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風動畫《夜思》,講述外交家顧維鈞1932年東北往事
正式發布,短片講述了1932年嘉定籍著名外交家顧維鈞作為國聯調查團唯一的中國代表,前往東北調查“九?一八”事件和偽滿洲國成立的真相。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在《夜思》發布前,采訪了幾位主創成員,動畫導演彭擎政表示,經過五部短片摸索,他們已經從形式上的中國味道,找到了具有“中國內核”的“中國風動畫”形式。
他,出生于嘉定,是一位極具有傳奇色彩的愛國外交家,在風雨動蕩的年代,在世界強國面前為維護中華民族權益據理力爭。他曾說:“當國家征召我時,我就是一名戰士,義無反顧。”九十七歲高齡之際,題字“露從今夜白,夜是故鄉明”。他,就是中國人心中的驕傲——顧維鈞。
8月17日零點剛過,中國唱詩班創作團隊最新中國風動畫短片《夜思》故事根據嘉定籍著名外交家顧維鈞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1932年顧維鈞作為國聯調查團唯一的中國代表,前往東北調查“九?一八”事件和偽滿洲國成立的真相。
提起顧維鈞,大家最熟悉的故事,是他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的據理力爭,慷慨陳詞。《夜思》講述的則是顧維鈞另一段更為驚險、曲折的經歷,在明知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他仍然以身犯險。面對日本人的威脅阻擾,他不卑不亢,智挫詭計,揭開日本侵占東三省的真相。
這部短片的主角不僅僅是顧維鈞,也包括那些普通人,他們雖然不為人知,但卻肩起將真相傳達給國聯調查團的重任使命。因為他們的努力和犧牲,國聯調查團才能在全世界面前揭露日本的野心和陰謀。

時長14分16秒的《夜思》,是“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的第五部作品。“中國唱詩班”的名字,最初來源于由嘉定作曲家易鳳林譜曲演繹的《中國唱詩班——中華優秀傳統“詩樂啟蒙”》唱片,唱片收錄了從《詩經》開篇第一首《關雎》,至《明日歌》《梅花》《飲湖上初晴后雨》等各朝代膾炙人口的詩歌經典作品16首。
2015年起,上海市嘉定區委宣傳部邀請青年導演林旭堅任監制、動畫導演彭擎政執導及其團隊成員馬超、賈如卿等制作,聯合青年歷史學家李夏恩編劇,韋卓成配樂,徐征偉任歷史顧問,共同創作了一系列以經典古詩為故事主旨,以嘉定民間故事傳說為內容的動畫短片,并列為“嘉定800年”重點項目之一。
此前的《元日》《相思(上)》《游子吟》《飲湖上初晴后雨》一經推出,就引起了觀看及轉發熱潮,觀看總量數億次,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被網友稱贊為“國漫的正確打開方式”。這批動畫完全由中國青年團隊獨立原創手繪,在故事、場景、人物、服飾方面都根據歷史文獻,進行反復考證修改,以期能在細節上最大程度還原當時歷史情景,使影片不僅成為一個有故事的動畫作品,更成為一個可以管窺一個時代風貌的繪卷。
據“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了解,《夜思》之后,一部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定竹刻”為主題的動畫已在醞釀,有望于2019年推出,并成為“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第一季的收官之作。此外,2018年上海書展期間,“中國唱詩班”系列前四集同名繪本將正式出版。上海綠洲文旅體育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劉丹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相關文創開發正在進行中,目前已經確定開發書衣、書簽。未來,舞臺劇、大電影等形式也在中國唱詩班項目IP孵化的計劃中。


對話《夜思》主創:探尋具有“中國內核”的“中國風動畫”
澎湃新聞:這一系列動畫都冠以“中國風系列動畫”,如何來理解“中國風”,它包涵哪些元素和特點?
彭擎政(動畫導演):我從小學習美術,高中就讀于中國美院附中,在北京電影學院動畫系讀大二時,開始了對“中國風”的摸索,逐漸從之前接觸的歐美動漫、日本動漫里轉型。一部“中國風”的畢業短片設計,在2008-2009年,拿了不少獎。
進入“中國唱詩班”項目,起先,可借鑒的東西太少了,團隊摸著石頭過河,從技術上、理念上,尋求對“中國風”的理解。早期,我們注意到的是表面化、符號化的東西,例如燈籠、窗簾、街邊的飲食和路人的吆喝等等,以及時代的美術特征,慢慢我們開始挖掘角色的情感表達,人物可以承載中國傳統的精神元素,由此讓“中國風”更有層次感。
這次《夜思》又是新的挑戰,場景、人物已不僅僅是中國人了,涉及到國際化的背景、現代社會的角色、造型,這些與過去四集迥然不同,但因為之前的積累,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信。同時,外交家顧維鈞的故事,傳遞出的是有中國核心的內容,所以我們也從表面上尋找中國味道,進入到尋找中國內核,通過《夜思》,我們理解“中國風”有了改變和成長。
澎湃新聞:從《元日》到《夜思》,5集動畫充滿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又老少皆宜。在構思時,是否考慮到兼顧不同年齡觀眾?
林旭堅(監制):這是一系列公益屬性的動畫片,所以觀看范圍越大越好,老少咸宜,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這五集是從《中國唱詩班——中華優秀傳統“詩樂啟蒙”》唱片里提煉的,都是與嘉定有關的人物。我們希望在傳播時,做到“潤物細無聲”,同時也經得起歷史考證。因此在故事選擇上,要有多樣性。
第一集《元日》,制作時間接近年終,于是選擇了賀年主題,傳遞出安貧樂道的思想。第二集,開始加強故事性,于是有了最易被接受的愛情故事《相思》。第三集《游子吟》,考學在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話題,當時區教育局也參與了項目投資。第四集《飲湖上初晴后雨》,當時的投資方是上海綠洲文旅體育發展公司,它們承擔了嘉定環城河的建設,做了完整的環城河步道。恰巧,我們動畫里的故事也是沿著環城河展開的。雖然不是刻意安排,但內容與出資方的聯系,也有一種緣分和巧合。
第五集《夜思》,對我個人來說,是一直想做的題材,嘉定是著名的外交官之鄉,出過廖世功、顧維鈞等一批外交家。這次的動畫,相對前四部,在場景設定中運用了很多水彩的手法,也加入了大量的三維效果。

澎湃新聞:在創作中,應該有諸多細節需要參考歷史典故,可否以《夜思》為例談一談?
李夏恩(編劇):影片里的馬迭爾賓館,現在還在哈爾濱,雖然經過裝修,大致可以推測出來原先的樣貌,只是太細節的地方難以完全一致。
每部片子完成,我都會做歷史方面的說明,這部《夜思》,基本的歷史框架是真實的,但一些細節是虛構的,虛構的部分占到了大約五分之二。全片中,完全還原歷史的細節有三處:其一,是火車上,兩國公使與顧維鈞的談話內容,基本上還原史實;其二,在火車站,一位士兵沖出列隊,向顧維鈞交遞情報,這個場景是100%還原的;其三,顧維鈞見到游行隊伍揮舞旗幟,這一幕記錄于1932年外交檔案,游行地點發生在哈爾濱和長春。剩下的點,有些半符合歷史,有些是根據情節需要創作的。
在創作初期,我反復提到的是,要塑造一位真正的外交家,顧維鈞的形象應當是冷靜、理智、溫文爾雅、不卑不亢的,所以在處理動作、表情,乃至眨眼的頻率上都要考慮到。同時,他說話方式和內容的設定,都大量參考了歷史文獻。

澎湃新聞:五部動畫,從最初的5分多鐘,到這次超過14分鐘,隨著時間加長,故事越發飽滿。這部《夜思》要用到多少幀,整個制作的周期或者步驟有哪些?
彭擎政:一般來說1秒有25幀,14分鐘可以計算出來(超過2萬幀)。但最難的,是《夜思》的人物數量多、時間和場景跨度大,為此在編寫劇本階段推翻過兩三次。到了分鏡頭階段,花了約2個月過濾劇本、找資料。這次的鏡頭剪輯,實驗性比較強,會借用一些道具、光線變化,轉換故事的時空場景,故事中的顧維鈞有時是當事人,有時又成了旁觀者。整體上說,2017年10-11月完成了分鏡頭工作,今年3月正式開始動畫,所以真正后期工作大約耗時5個月。
澎湃新聞:系列動畫的前四集已經出版成圖書,這是一個商品化的開端。到目前為止,觀眾都是免費在線觀看。未來,如何看到中國風動畫商業化的前景,可否達成自我造血、持續開發?
林旭堅:這兩年,有大量的合作找過來,但目前只推出了繪本,這是出于內容傳播本身考慮。未來,當然希望有很好的產品延伸和循環,但不會功利性很強、過度商業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