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手記|前年黃浦江中上游局部岸段漫溢,上海做了這些事
“希望在堤防建設過程中,最好還能多點景觀、多做貫通,方便我們周邊居民。”上海市松江區泖港鎮范家村村民正指著黃浦江邊的一條步道,向水務局工作人員說。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水務局了解到,市水務局共確定89個調研課題,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問卷、座談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研究。
實地走訪160公里黃浦江中上游堤防各岸段
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受潮汐、臺風、暴雨和洪水等多重災害疊加影響,防洪防潮形勢較為嚴峻。
2021年7月“煙花”臺風期間,黃浦江中上游段實測水位創歷史新高,局部岸段發生漫溢,城市防汛能力受到嚴峻考驗。特別是上游來水增加、中上游潮位抬升明顯,致使黃浦江上游干流堤防分岸段出現漫溢險情。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史家明表示,要推進完善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區域除澇、城鎮排水‘四道防線’工程體系,加快實施黃浦江中上游防洪能力提升等一批工程,補齊城市防汛短板。
“煙花”臺風過后,市水務局開展了針對黃浦江防洪能力提升的六項專題研究,針對現狀防汛墻、地形水位變化及方案研究進行評估并最終形成黃浦江防洪能力提升總體布局方案。
同時,市水務局有針對性地開展黃浦江中上游防洪能力和景觀提升調研工作,通過“解剖式”“蹲點式”等調研方式深入基層,實地走訪160公里黃浦江中上游堤防各岸段,不斷完善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守牢城市防汛安全底線。
聽取周邊居民建議
黃浦江兩岸作為上海重要的發展軸和標志性空間是強化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空間載體。
“我們要建設‘韌性堤岸,人民浦江’,摒棄原來簡單的加高建墻的方式,通過優化設計,把墻隱藏起來,把濱水空間留給百姓,讓人們得到更好的親水體驗。”史家明說。
結合黃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的建設實施,市規資局會同市水務局組織開展了《黃浦江兩岸(中上游)堤防與生態景觀專項規劃》,在黃浦江中上游沿岸形成“一江五岸段,雙心八節點”的空間結構,堤防設計以規劃為指引,采用兩級堤防、復合式堤防等堤防結構,運用融合、消隱等設計手法,實現黃浦江濱水公共空間貫通。
與此同時,史家明多次現場踏勘,了解周邊企業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罢{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發現群眾面臨的問題和意見,從而找到癥結所在,才能找到破解問題的金鑰匙。要多傾聽基層百姓的意見建議,努力破解工程建設推進中的瓶頸難題。”
有市民表示,江邊路長林多,照明設備、休息平臺、垃圾桶等基礎設施不可少;景觀的提升也要考慮鄉村振興,結合當地特色;希望多一些親水平臺設計,增設部分支河橋梁便于通行,也要考慮車輛通行道路寬度等等。還有人則擔心施工會對村里造成影響,表示要將施工期間車輛交通的安全、噪音、揚塵等影響降到最低,并保護好村內道路,要求做到文明施工;針對汛期也希望能夠做好充足的預案準備,以保證施工期安全度汛。
在聽取周邊居民的建議后,市水務局協同設計團隊考慮了增設了若干座橋梁以貫通濱江通道,不斷深化景觀提升方案,還通過優化斷面方案避讓了工程附近原有的市民休憩空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