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泰特呈現百年前的魏瑪藝術,看“魔幻現實主義”的混亂與頹廢
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國覆滅后建立了“德意志國”,因其施行《魏瑪憲法》而被后世稱為魏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這是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制政體,但一戰遺留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混亂狀況并未得到改善,全球性的大蕭條更是使國家瀕臨崩潰,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趁機奪權。
目前,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舉辦為期一年展覽“德國魏瑪藝術1919-33年”,重現了百年前的魏瑪藝術實踐,在戰爭之間探索特殊背景下的德國藝術。展覽展出約70幅作品。在當時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德國藝術表現出的焦慮、混亂的“魔幻現實主義”現象。在藝術評論家喬納森·瓊斯看來,被納粹譴責為“墮落”的藝術家確實陶醉于墮落和墮落之中,他們在作品中的表達,仍舊令人震驚。

在喬治·格羅斯于20世紀30年代勾勒出的自畫像中,他正準備在工作室里畫一個模特。當時,她正做著她的頭發,背對著他和我們,除了一半覆蓋她的臀部的半透明綠色外,裸露著肌膚,穿著著長襪和鞋子。而喬治則是咧嘴笑著,擠壓著油畫顏料管。一個破布從他的口袋里探出,懸掛在外,就像是手淫的沖刺階段,顯得多么的墮落。
我所認為的就是這樣的。在1937年,格羅茲與泰特現代美術館的許多藝術家一樣,經常驚人地向人們展示著20世紀早期的德國藝術。他的作品也被納粹在慕尼黑展覽“Entartete Kunst(墮落藝術)”中嘲笑和侮辱。此次的“魔幻現實主義”是一個具有展覽深度的展覽,免費向大眾開放,配有學術文本,揭示了納粹對德國現代藝術的恐懼。墮落藝術展今天被人們記住只因其是對現代主義的攻擊。然而,這是一種誤解。納粹稱之為現代藝術墮落的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的前衛作品真的讓人陶醉在墮落、頹廢之中。這種藝術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肉欲的,即使在今天,仍然令人震驚。
奧托·迪克斯(Otto Dix)于1922年創作的水彩《Lustmord(Lust Murder)》描繪了一個奴隸般的開膛手杰克,他伸出舌頭,仿佛是被他殺死的女人所威脅著。藝術家欣賞著女尸的輪廓。迪克斯是真正的兇手,因為他在創造這個場景時,畫筆揮之不去,血跡斑斑。

這不是展廳中唯一的“欲望謀殺”,迪克斯的蝕刻作品顯示了瘋狂的兇手被肢解的身體各部位所包圍著。由魯道夫·施萊希特(Rudolf Schlichter)于1924年所繪制的畫作令人毛骨悚然,描繪了這位藝術家坐著并思考著,而此時,天花板上吊著兩個死去的女人。

是什么讓這些藝術家的想象力下降了?迪克斯的早期作品讓我們想起了他們忍受的恐怖。在1915年,當他畫其指揮官Bruno Alexander Roscher的肖像時,他還是西部戰線上的機槍手。肖像中,Roscher的臉就像是粉紅色的肉塊,從他的獎牌制服中探出來。
迪克斯從脫離戰爭后帶著脆弱的肉體和可怕的感覺。他在出版的《戰爭》組畫中記錄了在可怕的戰爭中看到的東西,包括了蠕蟲出沒的頭骨和帶刺鐵絲網的尸體。他的性暴力圖像可以被理解為創傷后的惡夢。
格羅茲也在自己的繪畫中混淆了戰爭與平民生活、性與死等,這明顯表達在其1916年的繪畫作品《自殺(Suicide)》中。當一個年輕人在街上死去時,一個妓女在窗戶上舉起一朵花。城市的夜晚被性和血的紅色所點亮。凹凸不平的立體構圖將元素碎片旋轉而下,現實已被吹散,死亡也已毒害了欲望。

愛神和死神的混合,性與死,塑造了藝術和文學的頹廢形象,至少自1857年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出版他的《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詩集以來是這樣的。魏瑪共和國,一個成立于1919年的剛剛起步的德國民主國家,被經濟災難和希特勒的侵略所破壞,長期以來一直被描繪為頹廢。魔幻現實主義也無助于推翻歌舞表演形象,他們甚至還有一個部分名為“Cabaret(卡巴萊歌舞表演)“。然而,感性的,挑逗性藝術的魏瑪爵士樂充滿了自由與可能性,同時,還伴隨著墮落和黑暗。

展廳中最大的發現無疑是珍妮·瑪蒙(Jeanne Mammen)。她的魏瑪女性形象是解放和享樂主義者。在她創作于1929年水彩畫“《Boring Dolls》中,兩個有著光滑短發的女性正在休息室內吸著煙,做著白日夢;而在她于1930年創作的作品《Free Room》中,妓女則被描繪成挑釁的職業女性。
策展人將她的畫作視為展覽中對男性藝術家的反擊,但在我看來,她的作品與迪克斯有很多共同之處。在作品《馬戲團》,迪克斯的一系列版畫中,展現了性別流動性充斥著一個奇妙的,夢幻般的性實驗游樂場。獅子馴獸師是部分男人,部分女人和部分野獸。她舉起一條鞭子,就像是瞄準馬戲團里的動物那樣瞄準著觀看圖像的觀眾。水手和性工作者,雜技演員和音樂家都充斥在這種迷人的肉質藝術中。

“魔幻現實主義”是由一位魏瑪的文藝評論家(弗朗茨·羅(Franz Roh))創造的,旨在描述這些豐富而奇特,真實與奇妙的融合。這是一個很好的術語,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藝術史傾向于用冷酷的技術語言粉碎這種原始體裁。


這正是泰特現代美術館收藏所需要展示的作品,通過藝術和歷史進行真正的啟蒙之旅。這里展示的過去,但又感覺是展示我們的現在,而這里的藝術為一個瘋狂的世界舉起了瘋狂的鏡子。
展覽“魔幻現實主義:德國魏瑪藝術1919-33年”正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展至2019年7月14日。(作者系衛報評論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