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黃子佼,最恨的不是小S
01
黃子佼事件里,我最震驚的部分,是他對小S的恨。
這種恨意,深刻,綿長,并且被常年壓抑,所以被觸發之后,仿佛激起驚濤駭浪。不僅小S,連小S身邊的人,都被這漫天恨意裹挾,他恨不得把她們都吞噬毀滅。
這種恨,當然有著清晰的來路。
他們是少年情侶,當年因為黃子佼的劈腿,兩人分手。但也因此,黃子佼的口碑崩塌,事業一落千丈。
雖然本來就是黃子佼錯了,但也難免讓人猜測,小S憑借自己在臺灣娛樂圈的勢力,報復了他。所以他的恨,是“我只犯了一個錯,你卻把我逼上絕路”的恨,還在可以理解的范疇。
后來的后來,他們上演過“世紀大和解”的動人劇情。
去年小S的新節目,還邀請黃子佼作為首期嘉賓,溫情脈脈地回憶了過去的甜蜜細節,也略顯不甘地追問了當年他為什么不求婚。雖然尷尬又疲憊,但也賺了一波流量。
現在看來,黃子佼的和解并無真心,只是為了利益的屈就。
然后就到了現在。黃子佼被爆性侵丑聞,他在回應里承認了,但是更大的矛頭卻指向大小S吸du,他對小S的恨,是“我完了,你也別想活,大家一起毀滅”的恨。
稍微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他的墜落,小S不是最核心的原因。
所以這種強烈到毀滅的恨,是我感到驚訝的,也是我對這個事件發生探究興趣的原因。
02
我研究了一下黃子佼的人生經歷,發現他可能是典型的“厭女”。
他對所有女性,都是輕蔑的,有敵意的,不信任的,也是深深恐懼的。在女性面前,他的能量是自我壓縮的,會退回到那個無助的小男孩的狀態。
這從他后來找了個小他19歲的年輕妻子,也可以得到印證。
這類“厭女”的男性,不管事業多成功,或者看起來多么強大,他們的內在都是虛弱的,他們會害怕經歷豐富,內心強大的女性。
只有在年幼的,經歷空白,絕對力量懸殊的女性面前,他們才會找到微弱的自信感。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厭女”的男性,反而比正常的男性更會討好女人。因為他們在女性面前,會壓縮自己嘛,很會照顧女性的情緒。
所以我也不意外,黃子佼事業早期的貴人,都是女人。
而這種為了生存和名利,對女性的討好,又會加重“厭女”的情緒,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
“厭女”的根源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對媽媽的恨無法表達。
黃子佼的經歷再清晰不過了,他在童年時親眼目睹了媽媽的出軌。這種傷害,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表達和疏解,所以內化到了潛意識深處,形成了他和女性相處的底層模式。
所以,黃子佼最恨的并不是小S,而是他的媽媽。
因為對媽媽的恨無法表達,所以投射到了小S以及其他女性身上。在他的潛意識里,女性都是很壞很可怕的。
03
我這么說,并不是為黃子佼找借口。只是想說,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比我們想象得大很多。
我舉個簡單的小例子。
大概十年前,我剛研究生畢業工作不久,有次需要從單位去一個會議中心開會。我打車過去,到了會議中心的門口,我親眼看到出租車司機調了一下計價表,那個車費,忽然從40多跳到了50多。
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
是不能揭穿他,這樣他會沒有面子的。
所以我當時乖乖照付了車費。
但是下車后,我感到強烈的憤怒。我憤怒的不是多出了十幾塊,而是,為什么我明明看到他動了手腳,卻不敢指出來。更可笑的是,為什么他明明錯了,我卻擔心傷了他的面子。
后來我自學了很多年的心理學,當然都明白了:
因為我和我爸媽相處的模式就是這樣的。
無論他們做了什么,哪怕明明是錯的,我都不能指出。一旦我指出來,就會受到更大的傷害,甚至是他們對我無休止的訴苦。他們的訴苦,會加重我的愧疚感。所以,我不敢表達,哪怕自己痛苦得都抑郁了,也要先考慮他們的情緒和面子。
年幼時和父母相處的模式,會內化到性格的深處。它是一面鏡子,當你成年后,和社會相處的模式,都是這面鏡子的反射。
如果沒有覺察,沒有反思,沒有成長,那么這樣的模式,就會越來越固化。固化到你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04
黃子佼性侵未成年人,當然是錯的,必須嚴懲。但是這樣的悲劇背后,其實有跡可循,也讓我反思到更多的層面。
第一,所有的惡劣行徑和犯罪背后,其實都有原因。最大原因可能就是父母。東亞文化里,“無不是的父母”,導致很多孩子的痛苦和恨,無法被表達。因為一旦表達對父母的不滿,“養育之恩”和“孝順”的大棒就會揮向孩子,讓孩子深深自責和愧疚。
但是,痛苦和恨意不會消失。如果沒有得到其他成年人的正向指引,強烈到無法自我消化的痛苦和恨,可能就會形成強大的破壞性的能量,傷害別人,或者傷害自己。
第二,整個社會的身心亞健康程度,可能比我想象得更嚴重。
尤其是有些表面上很成功光鮮的人,可能心理已經病態了,瘋了。但是發生極端惡劣事件之前,身邊的人們是毫無察覺的。甚至大家都會覺得,人家那么成功,說什么都是對的。
另外,青少年自S的新聞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學習特別優秀的孩子。聰明的孩子,其實對痛苦更敏感,也更容易灰心。
第三,當然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研究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批判父母,而是為了治愈自己。在我自己當了媽媽之后,我深刻理解了一點,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得更愛父母。
父母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只要承認它,正視它,并且真誠道歉。傷害就不會擴大或者蔓延。孩子都會原諒。
可是現實中,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認,并且對孩子PUA,讓孩子覺得,都是孩子自己的錯。這才是最可怕的。也是很多悲劇的深層原因。
原標題:《黃子佼,最恨的不是小S》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