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時北大,蔡元培、徐志摩等對畢業生如是說
“因精神之傳承,得圣地之永恒。”北京大學檔案館從檔案館珍藏的國立北京大學時期畢業同學錄中精選校長、系主任和教授們給北大學子的畢業寄語。
讓我們穿越時空聆聽先生們的教誨
感受北大永恒的精神魅力
蔡元培
(1868-1940)
浙江紹興人
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博學于文,行己有恥。
——《北大二十年級同學錄》1931

劉樹杞
(1890-1935)
湖北蒲圻人
時任理學院院長兼化學系教授


改造環境不為社會所轉移。
——《北大一九三二畢業同學紀念冊》1932

樊際昌
(1898-1975)
浙江杭州人
時任課業長注冊組主任兼心理系主任


任重道遠。
——《北大一九三四畢業同學紀念冊》1934

沈兼士
(1887-1947)
浙江吳興人
時任中文系教授

學如不及。
——《民國十八年國立北京大學畢業同學錄》1929


黃 節
(1873-1935)
廣東順德人
時任中文系教授

博學有恥。
——《北大一九三四畢業同學紀念冊》1934


徐志摩
(1897-1931)
浙江海寧人
時任英文系教授

什么有價值的東西都得我們自己綁緊了鞋帶單獨的尋去,尋著了是我們獨占的快樂,別人分不去的。再沒有比創作生涯更有趣更聳動的冒險。我期望我們一個個同學都有單身去冒險的勇敢與決心。……我們當心保持這由文學啟示得來的性靈生活,我們得隨時給它營養,別讓它在我們活著的軀體內無端的殤死,這是我們對自己負的責任。
——《中華民國十五年國立北京大學丙寅畢業同學錄》1926
▽上下滑動畢業贈言全文▽
高爾斯完綏有一次說他的創作生涯的開始是在他完全忘卻了他的大學教育以后。這是說真純的性靈的生活是不可能的,除是我們有內在的力量能沖破“填塞主義”的教育的壓迫。
文學藝術是最純粹的性靈生活的表現,這里面的秘密是沒法傳授的,除了自己靈機的觸悟。我們在課堂里得著的,永遠是糟粕,雖則糟粕也還有分別可言。什么有價值的東西都得我們自己綁緊了鞋帶單獨的尋去,尋著了是我們獨占的快樂,別人分不去的。再沒有比創作生涯更有趣更聳動的冒險。
我期望我們一個個同學都有單身去冒險的勇敢與決心。這不是說我期望你們一個個都會寫書成作家,那倒不必要,事實上也不或然;必要的是在我們當心保持這由文學啟示得來的性靈生活,我們得隨時給它營養,別讓它在我們活著的軀體內無端的殤死,這是我們對自己負的責任。
志摩
何基鴻
1888年生
河北藁城人
時任政治系教授兼主任

諸君將行矣,前程無限,各任所趨,惟毋以挫折而喪志,誘惑而同化,曰忍曰堅,吾北大之所自行,亦即北大所望于諸君之行也。
——《民國十八年國立北京大學畢業同學錄》1929
▽上下滑動畢業贈言全文▽
本年畢業諸君,行將離校,編印同學錄以資紀念,爰援昔人贈處之義,綴數語于其端。
諸君之來學也,各有懷抱,各有使命;固人各不同,而亦不必強人以同,雖然,吾北大之教育,吾北大之精神,胥有特立之點。不觀乎此三十一年之史跡,日處于狂濤駭浪之中,于學術,于國家,于社會,仍有靖獻。所以能如此者,不過忍其所苦,持之以堅而已。
諸君將行矣,前程無限,各任所趨,惟毋以挫折而喪志,誘惑而同化,曰忍曰堅,吾北大之所自行,亦即北大所望于諸君之行也。
何基鴻
陳受頤
(1899-1977)
廣東番禺人
時任史學系主任

本來“畢業”一詞,在學術較為發達的西歐的幾種語言中,都沒有“完了”的意思,如我們的“畢”字所暗示的。這個暗示不大健全:學術的進取永無止境,大學畢業不過在無盡的長途上,過了一程而已。畢業典禮英語為Commencement則簡直是開始的意思。
——《北大一九三二畢業同學紀念冊》1932
▽上下滑動畢業贈言全文▽
史學系四年級的同學快將畢業了,要我說幾句臨別贈言,文章我是全不會做的,為了諸君的好意不便推辭,只好寫幾句很簡單的話。
諸君在北京大學專治史學四年,已有相當的訓練和成績,這是可喜的事。畢業之后,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假如諸君不以我為失言,則我想說:希望諸君于畢業之后開始作規模較大,方法較精的史學的研究。本來“畢業”一詞,在學術較為發達的西歐的幾種語言中,都沒有“完了”的意思,如我們的“畢”字所暗示的。這個暗示不大健全:學術的進取永無止境,大學畢業不過在無盡的長途上,過了一程而已。畢業典禮英語為Commencement則簡直是開始的意思。諸君離校之后,完全脫離了講室生活所附帶著的不能免的麻煩,正好各就材性之所近,開始自由研究的工作。例如從前無暇直接辨析的史料,可以細心對付了;從前無暇學習的語言,可以擇要專攻,達到自由閱讀毫不費力的程度了。希望諸君分途努力,以救濟我國史學界工作多而穡夫少的困難情形。
我到北大未滿一年,已發見了許多特殊的精神和風氣,這些請諸君都不要忘記帶走——尤其是現在國內不可多得的學術上的寬容。近年中國史學的研究所取得途徑絕不一致,而歷史的哲學也顯出同樣的分歧,這是諸君所深悉的,用不著我來覆述。這些途徑,除了絕對地走不通的以外,都不妨并存,都足以增加史學研究的總成績。希望諸君細心建立了自己的見解之后,仍然寶愛這種學術上的寬容,積極地為牠(它)厚培勢力。
諸君畢業之后,更要繼續關心本學系的設施和督促她的進步。諸君在校既久,當有獨到的見地;批評和建議,都是史學系教授會與史學會所歡迎的。此外還有一點,愿諸君注意,勤習史籍是極好的,但是千萬不要只讀死書,不要把史學的書城,作為避亂桃源。除了研究時“游心于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不斷地努力去做活躍的現代人。
預祝諸君將來的成功,比已往的更大。
陳受頤
李四光
(1889-1971)
湖北黃岡人
時任地質系主任

從此你們要下海了,那茫茫大海。你們的憑藉只是你們自己。同船的人們原來想替你們每人準備一副指南針,又想替你們打磨一把智慧劍,你們拿著沒有?
——《北大一九三二畢業同學紀念冊》1932
▽上下滑動畢業贈言全文▽
從此你們去了。在校五六年,你們親眼看見,這小小的學校,無時不在驚濤惡浪中巔播(顛簸),好像一只小船在大海中間漂流著。你們現在要離開船了。是到一個安全的大陸去嗎?不是的。這一只小小的船雖然破陋,畢竟還是一只船,畢竟給你們幾分的憑藉。從此你們要下海了,那茫茫大海。你們的憑藉只是你們自己。同船的人們原來想替你們每人準備一副指南針,又想替你們打磨一把智慧劍,你們拿著沒有?這兩件器具,是我們同舟幾年的唯一紀念品,是你們今后刻不可少的護身符;如何利用還在你們自己,祝你們一路平安。
李四光
王仁輔
(1885-1959)
江蘇昆山人
時任數學系主任

吾人在求學時代,往往自負過高,及至出而任事,在在不能如愿,則又遽生消極之思。不佞以為諸君既投身于教育事業,當具百折不回之志,即遇挫折,亦當與環境奮斗,循序而進,終有得抒抱負之一日。勿因初愿未遂,遽減進取之心。
——《民國十四年北京大學畢業同學錄》1925
▽上下滑動畢業贈言全文▽
不佞與諸君相聚數年,濟濟一堂,頗得教學相長之益。今者諸君將離校他去,使我發生兩種感想:其一,則諸君在校勤學數年,今得告一結束,此后將本平日之所知所習,貢獻于社會,是于諸君前途有無限之希望,此則不能不為諸君慶;其二,則不佞與諸君相處既久,平時質疑問難,互受其益,一旦分手,不免生惜別之感。蓋昔人所謂離別之際,黯然神傷者焉。有此兩種感想,故與諸君臨別之時,略擇數言以為諸君贈:
一,數學一科,節目繁多,原理深邃,決非于短時期內所能竟業。諸君于數學,大抵已識門徑,然欲升堂入室,則尚待精研。離校以后,不特舊習之書,不可束諸高閣,即近來歐美新著及雜志等,亦宜隨時購閱,庶與現代數學之進展,不生隔閡。若集合同志,交換書籍,則雖散處四方,亦得收切磋觀摩之益,且可免除因多購書籍而發生之經濟困難,此種組織,有裨于諸君將來之學業者,匪淺鮮焉。
二,諸君所習既為數學,則將來諸君之職務,除著書以餉后學外,要不外乎教授數學;即不然,亦不出教育范圍以外。若以教育為貧苦事業,薄此而不為,亟亟焉從事于政治活動,則既非諸君之本分,又蹈學非所用之害。我為此言,非謂諸君將來除教書外,絕對不可投身于他種事業。自來習數學而嶄然露頭角于政治史中者,古今不乏其人;即如法之班樂衛,寶恩格雷輩,何嘗不以純粹之數學家,而蜚聲于政治。然彼早年因嘗盡瘁于教育,著有成績,迨后學問道德,為社會所推崇,偶然涉足于政治而已。決非一出學校,即舍其所學,而以政治為生涯者焉。不佞以為諸君離校以后,宜以平時所習,指導后學,萬勿預以非教育事業縈擾于懷,遂至用非所學,學非所用,對于社會,對于一己,均無益而有損。
三,希望宜不過奢,而當有堅忍不拔之志。吾人在求學時代,往往自負過高,及至出而任事,在在不能如愿,則又遽生消極之思。不佞以為諸君既投身于教育事業,當具百折不回之志,即遇挫折,亦當與環境奮斗,循序而進,終有得抒抱負之一日。勿因初愿未遂,遽減進取之心。
以上數端,鄙意以為與諸君將來之成功,有重要關系,故特掬誠以相告。昔人詩云:“此別應須各努力。”敬集之以贈諸君,藉作驪歌之唱可也。
王仁輔
原標題:《那時北大,蔡元培、徐志摩等對畢業生如是說》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