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夜倒班對男性健康影響更甚
工作,本意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但是,面對社會現實的重重壓力,很多人都承受著高強度的工作,而這往往會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尤其是需要輪班倒時差的工作,更是人類健康的天敵。因為我們體內的生物鐘是有固定節律的,一旦晝夜節律被破壞,負面影響就會隨之而來,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相關研究發現,同樣面對倒時差的工作,男性患代謝綜合征的風險要比女性更高。這不禁讓人疑惑,難道身體的反應也與性別有關?
對此,新發表于《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的論文為大家揭開了謎底。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現:同樣處于晝夜節律錯亂狀態,雌性小鼠的轉錄組節律相較雄性更能得以保持,更不容易出現心臟代謝紊亂,腸菌變化也更小。
研究者分析了小鼠的肝臟轉錄組,發現與行為表現一致,晝夜節律錯亂讓雄性小鼠的基因表達節律也大亂特亂,雌性小鼠的變化相對來說就少一些。同時,發生改變的基因通路也很大的不同,在雄性小鼠中主要是內質網蛋白加工、晝夜節律、蛋白質分泌的通路,在雌性小鼠中則是藥物代謝、自噬、胰島素信號轉導、膽汁分泌等途徑。
除肝臟轉錄組外,研究者還分析了肝臟、回腸和腎臟中關鍵時鐘基因Bmal1和Per2的表達。同樣,在雄性小鼠中,兩個基因的節律都被“輪班”破壞了,雌性小鼠卻沒受影響。另外,在晝夜節律錯亂后,雄性小鼠體內與糖尿病相關腸菌豐度增加,雌性小鼠中則沒有這樣的變化。晝夜節律錯亂對小鼠心臟代謝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雄性小鼠表現出了葡萄糖耐受不佳和收縮壓升高,但在雌性小鼠中沒有差異。
小鼠實驗中反應出來的規律在人類中同樣遵循。在晝夜節律失調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能保持活動節律,而且女性在睡著之后更不容易醒來,總的睡眠時間更長,這說明女性的睡眠·覺醒周期更加牢固。而輪班工作的男性受晝夜節律的影響更大,代謝綜合征發病率也更高。
可見,女性的生物鐘要更強大一些。針對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進行相關測試后發現:切除了雌性小鼠的卵巢,一定程度上削弱雌性小鼠維持節律的能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