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微信剔除虛假數據?媒體調查:“千元買10萬+”接單依舊
成都商報客戶端8月14日消息,8月7日,微信公眾號運營后臺彈出一條提示,稱公眾號后臺的文章閱讀數自8月8日開始,剔除機器等非自然閱讀帶來的虛假數據,并表示該變動對運營者流量不產生實際影響。因為“剔除虛假數據”等幾個字,有網友認為微信要像2016年那樣,大力整治公眾號閱讀數造假。
時隔近一周,8月13日,記者咨詢淘寶客服發現,依舊能正常購買微信文章的閱讀數,遇到便宜時,1000多元就能買個10萬+“爆款”。
記者就此聯系微信,微信方面表示,此次剔除機器等虛假閱讀數據的目的是為統一前端和后端的數據顯示,減少運營者前后端數據差異的疑問,公眾號運營后臺數據將采用與前端統一的統計口徑。

流量仍可買:微信30元每1000閱讀量
“微信30元每1000閱讀量。”13日,記者在淘寶通過關鍵詞“瀏覽量”“點擊率”,提示找不到相關寶貝,但頁面出現一些包含“瀏覽”“量”等關鍵詞的商品。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隨機咨詢幾名淘寶客服,對方表示點贊量、閱讀數等都能正常下單購買。
2016年9月,微信大力整治公眾號閱讀數造假。根據當時媒體的公開報道,六成微信大號的閱讀數下降。但那次打擊似乎未產生什么影響,刷量行業依舊火爆,刷量產品的單價從兩年前的十幾元漲到現在的幾十元。
13日,記者聯系微信方面,微信并未透露此次將采取何種具體措施來剔除虛假數據。但有一個疑問是,按微信的說法,后臺若采取和前端一樣的統計口徑,則后臺顯示的閱讀量則可能反而增加。對此,微信方面未進行回復。
弊病難除:打破產業鏈并不容易
給個鏈接,最快24小時,1000多元至3000多元不等的價格,一篇平平無奇的微信推文就能變10W+的“爆款”。
據了解,不僅是微信平臺,包括新榜、清博大數據在內的新媒體大數據檢測平臺也在研發相關的流量甄別技術。記者注意到,8月7日新榜在官方微信上表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平臺通過“分鐘級監測”和“跨周期比對”兩大技術方案,已確認372個賬號具有明顯的主動“刷閱讀”嫌疑。
一名就職于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刷榜分人工和技術兩種方式,如果平臺技術甄別加強,依靠建立大群發布任務的方式,平臺很難進行辨別。隨著微信監控日趨嚴厲,流量價格也將水漲船高。小到公眾號買粉絲、瀏覽量,大到電影票房造假,“流量崇拜”氛圍所帶來的產業鏈要想在短期內打破可能并不容易。
(原題《微信“剔除虛假數據”?刷流量賣家接單依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