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優化完善網絡布局!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指導意見印發

充電樁行業又迎來政策“大紅包”。
6月19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要求按照科學布局、適度超前、創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就發展目標,《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有力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
充電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有利于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今年以來持續獲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較于此前出臺的政策,《指導意見》著重強調了充電網絡布局,從宏觀角度提出了“優化完善網絡布局”的要求。
《指導意見》明確,一是要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充電網絡。加快補齊重點城市之間路網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強化充電線路間有效銜接,打造有效滿足電動汽車中長途出行需求的城際充電網絡。
二是要建設互聯互通的城市群都市圈充電網絡。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協同建設,強化不同城市充電服務數據交換共享,加快充電網絡智慧化升級改造,實現跨區域充電服務有效銜接,提升電動汽車在城市群、都市圈及重點城市間的通達能力。
三是要建設結構完善的城市充電網絡。以城市道路交通網絡為依托,以“兩區”(居住區、辦公區)、“三中心”(商業中心、工業中心、休閑中心)為重點,推動城市充電網絡從中心城區向城區邊緣、從優先發展區域向其他區域有序延伸。促進城市充電網絡與城際、城市群、都市圈充電網絡有效銜接。
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再度被提及。《指導意見》提出,要建設有效覆蓋的農村地區充電網絡。推動農村地區充電網絡與城市、城際充電網絡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充電基礎設施在適宜使用電動汽車的農村地區有效覆蓋。
在優化完善整體網絡布局之后,《指導意見》還提出了加快居住區和公共區域兩大重點區域建設。
在積極推進居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在既有居住區加快推進固定車位充電基礎設施應裝盡裝,優化布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針對近年來困擾廣大車主的老舊小區“充電難”問題,《指導意見》還鼓勵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老舊小區基礎類設施改造范圍,并同步開展配套供配電設施建設。
在大力推動公共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指導意見》要求,以“三中心”等建筑物配建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駐車換乘(P+R)等公共停車場為重點,加快建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推動充電運營企業逐步提高快充設施占比。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5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輻射面積最大、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為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充電設施不足的問題仍是影響新能源汽車使用的一大制約瓶頸。
近期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機構普遍認為充電樁行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EVCIPA)發布的數據,2023年1-5月,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14.7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5.1%,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持續上升,同比上升24.5%。截至2023年5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635.6萬臺,同比增加77.5%。
華鑫證券近日表示,政策與需求共振,充電樁迎來黃金發展期。此外,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下沉”鄉村將成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長城證券認為,目前我國存在明顯的公共充電樁不足的結構性問題,車樁比為2.5∶1,公共車樁比則為7.3∶1,尚未滿足我國較大的公共充電樁需求缺口,未來我國充電樁建設仍有廣闊空間。
東莞證券研報顯示,近年來國內車樁比整體呈下行趨勢。國內車樁比從2018年的3.4:1下行至2022年的2.5:1。在國家政策積極推動和市場需求驅動下,假設車樁比繼續呈逐年下行趨勢,到2025年車樁比下行至2:1,則屆時充電樁保有量將達2000萬臺,距離當前有約1400萬臺的缺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