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發布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近三成“TOP3”為國產
· “產品召回也是企業品牌責任的體現,也會提升用戶對品牌的信心。”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殷善開,發布排行榜結果。圖片來源:BIO-FORUM2023
6月13日,《2023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上海地區)》發布。在7個領域12條產品線的排行榜中,共有53家企業品牌入選,其中19家為國產品牌,27.8%的國產醫療設備進入排名前三。
其中,上海本土創新企業、國內醫學影像龍頭聯影醫療(688271.SH)三度拔得頭籌,在放射影像CT類、MR(磁共振成像)類、核醫學(PET-CT)類產品線上均力壓“全球醫療器械巨頭”西門子。另一國內醫療器械“獨角獸”企業邁瑞醫療(300760.SZ)則在監護類榜單上贏得第一,并在麻醉類、超聲影像類、有創呼吸類、手術燈床類產品線上均進入前三。
該排行榜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主辦,依托上海市醫療設備器械管理質控中心歷年上海地區120家醫院設備管理與售后服務滿意度調查數據庫,探索建立了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評價體系,整個評價工作歷時8個月。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榜單充分體現了上海的醫療技術領先優勢,未來將向長三角或全國范圍擴展。該榜單在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主辦的“第25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BIO-FORUM 2023)”期間發布,旨在更好掌握中國醫療設備市場品牌現狀,發現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助力國產品牌尤其是上海品牌醫療設備創新發展,發揮上海在醫療技術領域的引領作用。
榜單主要從產品業績、售后服務及產品聲譽等三個維度進行評價,其中產品聲譽特別納入了科研學術支持的指標,以促進國產品牌與上海醫療機構、學校、科研院所的醫工融合。對此,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殷善開表示,醫療設備涉及不同學科交叉,研究型醫院尤其可以將臨床優勢轉化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優勢。
“解決(高端醫療器械)‘卡脖子’問題,不是一家企業能解決的,而是產業鏈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產學研醫合作來克服。”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原副校長馮曉源在發布會上談到。
上海市醫療設備器械管理質控中心主任李斌在會上感嘆,2007年首次嘗試醫療設備售后服務滿意度評比時,前三名幾乎都被進口品牌包攬,如今國產品牌影響力有了巨大變化。據其介紹,在核醫學、MR和軟鏡領域,行業集中度最高,頭部企業優勢明顯。
近期,知名醫療器械企業飛利浦和美敦力均出現較嚴重的醫療設備召回事件,引發關注。在品牌影響力評估中安全性的權重如何?
“安全性、有效性是產品質量的基本底線。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本身不高,應該隱含在售后服務滿意度和專家認可度指標中,這也是影響品牌提升的重要因素。”李斌告訴澎湃科技記者,一旦出現不良事件,醫院會按要求上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會予以公布,催促生產廠家盡快處置,“這是國際慣例。”
“其實產品召回也是企業品牌責任的體現,也是會提升用戶對品牌的信心。在這方面上海企業做得比較好,都建立不良事件報告體系,通過完善產品和管理制度不斷來提升產品質量,對標國際品牌打造高質量醫學裝備。”李斌說。



《2023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上海地區)》。圖片來源:BIO-FORUM2023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