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走進特奧融入孩子,特奧大使李娜的快樂很簡單
位于柏林西南端的Brandenburg網球俱樂部,是本次特奧會的網球賽事舉辦地。當地時間6月20日上午,因為一個人的到來,這里的氛圍被烘托至頂點。
作為國際特殊奧林匹克組織的全球大使,中國著名女子網球運動員李娜受邀來到現場,與特奧選手親切互動并同場競技。
借著這樣一個機會,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李娜,聽她暢談作為特奧大使的心路歷程。

李娜(右一)與特奧選手互動。
現身特奧賽場成為關注焦點
“擔任這個角色(2016年出任特奧全球大使)已經好多年了,我記得當時是去上海參加一次活動,在一所融合學校里,我和孩子們一起活動交流,看到孩子們的笑容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
“正好那時候我家老二還在肚子里,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擔任特奧大使),就一直做了下來……”
娜姐一如既往的快人快語,在她看來,特奧全球大使的身份給予了自己一個機會和渠道去了解這樣一個群體,而自己也希望盡最大的努力,讓更多人關注到他們。
至于如何扮演好特奧大使這個宣傳和推廣的角色,李娜認為還是得從自己的專項做起。
“我是網球運動員出身,就像今天的活動,就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并參與進來。有時候你說得再多,沒有一起來參加,感受不到這種氛圍(也不行),希望以后這樣的活動可以多做。”
因為李娜的現身,Brandenburg網球俱樂部涌入了幾日來最多的人群,隨著她轉戰不同的場地,人流也跟著轉移,現場不時有一些觀眾向李娜送出紀念品。
更多人則圍著李娜請求簽名合影,其中包括歐洲的一些電視媒體,一位主持人剛剛問完問題就變身“迷弟”,放下話筒站在娜姐身邊“求合影”,李娜則是一一滿足了大家的要求。

李娜與特奧選手一起打球。
化身帶給小選手快樂的“大姐姐”
整個活動環節中,與特奧選手的配對比賽是重頭戲,李娜一直在為搭檔做球和兜底,其間還和特奧小選手們頻繁交流。
賽后,當記者詢問李娜和小選手們都聊了些什么時,娜姐透露 :“主要還是鼓勵他們,讓他們放松,我本身也不是特別嚴肅的人,就和他們開玩笑。”
“和香港的小選手配對時,我夸他發球很好,和上海的小選手配對時,他一上來就打得特別好,我就開玩笑說,‘你都打那么好了,還要我干嘛呀?’”
李娜在賽場上是令人生畏的對手,如今置身于孩子中間,則變成了一個愛“耍寶”的大姐姐,以自己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到快樂。
而從參與配對的香港特奧選手史煌輝的口中,我們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和娜姐一起打球好開心,也好安心。”
李娜坦言,“這樣的融合活動和我原來的競技體育并不一樣,競技體育一定要分出勝負,雖然你也很享受球場上的瞬間。”
但在如今的場合,“你完全可以跟對手溝通交流,可能你完全不知道他是來自哪里,但一起走進球場,就有那種發自內心的開心。雖然也是比賽,但不會在乎輸贏,就是(享受)網球帶給我們的快樂。”

李娜自己也很享受和孩子們的相處。
幫助特殊人群,還有很多要去做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來到柏林,李娜路上還遇到了小小的波折——從北京飛抵巴黎時因為飛機延誤,錯過了后續航班,娜姐一個人在深夜的機場逗留了八九個小時。
回想起來,李娜笑言:“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不會很辛苦,還感覺挺有意思的。”
特奧方面的工作人員透露,當晚曾提出要為李娜訂酒店,但被她婉拒。
事實上,過去每當特奧有需要的時候,李娜為了減少接待方面的負擔,經常一個人背著行囊就飛過來了,關于不帶助手這件事,李娜笑著回應,“我是能夠自力更生的好不好。”
能夠以自己的專長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李娜由衷地感到快樂,但她也強調,幫助特殊人群的這條路還很長很長。
這次來到特奧現場,李娜看到了主辦方通過技術手段為特奧選手設立的八個項目的健康篩查。欣慰的同時,李娜坦言:“能夠參與篩查的運動員很幸運,但還有很多人沒有來到現場,無法參與篩查。”
“這意味著我們還需要努力,還可以做得更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