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PO周報|近十三年最大巨無霸周五過會,神舟飛船供應商等十新股本周申購

巨無霸IPO先正達將于本周五過會。
6月9日,上交所公告稱,先正達募集資金650億元,有望成為A股近13年來最大IPO,前高為2010年7月上市的農業銀行,首發募資685億元,是迄今為止A股史上最大規模IPO。
此外,本周也將迎來超級打新周。澎湃新聞根據Wind及公開信息梳理統計,本周(6月12日-6月16日)共有10只A股新股網上申購,與上周(6月5日-6月9日)持平,新股中不僅有全球知名家居品牌,還有神舟飛船系列供應商。
上周A股IPO市場閃現多個亮點。證監會同意華虹半導體(01347.HK)科創板IPO注冊申請,華虹半導體的180億元募資額有望或成年內最大規模、科創板第三大規模IPO;“年內第三高價”新股西山科技(688576.SH)也于上周上市,按盤中最高價算,中一簽最高盈利3.26萬元;而另一只上市的百元新股雙元科技(688623.SH)則在首日破發,按收盤價計算,中一簽虧損1.2萬元。此外,隨著易實精密(836221.BJ)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00家。
在上市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A股共有12家企業已在網上發行股份,融資金額為101.17元,目前,僅創業板1家企業已公布掛牌計劃;港股本周也有1家企業擬上市。上周,共計8家企業掛牌上市,均為A股,融資總額共計158.576億元。

一,本周新股申購
本周共有10只新股申購,其中創業板5只,為致歐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致歐科技”,301376.SZ)、重慶溯聯塑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溯聯股份”,301397.SZ)、廣東廣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康生化”,300804.SZ)、無錫錫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錫南科技”,301170.SZ)、浙江美碩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碩科技”,301295.SZ);科創板5只,為江西國科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科軍工”,688543.SH)、廣州安凱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凱微”,688620.SH)、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豐科技”,688629.SH)、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萊斯信息”,688631.SH)、常州時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時創能源”,688429.SH)。

具體來看,據華金證券,致歐科技主要從事自有品牌家居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家具系列、家居系列、庭院系列、寵物系列等品類,是全球知名的互聯網家居品牌商。公司得益于亞馬遜平臺的流量優勢以及雙方合作的持續深化,2022年公司的相關收入已達36.36億元,且據Marketplace Pulse統計,公司多款產品常年位列亞馬遜等第三方電商平臺暢銷榜前列,成為全球知名的互聯網家居品牌商。
根據業務模式的相似性,選取安克創新為致歐科技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可比公司的收入規模為142.51億元,可比PE-TTM為24.06X,銷售毛利率為38.73%;相較而言,致歐科技營收規模及毛利率水平均未及可比公司。
據國泰君安,溯聯股份是國內汽車用塑料流體管路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掌握多項快速接頭核心技術并可自主生產,產品性價比優勢顯著,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雙輪驅動。
溯聯股份所在行業“C36汽車制造業”近一個月(截至2023年6月5日)靜態市盈率為24.58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擇凌云股份(600480.SH)、鵬翎股份(300375.SZ)、川環科技(300547.SZ)、標榜股份(301181.SZ)作為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5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28.22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18.08倍和14.09倍。
據華金證券,廣康生化為從事農藥原藥、中間體、制劑的企業,已形成殺蟲劑、殺菌劑及除草劑三大系列的多產品矩陣。公司通過自研掌握了大部分生產原藥產品關鍵中間體的生產合成技術,打通中間體-農藥-制劑全鏈路。根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數據,公司在聯苯肼酯領域產能位居全國第一位;在萎銹靈領域產量居全球第一;在噻呋酰胺領域產能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在乙氧呋草黃領域產能居全國第二;在高效氯氰菊酯(含原藥和母液)產能居全國第三;同時,公司系全球范圍內除ADAMA外生產克菌丹原藥最大的企業、國內最大的克菌丹原藥生產企業。2022年,公司入圍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農藥行業銷售百強榜,位居第88名。
綜合考慮業務與產品類型等方面,選取貝斯美、中旗股份、先達股份、蘇利股份、中農聯合、豐山集團為廣康生化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平均收入規模為22.76億元,可比PE-TTM(算術平均)為22.60X,銷售毛利率為25.17%;相較而言,廣康生化營收規模低于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高于行業平均。
據國泰君安,錫南科技是渦輪增壓器精密壓氣機殼核心供應商,掌握鋁合金鑄造等關鍵工藝技術,與世界級Tire1廠商蓋瑞特等長期良好合作,終端應用廣泛。近年來公司同步開拓新能源行業電機殼、變速箱殼等汽車輕量化新產品,打造業績第二增長點。
錫南科技所在行業“C36汽車制造業”近一個月(截至6月5日)靜態市盈率為24.58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擇旭升集團(603305.SH)、愛柯迪(600933.SH)、蠡湖股份(300694.SZ)、貝斯特(300580.SZ)、科華控股(603161.SH)、華培動力(603121.SH)作為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5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33.92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23.12倍和17.56倍(均剔除華培動力和科華控股)。
據華金證券,美碩科技深耕繼電器類控制件及其衍生執行件十五年,主要產品包括通用繼電器、汽車繼電器、流體電磁閥和磁保持繼電器。公司已與美的建立起深度黏性,對其在繼電器領域的供應份額常年超40%;以家電作為基本盤,公司在家電類通用繼電器的市場份額位列浙江省2019-2020年的第一。
綜合考慮業務與產品類型等方面,選取宏發股份、三友聯眾、航天電器為美碩科技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平均收入規模為65.35億元,可比PE-TTM(算術平均)為36.24X,銷售毛利率為28.04%;相較而言,美碩科技營收規模和毛利率水平均低于行業平均。
據華金證券,國科軍工是國內少數同時覆蓋導彈固體發動機動力模塊與彈藥裝備兩大軍品市場、且處于領先水平的科研生產企業之一。截至目前,公司多款產品已應用于我軍現役多型號導彈及火箭彈。同時,公司圍繞彈藥裝備領域也建立了自有技術體系,目前是我軍首型某類火箭彈近炸引信等多款行業首創產品的承制生產單位。此外,公司是炮射防雹增雨彈產品國內僅有的四家定點生產企業之一。
據國泰君安,安凱微是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智能SoC芯片設計企業,產品IP自主可控程度高,2021年獲中國半導體行業IC設計專利第13名。物聯網、人工智能和電子終端普及帶動SoC芯片體系創新升級,“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為國產SoC設計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安凱微所在行業“C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近一個月(截至2023年6月6日)靜態市盈率為33.74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擇富瀚微(300613.SZ)、北京君正(300223.SZ)、國科微(300672.SZ)、全志科技(300458.SZ)作為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6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79.03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48.04倍和35.19倍。
據華金證券,華豐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光、電連接器及線纜組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華豐科技是中國防務連接產品核心供應商之一,且為該領域少數具備系統級產品供應能力的國產廠商。公司具備航天科工、中國電科、中國兵工等防務龍頭企業的供貨資格,曾先后為“神舟一號”飛船、“神舟十四號”飛船系統進行產品配套,其中航天服上的連接器為公司獨家生產。此外,公司自研5G數據中心用高速背板連接器打破國外壟斷,56Gbps產品進入華為供應鏈并成為國內兩大主供之一,112Gbps產品有望追趕國際龍頭。
綜合考慮業務與產品類型等方面,選取中航光電、航天電器、永貴電器、意華股份、瑞可達、徠木股份為華豐科技的可比上市公司;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行業平均收入規模為51.56億元,可比PE-TTM(算術平均)為40.15X,銷售毛利率為28.45%;相較而言,華豐科技營收規模低于行業平均,銷售毛利率水平略高于行業平均。
據國泰君安,萊斯信息是國內領先的民用指揮信息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內民航空管系統領域的龍頭企業,產品與技術打破國際壟斷。全國空管體系共44個空管用戶,其中35個空管用戶使用公司提供的自動化系統,系統覆蓋率達80%。公司積極拓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城市治理業務,城市治理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為公司帶來新機遇。
萊斯信息所在行業“I6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近一個月(截至2023年6月8日)靜態市盈率為70.84倍。根據招股意向書披露,選擇川大智勝(002253.SZ)、銀江技術(300020.SZ)、浙大網新(600797.SH)、信息發展(300469.SZ)、中科通達(688038.SH)作為可比公司。截至2023年6月8日,可比公司對應2022年平均PE(LYR)為88.60倍,對應2023和2024年Wind一致預測平均PE分別為50.60倍和40.34倍(均剔除負值和極端值)。
據華金證券,時創能源是中國最早進入光伏濕制程輔助品市場的企業之一,目前已成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2021年公司對全球出貨量前五大光伏電池組件和電池企業已實現全面覆蓋。公司目前的主要競爭對手均為非上市公司,疊加濕制程輔助品市場由于較高的技術壁壘,競爭格局相對良好。此外,公司積極探索利用邊皮料生產光伏半片電池的制造工藝,為營收增長提供新驅動力。
根據主營業務的相似性,在光伏濕制程輔助品領域選取安集科技、上海新陽,在光伏設備領域選取捷佳偉創、邁為股份、金辰股份,以及在光伏電池領域選取通威股份、愛旭股份為時創能源的可比上市公司;然而,由于在主營結構上差異較大,時創能源與上述企業的可比性或相對有限。從上述可比公司來看,2022年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規模為274.11億元,銷售毛利率為33.07%;相較而言,公司營收規模和毛利率未及同業可比公司均值。
二,本周新股上市
截至6月11日,A股共有1只股票已公布上市計劃,為創業板的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王科技”,301355.SZ)于本周一(6月12日)上市。

此外,A股仍有11家已在網上發行的企業,尚未公布上市日期。
上周共有8只新股上市,其中創業板3只,為廣州新萊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萊福”,301323.SZ)、天鍵電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鍵股份”,301383.SZ)、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豪江智能”,301320.SZ);科創板4只,為北京天瑪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瑪智控”,688570.SH)、重慶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山科技”,688576.SH)、浙江雙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元科技”,688623.SH)、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阿特斯”,688472.SH);北交所1只,為江蘇易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易實精密”,836221.BJ)。
其中,隨著易實精密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00家,較去年同期實現數量翻番。北交所數據顯示,北交所的2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2700億元,平均市盈率約18倍,累計公發融資超400億元,平均每家融資2億元。
三,上周A股IPO上會
發審委審核方面,上周共有11家企業首發過會,均獲得通過。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出現了一家“臨陣脫逃”的IPO企業。原計劃于6月5日上會的無錫硅動力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6月2日撤回了IPO申請。

上周共有1家企業終止IPO,為滬市主板的舒普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止審查后,主動撤回IPO材料。

四,港股最新動態
本周,港股科笛集團計劃在本周一上市(6月12日),此外,未有新股在招股中。
上周,港股有2家企業通過聆訊,分別為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倫博泰”)、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藥師幫”)。

其中,科倫博泰是科倫系第三家擬上市公司,除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倫藥業”,002422.SZ)外,兩個月前,科倫藥業另一控股子公司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川寧生物”,301301.SZ)剛剛登陸創業板。據了解,科倫博泰于今年2月24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僅用3個多月的時間就通過聆訊。
科倫博泰目前尚無藥品上市,但是在上市前融資時,投后估值已經達100億元。
藥師幫為中國院外醫藥產業最大的B2B醫藥電商平臺,但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仍未實現正向盈利。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藥師幫累計虧損超過27億元。
上周,還有兩家企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書,分別為西銳飛機有限公司、廣聯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均為首次遞交申請書。
五,投融資大事記
1,6月9日,本土工業軟件公司UDS宣布完成總額1.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資金將全部用于加大研發投入和全國性營銷網絡體系的建設。本輪投資方為國資張江科投,上海科創基金,銀河源匯投資,青島國鑄資本和老股東深圳哲靈乾成資本。
2,6月9日,河南恒創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創精密”)完成數億元B輪投資,本輪投資由同創偉業和中金資本聯合領投,中信建投資本、日出安盛資本和中原聯創等機構跟投,融資將主要用于公司生產設備投入、技術投入。
3,6月5日,江蘇鑫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鑫華半導體”)完成10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中車轉型基金、建信投資、浦東科創、成都科創、元禾厚望、御海資本、泓生資本等知名機構。
公司主要業務為半導體產業用電子級多晶硅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實現電子級多晶硅量產且全尺寸覆蓋的企業。2022年,旗下內蒙古鑫華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將于2023年底建成投產。
4,6月5日,英諾湖醫藥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A1輪融資,由藥明生物產業基金、和達基金、中博聚力基金等共同投資。
英諾湖醫藥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臨床試驗階段的專注于腫瘤與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以自主差異化創新為驅動,建有大小分子及ADC創新藥自研體系,已有兩個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包括安全性優異并且已經顯示有積極臨床療效信號的A2aR抑制劑治療晚期實體瘤項目。
5,6月5日消息,廣東領存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簡稱“領存集成電路”)近日宣布完成2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圳市投控東海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國內首家全自動化閃存芯片測試生產線建設。領存集成電路是領存技術為落地全自動化芯片檢測、芯片封裝而設立的全資子公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