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存款利率告別“3%”時代,“特種兵式”跨城存款火了

近期,存款“特種兵”火了。這一網紅詞最早源自“旅游特種兵”,本是對大學生打卡式旅游現象的描述,而今竟然用在一些銀行存款客戶身上。
簡而言之,一些銀行客戶選擇坐高鐵、打車等方式,到其他省市的中小銀行存款,以追求更高的存款收益。這種跨區域存款的客戶,被戲稱為存款“特種兵”。
在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波浪式下調背景下,國有行、股份行等主流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告別了“3%”時代。相較之下,一些地方中小銀行跟隨下調的動作慢了一步,當前還保留著高出幾十個基點的存款產品,這也給了很多客戶尋求高息、騰挪存款的窗口期。部分一線城市的個別城商行網點,甚至成了存款“特種兵”的聚集點。
與存款收益相比,跨城存款付出的交通和時間成本孰輕孰重?權衡之下,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前者。所以,存款“特種兵”現象折射的是居民追求高息產品的良苦用心,背后是居民對于存款利率還會進一步下調的預判。
的確,今年以來已有多輪存款降息,國內整體的存款利率已創出歷史新低。有市場觀點認為,為進一步刺激經濟,以及為降低貸款利率創造空間,存款利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后續六大行或會再次帶頭調降存款利率,未來中小銀行存款利率跟隨式調整將成為常態。
一方面,銀行為保住息差,不斷下探負債端利率,同時理財產品已打破剛兌不再保本,3.5%的儲蓄類保險預定利率也將在年中迎來下調,居民投資端鎖定利率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疫情后,居民預防性儲蓄心理增強,甚至一些年輕人開始告別“月光”,有了攢錢意識。從央行各項數據看,今年以來住戶存款總量繼續高增、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但是消費和投資數據則不夠理想。盡管4月份的央行數據顯示一部分居民的存款流出,近期的銀行理財市場亦開始回暖,但居民投資、消費仍顯謹慎。
從宏觀角度看,要提振居民投資與消費信心,關鍵在于千方百計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規模,提升居民收入,同時減輕育兒、教育、養老、房貸等生活負擔。近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在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等方面研究出臺一批政策措施,提振市場信心。昨日在京召開的“恢復和擴大消費”調研協商座談會上,各界也在圍繞“恢復和擴大消費”踴躍獻計出力。
對于個體而言,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拓展投資理財知識,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做好家庭資產配置,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則是一門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