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人殺海魚后手腫得像饅頭畏寒發高熱,他感染了一種細菌
張老先生殺海魚時被魚鰭扎了一下手,隨后手腫、局部水泡,出現畏寒、高熱等全身癥狀。
6月5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同濟醫院獲悉,該院接診了上述這名患者。院方轉述,張老先生在被魚鰭扎了一下手后,從傷口擠了點血出來,沒當回事繼續干活,到了晚上就感覺傷口處明顯脹痛,手背也有點腫,他就用家里的縫衣針在傷口旁邊扎了幾針,再擠點血出來,想很快會好起來。但沒想到第二天不對了,他的受傷的手越來越腫,疼痛也加重。在家人陪同下,他來到該院就診。
最初,接診醫生考慮手部軟組織感染,因癥狀明顯收治入院,常規應用了廣譜抗生素。但經過一天治療,老人的病情反而發生進展,腫脹部位已經蔓延至肘部,手腫得像個饅頭,還出現了局部水泡,而且出現了畏寒、高熱等全身癥狀,白細胞也明顯升高,因此再次前往醫院急診。
當時,值班外科醫生考慮到可能是一種毒力很強的細菌,再不及時處置,可能隨時出現肢體壞死、敗血癥等可怕后果。于是院方調集感染科、普外科、骨科、創面外科等多學科專家集體進行會診。在病例討論中,大家想到了或是海洋創傷弧菌感染的可能。
考慮到當時患者的患肢已出現張力性水泡、被動活動疼痛、局部膚色改變等危險信號,在征得家屬充分理解后,該院創面外科專家為張老先生負責實施了急診切開減壓、持續負壓引流手術。術后第二天,他的手臂腫脹明顯消退,全身癥狀也好轉了,隨后的基因檢測也證實了海洋創傷弧菌感染。張老先生后續又進行了創面修復的植皮手術,最終康復出院。
該院專家表示,海洋創傷弧菌是存在于海鮮上的一種特殊細菌,毒力強大,一旦感染病情進展迅速,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導致患肢壞死、敗血癥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
如何避免海洋創傷弧菌感染的發生?專家表示,在洗海鮮時應該佩戴手套做好防護,一旦出現扎傷,必須做好局部消毒,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服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傷口周圍出現腫脹等情況,一定要盡快前往醫院就診,切莫像張老先生一樣自行處置。另外,海鮮食品要煮熟食用,若有口咽部潰瘍時不要生食刺身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