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日美國》母集團計劃采用生成式AI發布新聞:仍需人工審核
·甘耐特計劃推出試點項目,使用人工智能來識別文章的要點,在文章頂部創建帶有項目符號的摘要,并將長篇故事分解成不同的長度和格式。記者將對文章內容擁有最終選擇權,決定是否采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
美國最大報業集團甘耐特(Gannett)計劃在其發布系統中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但會讓記者掌握內容的審核權與最終決定權,以防止人工智能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自動發布文章。
此前,已有多家媒體宣布使用人工智能撰寫稿件。今年2月,美國數字媒體公司BuzzFeed開始發布使用人工智能軟件生成答案的測驗,并使用人工智能撰寫旅行指南。4月,金融和商業新聞網站Insider表示,正在嘗試使用ChatGPT生成SEO(搜索引擎優化)標題,創建提要,并在報道中添加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而擁有《今日美國》(USA Today)等200多家報紙的甘耐特,是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中規模最大的媒體集團。

甘耐特集團擁有《今日美國》等200多家報紙。
不會取代記者
甘耐特集團高級副總裁雷恩·圖里亞諾(Renn Turiano)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夠幫助記者提升效率和簡化工作。”
據悉,甘耐特采用人工智能初創公司Cohere的技術,用1000篇稿件和記者撰寫的摘要對大型語言模型進行了長達兩周的訓練。為了進一步訓練模型,《今日美國》政治團隊的記者檢查和修改了自動生成的摘要和要點。
下個季度,甘耐特計劃推出一個試點項目,使用人工智能來識別文章的要點,并在文章頂部創建帶有項目符號的摘要,并于第四季度在《今日美國》上推出該功能。
此外,甘耐特還在開發一種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將長篇故事分解成不同的長度和格式,用項目符號或照片上的標題來創建幻燈片。
為避免事實錯誤,甘耐特表示,將讓記者監督和審核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記者將對文章內容擁有最終選擇權,決定是否采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
“除了擔心我們的同事被取代之外,我們還不相信這是一個合適的替代品。”新澤西州《阿斯伯里公園新聞報》(Asbury Park Press)的記者伊蘭娜·凱勒(Ilana Keller)告訴路透社。
甘耐特的發言人表示,人工智能并不會取代記者,而是作為一種工具來幫助記者提高效率,專注于創造更有價值的內容。
目前,甘耐特的員工正在努力爭取自己不會被這項技術取代。6月5日,數百名記者因為裁員和停發工資而罷工。工會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是員工與公司談判的重點之一。
多家媒體不同程度的探索
長期以來,許多新聞機構一直習慣于使用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比如大數據推薦和個性化內容。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它們對人工智能技術重新產生了興趣。
一些新聞媒體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投入。《紐約時報》的備忘錄和《華盛頓郵報》的聲明顯示,這兩家媒體目前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均處于計劃階段。而與路透社競爭的彭博社正在開發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BloombergGPT,該模型基于金融數據進行訓練。
路透社總編亞歷山德拉·加洛尼(Alessandra Galloni)5月發送給員工的“路透社記者人工智能指導方針”透露,路透社正在使用人工智能進行語音到文本轉錄,以生成視頻的腳本和字幕,但它沒有發布由人工智能生成稿件、視頻或照片的計劃。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創新孵化器——BBC新聞實驗室(BBC News Labs)正在測試是否可以半自動生成簡短形式的解釋性文章。為了編寫這些文章,BBC新聞實驗室開發了一個原型,利用BBC之前發布過的報道訓練GPT-3模型進行寫作。
然而,“除非經過記者手動提取內容,否則這些生成的文章永遠不可能呈現給讀者”,BBC新聞實驗室負責人米蘭達·馬庫斯(Miranda Marcus)說,“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利用這些工具,我們可以嘗試講述更多不同類型的故事。但我們現在還沒有走到那個階段。”
避免前車之鑒
一些專家警告,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時會出現“幻覺”,即提供不真實的信息,這對要求準確性的新聞行業而言十分危險。
美國西北大學副教授尼古拉斯·迪亞科普洛斯(Nicholas Diakopoulos)說:“我不建議在沒有人類審核的情況下,直接把這些模型生成的內容發布到公眾面前。”
甘耐特的做法體現了許多主流新聞編輯部對待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謹慎態度,因為此前一些媒體機構在使用該技術的過程中發生了失誤。
例如,美國科技新聞網站CNET被發現使用人工智能軟件生成了70多篇文章,其中一些包含了嚴重的事實錯誤;美國《男士期刊》(Men’s Journal)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撰寫健身和生活方式的文章時,被發現有些內容是錯誤或不合邏輯的。這些問題均引發了讀者的不滿和擔憂。
“對于其他新聞媒體來說,追求速度是一個錯誤。但我們不會犯這個錯誤。”甘耐特的高級副總裁圖里亞諾說。
事實上,甘耐特并不是唯一一個在這方面采取謹慎態度的公司。路透社總裁保羅·巴斯科伯特(Paul Bascobert)在6月15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在擁抱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路透社‘采取了一種負責任的方式’,保障報道的準確性并贏得信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