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檢察:本市同城寄遞毒品案中,“閃送”等方式販毒占四成
6月25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打擊治理寄遞領域毒品犯罪工作情況,并發布相關案例。
2022年以來,上海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涉寄遞毒品犯罪案件200余件,在全部毒品犯罪案件中占比超四成。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七號檢察建議”,與寄遞監管部門深化協作,強化監管,深挖違法犯罪線索,嚴厲打擊寄遞毒品犯罪活動。
販毒分子多采用“網絡+寄遞”方式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獲悉,涉寄遞毒品犯罪案件中,跨境寄遞占比約58%,跨省寄遞占比約32%,上海市寄遞占比約10%。
從毒品類型看,新型毒品占比較高。案件中查獲的新型毒品均含有中國明令管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成分,這些新型毒品多以糖果、電子煙、減肥藥等樣態出現,甚至藏匿在牙膏、咖啡等生活物品和食品中,偽裝性強、辨識難度高。
從作案方式看,多采用“網絡+寄遞”方式販運毒品。犯罪分子利用寄遞行業覆蓋面廣、方便快捷的優點,通過錢貨分離、人貨分離、第三人代收快件、第三人中轉跨境寄遞毒品等方式作案,犯罪手段更加隱蔽,加快了毒品擴散流通的速度。
從犯罪特點來看,利用智能快遞柜、同城跑腿等新業態寄遞毒品案件占比上升。在上海市同城寄遞毒品案件中,通過“閃送”等方式販運毒品占比約四成,甚至有“跑腿小哥”利用平臺接單、代配藥物等方式販賣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
典型案例:閃送小哥非法代購管制精神藥品
在一起典型案例中,一位閃送小哥為獲取高額報酬,多次為吸毒人員、違法使用藥物人員非法代購管制精神藥品。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介紹,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被告人胡某某(某閃送平臺兼職騎手),在明知他人非正常使用藥物的情況下為獲取非法利益,虛構癥狀,先后45次從上海市三家醫院騙配66盒共計933粒國家管制二類精神藥品,加價后私下販賣給非正常使用藥物人員。為了獲取更多藥片,胡某某還通過閃送平臺找到其他騎手進行代配。胡某某到案后主動向公安機關檢舉姬某某販賣管制精神藥品的違法線索。經查,被告人姬某某于2021年11月3日至10日,在明知凌某某非法使用藥物的情況下,為謀取非法利益,通過虛構癥狀從多家醫院平價騙配及在閃送平臺下單代購等方式囤積國家管控二類精神藥品50余盒,加價出售給凌某某49盒。在取保候審期間,姬某某又向吸毒人員販賣事先騙配的6盒藥品。
2022年3月,長寧區檢察院先后以販賣毒品罪對二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認定被告人胡某某立功、退贓情節,建議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對取保候審期間再犯的被告人姬某某建議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同年7月,法院采納檢察機關全部指控和量刑建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