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浦東、徐匯等9區檔案館新館將陸續上新:更現代、更智能
在“十四五”期間,上海有一批現代化、智能化的檔案館新館將陸續建成,涉及浦東、徐匯、長寧、虹口、黃浦、靜安、寶山、嘉定、松江。6月11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檔案局獲悉了上述消息。
此前在“十三五”期間,普陀、楊浦、閔行、金山、青浦、奉賢、崇明等一批檔案館新館已建成啟用。
上海市檔案館新館也于2021年建成并向公眾開放,位于浦東新區花木地區。作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新館占地面積40000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1000余平方米,一期建成106000平方米。這里儲存保管著525萬卷(件)珍貴檔案,集檔案儲存保護、公共查閱服務、展覽教育、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身,成為面向上海市民的一座互動開放的“城市記憶空間”。

浦東新區檔案館新建檔案庫房效果圖。 本文圖片均為“檔案春秋”微信號 圖
浦東新區檔案館庫房預計于2023年底建成,鄰近惠南鎮大學城,靠近地鐵16號線惠南東站,占地面積2019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65200平方米。地上部分以4層和10層建筑相結合,平面布局呈“L”形,外立面創意于中國古典竹簡和花紋印章,彰顯檔案文化與歷史傳承。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在現行接收標準下,可滿足未來25-30年左右的檔案進館需求。

徐匯區檔案館新館效果圖
徐匯區檔案館新館預計于2023年底建成,位于徐家匯街區,占地面積158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682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7層,突出“三大功能”,即民生服務功能、公共文化功能和核心庫房功能。規劃中的新“徐匯記憶”展廳,將形成與徐家匯源各景點、各博物館、名人舊居等相錯位的定位,對徐匯的歷史文化、發展變革進行全面展示。

嘉定區檔案館新館效果圖
長寧區檔案館新館預計于2024年建成,位于長寧區天山街區,近地鐵2號線婁山關路站。區檔案館新館和周家橋社區文化中心合為一個建筑綜合體,其中新館建筑面積8850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建筑以“收納的檔案,聚合的市民”為理念,擬將項目打造成集“城市客廳、鄰里花園、開放共享、檔案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服務綜合體。
虹口區檔案館新館預計于2024年年中建成,坐落于彩虹灣公共服務中心,占地面積約5723平方米。新館總建筑面積6600余平方米,位列建筑群地下一層、地下二層,北樓一樓和四樓、南樓三樓和六樓。新館以“歷史記憶的殿堂、培元鑄魂的根脈”為定位,展廳將以“虹口緣起”“睜眼看世界”“初心之地”等六大板塊,向觀眾展示虹口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紅色基因傳承。
黃浦區檔案館臨港庫房預計于2023年11月建成,位于浦東新區泥城鎮,地處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建筑面積7403平方米,共5層。庫房主體外墻采用具有特殊文化氣息的窯變薄陶磚,立面附帶不同肌理,體現檔案的文化屬性和歷史沉淀。庫房建設中把安全保管、節能環保、智能管理融入其中,預計庫房容量可達105萬卷。
靜安區檔案館于2023年6月建成并向公眾開放,位于靈石路與平型關路口,以“城市新景窗”為設計理念。占地面積731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200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8層。內部設計采用折疊嵌套的方式,多個跨層挑空的公共空間,將建筑內部豐富多彩的公共活動向城市傳達,打破封閉式街區的城市邊界,讓市民充分享受優質公共文化服務。
寶山區檔案館新館預計于2025年1月建成,位于寶山區楊行鎮,占地面積131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595平方米。新館以“開放、融合”為服務理念,注重功能性和公共性的協調融合,創造不同層次的空間需求,與城市文化形成更好的融合,讓檔案文化更加親民,力求把新館建設成為“五位一體”的市級一類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寶山地區文化新地標。
嘉定區檔案館新館預計于2023年6月底建成,位于滬嘉高速嘉定入城口處,占地面積664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4319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2層。建筑造型上基于“冊”的概念,隱喻了檔案和紙張的意象,立面肌理以豎向線條為主,體現了嘉定獨特的竹刻藝術。作為一個集觀看展覽、讀檔學史、聆聽講座、文化社交于一體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將打造成為嘉定文化新品牌,樹立嘉定文化新地標。
松江區檔案館新館預計于2024年9月建成,位于松江區中山街道,占地面積1022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4層。新館以“方圓之地”“文山書海·卷帙浩繁”為設計理念,建成“上海水平、松江特色、與松江新城相匹配、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相媲美”的公共服務型國家綜合檔案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