以把它定義為“你的8.8平方米公園綠地”。
當然,想要全部逛完,需要很多個周末,經歷很多個季節。你不用著急做決定,畢竟“你的8.8平方米公園綠地”也會不斷更新迭代。
06
當你尋找到你的8.8平方米公園綠地,你能做的也不止有“逛”公園。
如果你的8.8平是在中山公園里,那你可以更換一下直立的姿勢,就地在草皮上躺下。
曬免費的日光浴,也不用有心理壓力,周圍都在躺著做心靈按摩。
而如果你還沒有狗,那建議你去徐匯濱江公園找屬地,比養狗更幸福的,就是擼別人家的小狗。
而沒有朋友又想露營的e人,推薦你去找一份露營npc的兼職,不僅不花錢,反手還開辟了新副業。
對了,去共青森林公園看花的,記得從東門走坐輪渡,2元就夠在船上吹吹風看看景,關鍵是走水路不堵。
07
公園除了能看景,也可以體驗藝術。
靜安公園里草坪爵士樂與新疆舞交織上演;虹口公園里,讓老年人身體力行,告訴你啥才是迪斯科;人民公園里,看看億萬富翁的擇偶標準,相不相親的起碼能看看市面上的年輕人年薪多少了(沒必要沒必要)。
08
公園的植物要是還沒看過癮,花鳥魚蟲市場也是植物園的近替,綠植愛好者的天堂。

普陀區嵐靈花鳥市場
賞花、看魚、斗蟈蟈兒、觀鳥,在這沒什么干不了的。
光怪陸離的魚缸,溢出慢悠悠的生活氣息,像是《重慶森林》里663的家,也像是重拾了小學某個暑假的記憶。

嵐靈花鳥市場一角

室內活動篇
09
當然,梅雨季節悶熱的天氣,長時間在室外溜達,聽起來像在受刑。
不消費的周末,當然少不了一些家門之外的室內活動。
藝術全年無休,一起看展是上海年輕人找搭子的重要理由。
免費展覽信息線報,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成為一個垂直賽道,養活著一批本地博主。
你可以直接關注一個品味相投的博主,“抄作業”式看免費展。
當然,更建議你找個在上大學的看展搭子,那你就能定期收到從大學社團流出的免費展Excel。
10
看不明白藝術展,那還能去免費的展會。
烘焙展的甜品大賞,咖啡展會里奶茶咖啡喝到飽,而食品飲料展會,那就是免費的自助餐。

上海咖啡美食展 (圖源:小紅書 @酥皮卷卷)
美博會上拉著空行李箱去免費“進貨”,“美博會三天,夠我用一年了”。
要不說,還得是上海呢。
11
還有遍地的圖書館,是不想被打擾的獨身者最佳避難所。
截止2017年,上海有238座圖書館。
很多圖書館氛圍不輸咖啡館。
嘉定圖書館,是設計雜志評選出的“全球最佳公共圖書館”。
明復圖書館抬頭見綠,浦東圖書館還有迷你音樂廳。
徐家匯書院靠著別致的造型,恢弘的室內設計,“門口排隊的人,比光明邨門口等著買鮮肉月餅的還多”。
.......

徐家匯書院內景
12
充實完大腦,就該去強健身體了。
來旅游的人,望著上海滿街跑步、滑滑板、騎行的人,基本都會有一個疑惑:
“上海人是不是都有健身KPI?”
健身這件事,也是豐儉由人。
沒有輛小布,沒張pure的年卡,家附近的社區市民健身中心也能給你一個基本不消費(最多單次幾元)的揮汗周末。
據說,靜安寺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里的市民健身房,不要錢,器械用的是泰諾健。
13
如果你覺得這些不消費周末的打開方式,還是太過于日常。
你當然可以發揮想象,整點新活,比如——
帶上洗干凈的不銹鋼碗,戴上墨鏡,去靜安寺“賣藝”,如果你多少有點才藝。
順便看看松弛感穿搭最新潮流。
14
又或者是——
坐地鐵去浦東/虹橋機場,帶一打白紙和一只記號筆,然后混入接機粉絲群里。
看看明星,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拿到一張簽名,收藏不來,那就掛上閑魚。
15
如果以上不花錢的周末指南,還是無法壓抑你想買動心的購物欲。
那最后,推薦你去參加閑置物品交換活動。
給看膩了的“舊物”,尋個新主人,而你也能不花錢體驗買買買的樂趣。

以物換物的交換市集 (圖源:小紅書 @cutey)
在互聯網,有人將上海的特別之處歸結為:上海總有魅力讓人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把錢花光。
在從不缺新東西的上海,展覽一個接一個,新開的店可能兩周就換招牌,急頭白臉地追完一輪,又來一輪。
初來時感慨著“上海真是繁華迷人眼”,但對于呆久了的資深滬漂來說,除了錢包頂不住了,還有疲憊空虛過后的看破——其實也就那樣。
正如人類學家項飆所說,在數據、技術、商家、資本不斷介入的過程中,生活形成了一個高度程序化的、斑斕的、昂貴的樣式,但在這樣的生活樣式下面,生活經歷非常有限。
我們給出15個不消費過周末的指南,也只是不消費感受城市生活快樂的小小一角,也希望你能借此,探索到非商業、消費主導的城市生活,自由地體會生活,感受真實的生活。
借用天津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生活真諦來說就是——“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
文 字:史悠綺 編 輯:唐也欽
運 營:蘇洪銳 監 制:唐也欽

這個周末,你打算干點啥?
原標題:《資深滬漂,都在過“0元周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