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對封建糟粕,不能引狼入室

民政局工作人員說,書是他人捐贈的,捐贈人具體信息他們均不清楚,他們以為小冊子是"宣揚傳統文化"的,對新婚夫婦有幫助。目前,民政局已對剩余書本封存,正在調查此事。
這套宣傳男尊女卑、因果報應的說辭,不過是重復"女德班"里那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的陳詞濫調。一個危險的信號是,不少基層政府部門分不清傳統文化和封建糟粕,香的臭的一鍋燉,把文化垃圾當成傳統文化引狼入室,嚴重敗壞了政府公信。
傳統文化在復興,這是民族自信的重要表現,但在傳統文化熱、國學熱的背后,還是存在一些泥沙俱下的現象。有的地方張掛的公益廣告中,作為封建禮教糟粕典型的《二十四孝》里的"埋兒奉母"赫然在列;有的地方讓"女德教母"丁璇這樣的人登堂入室,大肆傳播男尊女卑的文化垃圾……
有人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誤人子弟,倒賣封建糟粕,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公然挑戰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甚至儼然成了一個龐大產業。
政府職能部門應該有識別能力、審丑能力,不能出現本領恐慌,不能在被包裝得花里胡哨的封建糟粕面前敗下陣來。像《家和萬事興--修齊至要》這種來歷不明的小冊子,為什么能夠在政府機關里,公然散布?這里滿滿當當的"萬惡淫為首""得病是報應"的歪理邪說,怎么就能逃過相關官員的審視?
男女平等,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庸,女性的價值不止于生育和家庭,這些是常識,也是中國婦女百年奮斗的成果。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從秋瑾到向警予、鄧穎超,中國婦女用100多年的努力,掙脫的封建枷索、拋棄的傳統垃圾,有人卻堂而皇之地要把它們供回廟堂之上,這是必須警惕的。封建糟粕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公然復辟,這已經不是個案,相關職能部門必須有所行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