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沉迷于測性格、測愛情?遺憾的是,這并不能定義你是誰
白羊座,月亮星座天蝎、上升星座金牛,MBTI測試是ENFJ,九型人格中的二型人格。
這是25歲的胡安妮塔·埃爾南德斯的性格速寫。
她的自我探知之路是從占星術開始的,然后又接觸了九型人格學等一系列測試。
就像醫學診斷可以解釋病癥一樣,埃爾南德斯認為人格測試可以解答“她為什么是這樣的人”。她將“自卑、可靠、戀家”等關鍵詞作為她的人格標簽。當埃爾南德斯遇到新朋友時,她認為僅僅通過這些關鍵詞,就可以讓對方快速了解自己。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試圖搞清楚自己的思想和內在,不斷出現的測試工具已經幫助人們進行了充分的自我分類和自我定義。
然而,這些評估、識別和測試只能反映一個側面,一種固定的人格類型并不能定義你是誰。測試的結果合理嗎?我們能借此真正了解自己嗎?這些問題都有待考量。

01
對自我認知的追求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思想、個性和動機。“認識你自己”這一古老公理甚至可以追溯至古希臘。在當代,精神分析的興起、對心理醫生的信任是一種強烈的“文化提示”,它激勵人們走向自省。
美國的人格測試始于1917年。心理學家伍德沃斯編制了第一個具有現代化意義的人格問卷,當時是針對一戰士兵的評估,目的是識別那些可能對敵人的炮火產生消極反應的人。
在此之后的一個世紀內,出現了數百種評估和分類系統。從情商到性格到職業,萬物皆可測試。
沃希托浸會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珍妮弗·費亞德表示,現在如此泛濫的所謂“人格測試”絕對是垃圾,它們是隨機得出的結果,沒有任何意義。

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的營銷學教授蘭迪·斯坦恩則認為,糟糕的設計正是人格測試的一個特點,而非缺陷。
斯坦恩發現,問題越混亂,受訪者對測試的看法就越“深刻”。問題和結果越“脫節”,它似乎就越在了解你的底層內涵。如果一個人格測試的問題有多種解讀方式,那么測試者就會自我欺騙,認為測試是在挖掘自己未曾考慮過的深層問題。
當然,在現實中,人格測試的結果與自我評估的結果總不會是截然不同的,除非測試設計得太差,或者你的回答不實。
但生活如同一團馬賽克,貼滿了各種經歷和情緒,很難用一個標簽就定義一個人的存在。人格測試將一些復雜的表現打上一個簡單的印記,旨在吸引那些想對自我進行簡單歸類的人。
許多“人格”或者“星座”的描述都是模糊、寬泛的,這很容易讓人產生認同感。但實際上,任何讀到這段模糊性解釋的人都可以從中產生共鳴。沒有什么針對性。

02
人格類型促進改變
不過,“被看見、被了解”的這種感覺,正是人們所渴求的。
通過人格測試得到的驗證可以激發人們的改變。了解你在特定關系中的依戀模式可以解釋你為什么粘人或者疏離,從而照亮你前進的路。而且,做一次人格測試總比找心理醫生更加省時省力省錢吧?
心理學副教授費亞徳表示,依戀模式是解釋不同關系的有效工具。但是,當我們沉浸于某種分類時,我們就有可能用這些人格類型來為自己的不良行為辯護。
比如,內向的人可能覺得他們的人格類型就是避免社會接觸的,這沒什么問題。費亞徳表示,這種人格關鍵詞會讓人們對自己性格的缺陷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要保持自己與關鍵詞的統一。
費亞徳表示,一些喜歡人格測試的人在遇到人際關系問題或者挑戰時,他們就會用“這就是我的人格類型”等諸如此類話來進行回應。這些回答就好比“我不需要自我審視和改變,也不需要做出任何讓步,因為我的人格類型就是這樣的。”
這簡直是一塊“免死金牌”。而這種現象顯然可能產生危害。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如此。例如,九型人格愛好者珍娜·德威特就把人格類型視為個人發展的一種手段。
她沒有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人格缺陷上,而是通過自己的人格類型來了解自我驅動和成長的特質,從而發揮自己的優勢。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她也沒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愛和歸屬感。
也許我們并不是對自己個性最準確的判斷者,我們低估了別人對自己的了解,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許我們潛意識里愿意接受的,正是基于長期以來的自我認知。
因此,“人格類型”只是給混亂的自己貼了個簡單的標簽,它并不能代表全部。

編譯/徐昭 排版/阿桃 監制/April
原標題:《沉迷于測性格、測愛情?遺憾的是,這并不能定義你是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