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20愛牙日 | 舌尖CP牙刷先生和牙膏小姐的前世今生

當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5歲、12歲兒童和成年人每天兩次刷牙率分別為24.1%、31.9%和36.1%。也就是說,我國超過一半的人口每天只刷一次牙甚至更少。
每一個趕完DDL的深夜,當你癱倒在床上,準備躲過刷牙而直接睡去的時候,可曾想過,牙刷先生和牙膏小姐這對保障人類口腔健康的#CP#是如何誕生并發展成今天這般模樣的?


我們發現,牙刷先生和牙膏小姐并不是天生的“一對”,相反地,在數千年的漫漫長河中,在各自的平行宇宙里,它們一直在書寫著各自獨立而又充滿默契的故事。聽我們講完牙刷先生和牙膏小姐的歷史,相信你會更加珍惜它們的相遇。
▍牙刷先生誕生記
1、萌芽期(1840年以前)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的人們就已經開始有護齒愛美的習慣。但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還沒用上現代意義的牙刷。于是,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在自然世界中,找到了近似牙刷的替代品。
替代品一:牙棒。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中的烏爾城邦國王就曾經使用過最早的刷牙工具——牙棒,一支能用上兩個星期。
替代品二:手指。在中國唐代的敦煌壁畫《勞度叉頭圣圖》中,畫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
替代品三:楊枝。印度人曾經用楊枝刷牙,所以楊枝又叫“木齒”。后來此法傳入我國,古醫書《外臺秘要》說,用楊枝將一頭咬軟,蘸了藥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潔”。

傳說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于1498年發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豬鬃插進一支骨制手把上。但其實在明代之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許多近似牙刷的潔齒物品。

不同于中國的古老智慧,在遙遠的歐洲,第一把牙刷誕生于1780年左右。
1780年的一天早晨,一名英國囚犯威廉·阿迪斯洗過臉后,正用一小塊布擦牙齒。因為用布擦牙效率低,而且擦不干凈,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改良刷牙工具的主意:在一塊骨頭上鉆一些小孔,再向看守要幾根硬的豬鬃,把它們切斷,綁成小簇,涂上膠,嵌到骨頭上的小孔中去。——就這樣,歐洲第一把現代意義上的牙刷誕生了。
2、發展期(1840-1945)
在英國人阿迪斯發明牙刷之后,到了1840年,牙刷正式傳到美洲。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到了19世紀末期,美國麻省的福洛倫斯制造公司通過改良技術大批生產廉價牙刷,使美國由牙刷進口國搖身一變為牙刷制造國,開始參與牙刷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
1938年,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美國杜邦公司在實驗室發明了尼龍,并開始用尼龍絲全面替代豬毛、馬尾,生產出了結實、規整的細毛刷頭。
從此,牙刷生產效率成百成千倍地提高,也使牙刷價格降到了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水平。
而1939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牙刷的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圖1中也體現出,該時期,“牙刷”的詞頻達到了一個頂峰。
當時,美國政府下令軍人必須天天刷牙,當他們回到家鄉后,將這些習慣也帶回了美國各地。
與此同時,美國廣告業大力開展牙刷的推銷廣告服務。電影明星成了牙刷的代言人,軍人和明星帶頭刷牙,刷牙成為了當時社會的時尚,也帶動了西方世界口腔衛生的普及和刷牙習慣的蓬勃發展。

3、奇妙的倒退(1945-1960)
1945年左右,“toothbrush”的詞頻突然下降,不禁使人感到疑惑。
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一時期,“板刷胡”(toothbrush moustache)的詞頻趨勢與“牙刷”(toothbrush)的詞頻趨勢存在高度相關性。在此基礎上,我們推斷,這段時期“牙刷”(toothbrush)詞頻的衰退可能是由于“板刷胡”(toothbrush moustache)詞頻的衰退導致的。


那么,什么是“板刷胡”,它又有著什么樣的歷史意義呢?
“板刷胡”是一種胡子的樣式,起源于美國,由于其形狀酷似牙刷而得名。1914年,卓別林在他的無聲喜劇中以“板刷胡”的形象出現,“板刷胡”的樣式因此在美國流行起來。隨后,它被傳播到德國等地,在戰時變得十分流行,甚至希特勒也留上了“板刷胡”。

二戰后,由于德國戰敗,“板刷胡”容易使人聯想到希特勒的形象,因此這款胡子就變得不再受歡迎,“toothbrush”這一詞頻也在當時的出版物中迅速消減。
4、成熟期(1960-至今)
近半個世紀以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醫學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及保健觀念逐漸增強,牙刷也逐漸由單一功能向多樣方向發展,市場上先后出現了電動牙刷、聲波牙刷、電離子牙刷等類型。
1960年,美國施貴寶制藥公司在美國牙醫學會百周年紀念時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電動牙刷——“Broxodent”,從此電動牙刷在市場上開始大量生產,而新產品的出現也拉動了“toothbrush”詞頻曲線的再次上升。

▍牙膏小姐破殼錄
在日常的口腔清潔中,有了牙刷先生,自然少不了牙膏小姐的存在。那么,牙膏的歷史發展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1、萌芽期(1800年以前)
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埃及人發明了最初的口腔清潔劑,其成分包括牛蹄、沒藥樹的樹脂、燒過的蛋殼碎末以及浮石。這些粉末遇到唾液,就會變成膏狀物,能夠清潔牙齒。
到了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希臘人和羅馬人陸續改進了這一配方,加入了動物骨粉、牡蠣殼、白堊土甚至銅綠等物質。當時,這些早期的口腔清潔劑一般需要結合抹布或者樹枝(早期牙刷雛形)一起使用。
在中國,戰國時期的《周禮》有記載:“雞初鳴,咸輿漱”。盡管,這樣講究的“鹽水牙膏”只有達官貴族和士大夫階層才用的起,我們仍然可以看出,那時的古人已經意識到,通過摩擦牙齒可以去除牙垢,中草藥成分可以消炎抑菌、保持口腔清爽。
可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古時候起,牙齒美容、口腔健康作為牙膏的兩大基本功能就已經開始顯現。

2、誕生期(1800-1900)
19世紀,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了許多新技術、解放了生產力,英國開始規模化生產牙粉,牙粉作為一種大眾商品普及到了萬千家庭。當時的牙粉主要采用碳酸鈣、滑石粉和碳酸鎂等為主要原料。
1840年,法國人發明了金屬軟管,為日化用品提供了合適的包裝,這導致牙粉的商品形態開始發生變革。
1893年,維也納人塞格在牙粉的基礎上添加了保濕劑和增稠劑,使其可以以膏體的形式儲存,并且將膏體裝入了金屬軟管中,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程度。
1896年,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推出的“高露潔”牙膏是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支可折疊擠壓管牙膏。


2、成長期(1900-1960)
進入二十世紀,由于工業技術的迅速發展,牙膏產業得到了長足進步,“toothpaste”這一詞匯開始逐漸出現在現代出版物中,其對應的Google Ngram圖形也開始走出一條上揚曲線。
技術進步對牙膏工業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新磨擦劑、保濕劑、增稠劑和表面活性劑的開發和應用,使牙膏產品質量不斷升級;
二、牙膏品種還從單一的清潔型牙膏發展成為了品種齊全、功能多樣的口腔衛生用品,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水平的需要。
其中最突出的是,加氟牙膏的發明使齲齒病的發病率大大減少。
1955年,美國寶潔公司在以焦磷酸鈣為磨擦劑、焦磷酸錫為穩定劑的牙膏中添加氟化亞錫,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加氟牙膏——“佳潔士”。

3、成熟期(1960-至今)
隨著時間的推移,牙膏的技術含量和品牌種類越來豐富,20世紀60年代開始,跨國公司作為一種新的經濟載體,開始在牙膏的全球化市場中彰顯突出作用。
1960年以來,國際牙膏市場基本上由美國、西歐、日本的幾家少數跨國公司所壟斷(如高露潔-棕欖公司、寶潔公司、聯合利華公司、獅王公司、漢高公司)。
1970年,日本獅王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加酶牙膏——“煙王牙膏”。
1997年,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推出“高露潔全效牙膏”,其所含的殺菌劑——玉潔純也成為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批準的口腔用品療效成分。
它們集科研、生產和營銷于一體,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在不斷變革的全球市場和技術創新的浪潮中拔得頭籌,成為了世界主要地區市場的領導者。
得益于跨國公司的發展,從1960年開始,“toothpaste”這一詞頻再次出現了上升趨勢。

▍總結:推動牙刷和牙膏演變的四要素
從1498年中國皇帝發明第一支牙刷開始,直到1896年高露潔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支現代牙膏,近四百年來,刷牙這一行為已經從早期貴族專屬的神壇上走下,走入了尋常百姓家,逐漸成為了一種清潔衛生和素質文明的表現。
縱觀“牙刷”和“牙膏”的Google Ngram歷史詞頻,我們總結出,推動“牙刷”和“牙膏”歷史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四個,它們分別是:
1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規模化生產;
2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衛生標準提高;
3 二戰后日用化學品生產技術的進步;
4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全球化進程及跨國公司的興起。
相信,看到這里的你,一定也會驚訝于牙刷先生和牙膏小姐坎坷曲折的“CP之路”。
所以,請珍惜牙刷先生和牙膏小姐難得的相遇,今天也別忘記要好好刷牙哦~

【1】李剛.《我國古代牙刷的發明和發展》[J].口腔用品護理工業,2010,(4):40-41.
【2】陳秀霞.《新時期中國牙膏工業的發展》[J].牙膏工業,2004,(1):22-25.
【3】徐春生.《牙膏生產技術的發展歷史》[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5,(4):44-49.
【4】李剛.《牙刷設計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J].牙膏工業,2002,(4):45-47.
【5】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中國牙膏工業發展史》[M].2006年.
作者:楊振宇、李想
稿件首發于“數據火鍋”公號,轉載請注明出處“未來媒體實驗室”、作者名以及“發自澎湃新聞湃客頻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