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子稱被冒名辦信用卡致欠款17萬”續:正進行筆跡司法鑒定

劉女士5月11日查詢的個人信用報告顯示,其稱被冒用身份信息辦的信用卡,當前逾期總額已達17萬多元。
“女子稱被異地冒名辦信用卡致欠款17萬,維權陷入僵局”一事,有了新進展。
5月30日,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的劉女士說,在澎湃新聞報道后,工商銀行貴陽分行工作人員主動聯系她,請她配合做筆跡鑒定,銀行將墊付鑒定費用。目前她已寄送5份筆跡鑒定所需要的材料給銀行,包括自己2012年-2013年間寫的日記等。
對此,工商銀行貴陽分行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筆跡鑒定材料在兩個星期前已經送去司法鑒定機構。鑒定機構稱會在30個工作日內答復,目前鑒定結果尚未出來。等鑒定結果出來,銀行會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解決。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劉女士投訴稱,多年前,她被冒用身份信息在貴陽辦理了工商銀行信用卡,至今該卡欠款本息加滯納金達到17萬余元,已嚴重影響其個人征信。
劉女士稱,除2012年讀高三時通過學校辦了一張工商銀行儲蓄卡外,她從未在工商銀行辦過其他卡。且高三時儲蓄卡是在畢節辦的,也不是在貴陽辦的。也是在當年,她的身份證丟失,掛失后補辦了一張新身份證。
劉女士介紹,她從銀行獲取的相關信用卡資料中登記的學歷、工作單位、電話等信息,均與她本人信息不符。辦卡資料中,有自己曾丟失身份證的復印件。不過,此后她遭遇維權僵局,銀行建議她報警,警方表示需銀行處理。
銀行提供的資料中有“劉女士”的簽名,劉女士稱并非自己所簽。對此,銀監部門工作人員建議劉女士做筆跡鑒定,稱如果非其本人簽名,警方就可以立案。可劉女士稱,她經濟狀況不好,如果銀行愿意承擔字跡鑒定費用,她愿意進行筆跡鑒定。
劉女士介紹,涉事信用卡是在工商銀行貴溪支行網上申請的,在艷山紅支行柜臺拿卡和啟用。澎湃新聞曾致電艷山紅支行、貴溪支行,均被告知無法透露客戶個人信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