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報評地方環保監測數據造假:政府公信力沾染霧霾
房健/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因“對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造假”一事,山西某市相關人員被問責入刑,而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也被約談。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該市去年1月之后的第二次約談,背后折射出履職不力、敷衍整改的問題,令人警醒。
環保整改既是群眾呼聲,也考驗為政擔當。然而,在一些地方,“整改壓力”淪為“造假動力”:將空氣監測站設在公園,把噴霧炮貼身服務監測點,甚至用棉紗堵塞采樣器……這些做法,用盡了心思,卻沒有用對地方。說到底,還是一些地方和單位沒有樹立新發展理念,篤信“只要監測數據好看,政績就漂亮了”。整治空氣霧霾不到位,就會使當地政府公信力沾染“霧霾”。
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污染防治既是歷史使命,也是現實責任。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各部門理應壓實責任,讓環保高壓線永遠帶電,對數據造假者敢于亮劍,才能徹底治理“污染源”,守護好一方綠水青山。
(原題為《豈能在“監測數據上搞整改”》)
責任編輯:張珺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