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事|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正式揭牌,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3年6月5日上午,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揭牌。當天,“擷英集萃 繼往開來——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開幕,該展覽以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歷史為主線,講述了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前世今生”。國家自然博物館供圖
2023年6月5日,國家自然博物館在北京正式揭牌,標志著我國自然博物館發展歷程翻開嶄新一頁。當日,“擷英集萃·繼往開來——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同步揭幕。展覽以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為主線,聚焦72年發展過程中采集、收藏的精品,以及有重大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標本,展出100余件不同時期館藏國內外珍稀的動植物、古生物標本,并通過文字、視頻資料等,集中呈現出自然博物館深厚的科研、文化底蘊和厚重的館藏歷史。

2023年6月6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6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5日,北京,人們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6日,北京,觀眾在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今年1月,位于北京中軸線南段東側、毗鄰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天壇的北京自然博物館,經有關部門批準同意,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自然博物館,代表國家保護、研究、收藏、闡釋和展示自然物以及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自然遺產。

2023年6月6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6日,北京,觀眾在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5日,北京,參觀者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內拍攝展品。新華社 圖

2023年6月5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展出的館藏珍品級標本。IC 圖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4月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59年由故宮博物院內的舊址遷至天橋新址開館,1962年定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它是新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于2008年免費對社會開放。它主要從事地球科學領域、生命科學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現有建筑面積2.3萬余平方米,年接待觀眾達180萬人次。

2023年6月6日,北京,觀眾在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6日,北京,小朋友在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5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展出的館藏珍品級標本。新華社 圖

2023年6月5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展出的顧氏小盜龍化石標本和復原模型。標本發現于我國遼寧建昌,生存年代為約1.2億年前。IC 圖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國家自然博物館在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上取得豐碩成果?,F擁有館藏藏品37萬余件,珍稀標本數量在國內自然博物館中位居首位,如世界上出現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化石、復原全身羽毛顏色的赫氏近鳥龍化石、唯一保存完整的“黃河象”化石等,還收藏許多珍貴的國禮標本。

2023年6月6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6日,北京,小朋友在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6日,北京,觀眾在參觀國家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視覺中國 圖

2023年6月5日,北京,國家自然博物館展出的館藏珍品級標本。IC 圖
博物館基本陳列以生物進化為主線,設有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等常設展覽,每年還推出不同主題的臨時展覽和巡回展覽,先后赴6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巡回展覽,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知名大學、博物館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進行創新性科普項目交流。
(部分文字來源:新華網,國家自然博物館)

2023年6月6日,北京,觀眾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門口拍照留念。視覺中國 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