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趣店你學不會:金融業務歸零,卻大賺4億,不折騰反而活得好
出品|三言Pro
作者|雨辰
趣店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除了搞金融的時候大賺了一筆,上了市完成了人生大事。
但之后再嘗試其他的路卻都走得艱難,汽車零售、跨境電商、教育,還有去年風風火火的預制菜,現在都沒聲了。
話說為啥人家敢有那種多次“跨界”,說到底還是搞金融攢下的本錢。
很多人以為趣店折騰了那么久,錢也快被花光了,就等著看人家的笑話了。
不過,剛剛趣店發了財報(對,它還沒退市),2023年第一季度(Q1)竟然大賺了4億元,這是為啥?
1、凈利潤竟是營收的20倍
Q1營收2190萬元,凈利潤為4.143 億元
今年Q1趣店營收為2190萬元,同比下降89%,去年第一季度營收為2.02億元。
但讓人意外的是,趣店Q1凈利潤為4.143 億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為1.428億元。
就這就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了,怎么營收和凈利潤成反比了?今年才2000萬多的營收賺了4億元,去年2億多的營收還虧了1.4億元。
其實回到趣店的業務以及利潤來源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
2、金融業務終于清零,預制菜也被放棄
趣店基本沒有業務可做
事實上,金融業務此前一直是趣店的重要收入來源。不過在去年趣店就基本結束了信貸業務,這部分收入也就徹底沒了。
財報指出,趣店Q1因信貸業務結束而導致相關的收入減少至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趣店放棄了預制菜業務,這也直接影響了營收。
趣店在財報中指出,Q1的2190萬元的營收主要來自于預制菜業務,部分來自于海外業務嘗試產生的收入。
一句話那就是趣店沒啥正經賺錢的業務了,那就4億元的凈利潤又是咋來的呢?
3、沒有業務那就玩玩“資本游戲”
趣店靠賬上現金的利息和投資賺了4億
要不說趣店會玩,預制菜搞砸了,人家也沒閑著,尤其是賬上幾十億的現金。
或許人家擅長資本游戲,Q1趣店確實靠利息和投資收益竟然賺了4億,足足是營收的20倍,你說牛吧。
具體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利息收益和衍生工具投資收益。
財報顯示,趣店Q1利息和投資收益為2.413 億元。
其實,趣店的利息收益一直都還可以。2022年第四季度計入的利息和投資收益為2.24億元。
第二部分就是衍生工具的收益。簡單來說,衍生常見的就是期權、期貨這種金融工具。
你可以理解成趣店去做了投資,其實如果你了解期權的話,期權有杠桿效應,風險和收益可能比股票還要大。
這部分的收益Q1為2.8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040萬元增長375.2%,看來趣店的運氣比較好。
這里需要解釋下,財報中營收是指公司的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的收入,像利息、衍生工具的收益其實屬于投資收益,并不會計入到營收中,但算利潤的時候要考慮投資收益。
所以我們最終看到,趣店營收只有2000萬,但凈利潤有4億。
通常來說對于一家正常的公司來說,這樣的凈利潤結構是不正常的。
4、手握50億元現金
基本已無業務
相關成本、費用、員工數量大降
雖然趣店沒啥亮眼業務了,但其現金流還是可以的。這也是賺利息和投資收益的本錢。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趣店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0億元(約7.28億美元),受限制現金為5650萬元。
2023年Q1,經營活動提供的凈現金為3.286億元人民幣(4780萬美元),主要是由于信貸業務的減少導致其他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減少。投資活動提供的凈現金為12.128億元人民幣(合1.766億美元),主要是由于贖回短期投資所產生的凈收益。融資活動中使用的凈現金為5720萬元(830萬美元),主要是由于回購普通股。
可以看到,投資帶來了絕大多數的現金流量。
而主營業務都基本沒有了,其實與之有關的支出和費用也就沒啥看點了。
財報顯示,總運營成本和費用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2.855億元人民幣下降至8390萬元人民幣。
銷售和營銷費用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2310萬元人民幣下降了88.6%,至260萬元人民幣。
由于員工人數的減少,一般和管理費用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1.184億元人民幣下降至5120萬元人民幣,下降了56.8%,導致員工工資相應下降。
研發費用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1960萬元人民幣下降至1050萬元人民幣,下降46.5%。
運營虧損為2890萬元人民幣,而2022年第一季度為6640萬元人民幣。
一句話,趣店只剩下錢了,真是讓人歡喜也讓人憂。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