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生緣》:真正的強者,從不靠別人
今天給大家解讀的是“祖師奶奶”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半生緣》。
這部感動無數讀者的愛情經典,恐怕也是你、我今生同樣難解之緣。
張愛玲在她的《傳奇》再版序言中寫道:
“呵,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么痛快。”
而她的早出名并不是在安逸的日子里出來的,相反是歷經艱辛后的產物。
她的艱辛,主要來自原生家庭的痛。
父親的墮落,母親的離開,讓張愛玲原本彩色的童年漸漸蒙上了一層灰色。
父親再娶后,她還會因后母的攛掇被父親打得遍體鱗傷。
當她到了母親身邊時,缺失的親子關系加上母親的嫌棄,讓她難以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但她身體里流淌著一股向陽生長的力量,暗下決心要靠自己掌舵好人生的帆。
她在學校期間就努力寫文章投稿,文字風格大受讀者的喜愛,讓她很快成了上海文壇界的耀眼明星。
她在自己的經典作品《半生緣》中移花接木,通過細膩蒼涼的筆觸塑造了一個從火坑里走出來的獨立女性顧曼楨。

看完顧曼楨的故事,我們就能知曉一個道理:
“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成長為不依附于任何人的獨立新女性。”
生活的本質就是苦難重重,該來的一點都不會少。
人生好似在泥潭中行走,唯有努力才能擺脫泥濘,重建生活、重燃希望。
學會自愈,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

弱者習慣依賴
顧曼璐是上海顧家的長女,漂亮聰慧,在家人的安排下,很小就與老家的表哥張豫瑾訂了親。
可平靜的生活在她十七歲那年突然被打破了——父親去世了。
養活一家六口人的重擔一下落在了她這個長女身上,她壯著膽子承擔了下來。
她堅定地選擇退掉婚約,通過去夜總會當交際花掙快錢的方式來養家。
可交際花是吃青春飯的活,沒過幾年,曼璐的風光就已失色。
她內心固執地認為,還是要依靠男人才能過好后半生。
她因自卑不敢面對再次出現的昔日情人表哥,給自己尋覓了一個好色的油膩男祝鴻才。
自認為祝鴻才對顧家老小還上心,自己又能夠拿捏得住他,她以為找到了一顆可依靠的大樹。
豈料,曼璐還是低估了人性的惡,祝鴻才表面是娶了她,可內心卻是想要得到二妹顧曼楨。
一門心思地依賴他人,就如同抱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曼璐得知真相后,心碎了一地,她怒罵祝鴻才的薄情寡義、癡心妄想。
此時,靠投機發了財的祝鴻才根本不理會她的情緒和感受,話不投機就奪門而去。
曼璐非常害怕失去這顆發財樹,她過慣了燈紅酒綠的時光,享受有仆人伺候的日子,無法接受清貧如洗的人生。
她開始想方設法來攏住祝鴻才,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二妹才能幫她了這個愿。
雖然她也知道這樣做對二妹不妥,但在婚姻中四面楚歌的她無暇顧及這些了。
她安慰自己為顧家付出了那么多,二妹也可以為自己犧牲一下。
她伙同祝鴻才一起設圈套,無視妹妹被強暴,還向妹妹借腹生子,親手毀掉了姐妹情。
因為依賴,一步錯,步步錯。
曼璐臨死才恍然大悟,她的所作所為讓她失去了所有人對她的愛。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意味著把失望留給自己。
一個人自己不努力,只想通過他人來改變命運,往往得到是一場悲劇。
在原生家庭中過度依賴父母,只會變成越來越沒用的寄生蟲;
在親密關系中過度依賴對方,就像一顆毒藥,失了自我傷了他人。
我們終要明白,別人給的,隨時都能收回,只有自己掙的,才會一直都在。
求人不如求己,你才是自己人生的改命人。

強者獨立成長
顧家二女顧曼楨在十四歲那年,父親離世,她和姐弟、母親、祖母相依為命。
曼楨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了母親和姐姐依賴他人后諸多的身不由己,獨立的種子在她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曼楨心中篤定只要努力讀書、保持成長的腳步,日后就可以靠一己之力闖出一片天。
她在畢業后就進入了一家公司工作,那時的她自信又快樂。
在工作中,她遇見了惺惺相惜的另一半沈世鈞。
美好的愛情悄然降臨,這給曼楨的生命注入了鮮活的血液,讓她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兩顆心靠的越來越近,可終究抵不過現實的考驗。

世鈞想早日和曼楨情定終身,曼楨卻委婉地拒絕了世鈞的好意。
原因是曼楨從姐姐手中接過了養家的重擔,不愿意讓自己家庭的重擔耽誤了世鈞的前途。
她下班后,還要趕著出去做兩份兼職教師的工作來維持家庭的開銷。
每天馬不停蹄地周旋于各個工作之中,她從不叫苦叫累,反而為自己能照顧好一家老小感到欣慰。
愛她入骨的世鈞認為只要能掙到更多錢就能幫助到曼楨,他決定回到南京經營自家的皮貨店。
可在曼楨受邀去了世鈞的家時,世鈞的父親認出了她就是跟自己有過沾染的交際花的妹妹,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
世鈞要曼楨跟姐姐斷絕關系,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下去。
曼楨斷然拒絕,在她心中,姐姐也是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心血的人,不能因為愛情失了親情。
愛情之花遭遇了狂風驟雨的襲擊,帶著遺憾回到家的曼楨,沒有因為愛情的失落停下腳步,依然忙個不停地工作。
堅持獨立的曼楨,在面對生活掄過來的大錘時,她都以不倒翁那般精神頑強地積極應對著。

當代著名作家路遙曾在書中寫道:“靠自己生活,靈魂都是安寧的。”
漫漫人生路,靠父母、靠愛人、靠朋友,總會有缺失的時候,只要獨立成長才是解決之道。
當一個人學會了獨立成長,就不會再指望任何人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你精神獨立了,內心就強了,生命中的所有坎坷都會被你踏成陽光大道;
你經濟獨立了,底氣就足了,人生中的所有風雨都會被你輕而易舉吹散。
一個人可以不成功,卻不可以不成長。
人生最大的學問就是能夠駕馭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指望別人來療愈自己
日子一天天過去,好似一汪深潭,水面看似平靜無奇,水下實則暗流洶涌。
曼楨依舊是每天忙著上班下班,然后又忙著上第二三輪的班,就是這樣一個為了生活努力拼搏的女孩卻被親姐姐設計陷害了,失去了自由。
曼露以生病需要曼楨照顧為由,把曼楨囚禁在她的豪宅內,以此來討祝鴻才開心。
曼楨在姐姐的豪宅里度過了人生最痛苦的時光,她沒有等來母親和深愛之人世鈞的營救。
她吼壞了嗓子,哭干了眼淚,想一死了之,可有了身孕。
在她被囚禁的難捱時光里,就是肚子里的這個小人一直陪著她,讓她有了生的渴求。
但她拒絕就此向命運低頭,在醫院難產之際,她在一對好心人的幫助下逃離了姐姐的掌控。
她出去養好了身體后,排除萬難找到了一份教師職位,在一家學校安頓了下來。
這期間她也知曉了母親在姐姐的安排下搬家去了外地,世鈞已經結婚成家。
此時的曼楨無人可依、無人可靠,但她學著與不幸握手言和,默默地靠自己創造起新的生活。

時光如流水般悄然逝去,生命中還有一個人對曼楨來說至關重要,那就是她生下的兒子。
姐姐離世前苦苦哀求她要照顧好這個兒子,母子連心,曼楨動了情。
曼楨看到飽受戰亂影響,被人虐待、高燒不止的兒子,她選擇跟最恨的人結了婚。
最終她也通過舉債的方式拿到了兒子的撫養權,解除了這段不堪的婚姻。
曼楨無懼人生路上的荊棘,憑借著強大的自愈力,攻堅克難,過上了平靜幸福的日子。
主持人蔡康永說過:“一個人自愈的能力越強,就越可能接近幸福。”
人生難有童話王國的完美故事,有的是無窮無盡的痛苦和磨難。
生活中受了傷,別急著向別人傾訴,唯有想辦法讓傷口愈合才能及時緩解痛苦。
遇到了低谷期,別只想著依靠他人,只有豐盈自己的內心方可抵御難熬的日子。
改變能改變的,接納不能改變的。
生而為人,有傷是常態,自愈是良藥。
當你有了療愈自己的能力,便如穿上了一套堅硬的鎧甲,保護自己不受風雨的摧殘。


寫在最后
世界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曾說:“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脆弱了就想通過依賴他人來實現自己的愿望,就如同把人生的鑰匙交給了壞人,苦苦相連。
當你選擇堅強獨立、學會自愈,人生的所有苦難在你面前皆如過街老鼠,只會抱頭逃竄。
林語堂說: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
走過半生,忽然明白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做好自己的心理醫生,治愈自己。
生命是自己的,當你拿到了自我療愈這把金鑰匙,生命之花就會常盛常開。
作者 | 伏蓉,讀書寫作,終身成長。
主編 | 阿醫
排版 | 余景
圖片 | 圖蟲創意
原標題:《《半生緣》:真正的強者,從不靠別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