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貝盧斯科尼的米蘭31年:王朝奠基人,永別了他鐘愛的紅黑
一個王朝的淡去,通常是從王朝的奠基人謝世,才被球迷驚覺的。
12日晚,據多家外媒報道,前AC米蘭主席貝盧斯科尼因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引發肺部感染去世,終年86歲。
相形于老貝爭議多多的意大利總理生涯,AC米蘭主席顯然是球迷更加熟悉的標簽。

貝盧斯科尼去世,享年86歲。
從1986年買下球隊,直至2016年轉手中資,31年間奪得大小29個冠軍的紅黑軍團,一舉從假球丑聞后積貧積弱的落魄貴族重返豪門序列。
那個風華絕代的紅黑歲月,注定銘記貝盧斯科尼的締造之功。

貝盧斯科尼締造了米蘭時代。
救急危難,逆轉乾坤
31年1個月24天,這是米蘭貝盧斯科尼時代的精確時長,而這一切的開啟,還要從1980年代初說起。
因為賭球在1980年夏被勒令降級后,紅黑軍團雖然只用1個賽季就重返意甲,但元氣大傷的他們1年后再度降級,雖然1983年他們再度回到意甲,但陣中只有弗朗哥·巴雷西一位明星球員,而降級導致的債務讓他們走到了破產邊緣……
在米蘭蒙難同期,貝盧斯科尼的個人事業卻風生水起,伴隨著他一手創建的菲寧韋斯特集團的電視網絡取得合法資質,資產達到了113億里拉的老貝,已經不滿足在媒體和出版業呼風喚雨——就在1985年12月,一大群米蘭球迷打著橫幅,要求貝盧斯科尼買下俱樂部。
對于一向喜歡出風頭、且商業敏感度異于常人的老貝而言,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次年3月4日,他成為了米蘭隊史第20位主席。

90年代的AC米蘭,成為了許多中國球迷的“初戀”。
他的上任宣言格外拉風:“米蘭是一支球隊,但也是一件商品,一種生活方式。”為讓球迷接受他的前衛觀點,他在米蘭大教堂附近開設了一家時裝店,并開辦了《米蘭加油》隊刊。
僅僅一個賽季,米蘭就完成“脫貧致富”,意甲第5的成績也足夠他們緩口氣。但對于貝盧斯科尼而言,這樣的進步完全不夠。
貝盧斯科尼的第一個驚人之舉,是聘任了“臥龍”薩基——后者雖然剛帶領帕爾馬從意乙升級,但球員生涯不值一書,青年時代的主業是皮鞋推銷。
但薩基強調英式足球的體能、對抗和沖擊力,卻和貝盧斯科尼的想法不謀而合,而他在言談舉止間,也和上司頗有些神似:“我沒踢過職業足球?難道要成為騎手前,你得先是一匹馬?”

也就在這一年,貝盧斯科尼迎來了他的30年搭檔加利亞尼。
后者為他物色球員和主帥,前者則負責埋單與招募。在“加禿”的動議下,米蘭先是從羅馬買來了勤勤懇懇的中場安切洛蒂,又破格從青年隊提拔了名宿之子保羅·馬爾蒂尼,但最重要的簽約,是800萬美元買下古利特,后者的身價,創下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不惟出身,折節下士,貝盧斯科尼為補強球隊,從來不在乎自己的身份是主席還是說客。
為讓范巴斯滕如愿加盟,他不但掏腰包請荷蘭中鋒到米蘭品嘗意大利美食,更在宴會廳親自彈鋼琴,讓尚未成名的前者受寵若驚。

貝盧斯科尼和卡佩羅。
荷蘭雙子星的到來,讓AC米蘭在1988年奪得了9年來的首個意甲冠軍,而伴隨里杰卡爾德從薩拉戈薩來投,湊齊“三劍客”的米蘭,終于在歐洲“收復失地”:1989和1990連續兩年,AC米蘭均加冕歐冠,“紅黑王朝”就此君臨歐洲。
上世紀1990年代初,正是體育賽事直播在全球擴張的年代,伴隨著意甲進入中國球迷視野,縱橫捭闔、球風瀟灑的米蘭,也自然成了諸多中國球迷的“初戀”。

愛插嘴,更愛插手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是任何王朝球隊都難以逃脫的周期律,上世紀末的米蘭不幸印證了這一點。
盡管在1996年和1999年兩度奪冠,但球隊的下滑卻是不爭事實。手拿把攥的歐冠戰場,紅黑逐漸退潮;而1996-1997賽季面對尤文圖斯的1比6慘敗,以及薩基和卡佩羅兩代功勛主帥的救火失敗,AC米蘭又到了必須轉型的當口。
這一次,操舵的貝盧斯科尼,以高度干預球隊的方式,成功完成了“二次創業”。
盡管在財力投入上,AC米蘭已經不像當年那樣大手大腳,但加利亞尼與其團隊的經驗和人脈,仍然保證了紅黑軍團能在球星爭奪戰中不斷勝出。

貝盧斯科尼和安切洛蒂(左)與馬爾蒂尼(右)。
單論陣容豪華程度,新世紀初的米蘭仍然星光四射:兩位金球獎得主舍甫琴科和卡卡,四星藍衫軍成員內斯塔、皮爾洛、加圖索和因扎吉,短暫逗留的羅納爾多、斯塔姆、里瓦爾多等人,甚至只能是配角。
除去球隊精確控制成本的大前提外,貝盧斯科尼不斷親自下場干預球隊用人甚至戰術,也成了這一年代球隊的鮮明特色。
“無論何時何地,AC米蘭必須要打雙前鋒”“我簽了4個10號,就是要他們都上場”……彼時的米蘭,至少在表面上忠實執行了老貝的訓示,無他,坐在教練席上的,是本澤馬之前的初代背鍋之王——安切洛蒂。
深諳主席脾性的安帥,面對主席指示如何“陽奉陰違”,仍是球迷津津樂道的往事:雙前鋒?沒問題,打前腰的卡卡、托馬森和里瓦爾多,都是前鋒。4個10號?沒問題,一個打前腰,一個打前鋒,剩下兩個踢中場……

貝盧斯科尼和大羅。
比起2003年和2007年兩座歐冠,主席和主帥之間斗智斗勇催生的“圣誕樹”陣型,或許才是這一時期紅黑軍團對世界足壇的最大貢獻。
在2005年大熱倒灶的“伊斯坦布爾奇跡”后,君子報仇兩年不晚的米蘭,在2007年的雅典,2比1擊敗苦主利物浦,重奪大耳杯。
這,也是貝盧斯科尼主席生涯最后一次君臨歐洲。
此后的米蘭,則是新球迷最為熟悉的紅黑:雖然還能招徠小羅、伊布、貝克漢姆等超巨助陣,但主心骨來了又走,主帥走馬燈輪換的紅黑軍團,正如日漸老去的貝盧斯科尼一樣,對稱霸喪失了野心,專注免簽和混日子……
“在過去六年里,他只是緊緊抓住了自己的玩具,卻沒有考慮過一切都在流逝的現實。他不再是那個讓球隊從意乙復活的貝盧斯科尼了。”米蘭終身球迷費德里科·梅納斯的評價,痛心而錐心。

貝盧斯科尼和波利。
放手,但放不下掛念
“我已經深刻認識到,如今要想打造世界級豪門,所需要的資金真不是一個家族能支撐的了。”2017年4月,伴隨著圣西羅南看臺個人Tifo緩緩降下,曠日持久的貝盧斯科尼時代,就此在米蘭謝幕。
盡管在人生多個角色上,貝盧斯科尼注定爭議終生,但身為米蘭主席,貝總絕對堪稱楷模。
也難怪哪怕最挑剔米蘭新世紀一度沉淪的球迷,也放下了對貝總的成見。在2016年11月米蘭德比中,球迷們打在巨幅上的字句非常簡單,但卻飽含深情——“謝你,貝盧斯科尼。”
遺憾的是,縱然米蘭球迷對貝盧斯科尼感激有加,王朝雄厚的積淀,在經濟危機面前格外脆弱,就如同貝總每況愈下的健康和專注度。

貝盧斯科尼和因扎吉。
而在中資入駐之前,米蘭已經連續多年靠出售當家球星為生,而更多出現在前臺的是另一個貝盧斯科尼——他的女兒芭芭拉。
不過退出米蘭,但絕不意味著“退圈”,告別圣西羅后,貝盧斯科尼和加利亞尼又聯手收購蒙扎,并讓這支小球隊如愿升入意甲。然而,他最念茲在茲的,還是主席生涯的起源之地。
“圣西羅可以用作其他用途,但推倒它重建另一座球場的想法是荒謬的”“總有一天,我會把米蘭買回來”……不管是逞口舌之快,還是真心實意,三句話不離米蘭,始終是貝盧斯科尼面對記者時的本色。
正如他告別米蘭時,親筆信的最后一句:
“就算今天我離開了這里,不帶走一片云彩,但我也永遠會是AC米蘭的頭號粉絲,在我孩提時期,我的父親教會我要熱愛這支球隊,這個夢想我們最終一道實現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