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撲爾敏原料藥價瘋漲:廣東有藥企停產,零售端尚未現價格波動
羊城派客戶端8月7日報道,因為原料藥大幅漲價,包括含撲爾敏(馬來酸氯苯那敏)成本在內的部分藥品在遼寧省出現了供應異常。有媒體更曝光該原料藥是由于“經銷商控制”導致漲價,稱目前馬來酸氯苯那敏價格從400元/kg漲到了23300元/kg,足足漲了58倍!
撲爾敏在廣東的供應又是否正常,原料藥漲價的影響有多大,藥企將如何應對?
8月7日,記者從多位藥企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此輪撲爾敏等原料藥漲價是“波及全國范圍的”,而“經銷商控制”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
目前已經有廣東藥企因為生產成本過高及拿不到原料藥,干脆停止生產含該成分的藥品。不過,目前,全省范圍內暫未出現成品藥供應不足及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
原料藥價格暴漲,有藥企已停產
“網上傳的都是真的,撲爾敏原料藥價格就是漲得這么夸張。”廣東某藥企老板吳陽(化名)無奈地記者表示,旗下正好有幾個馬來酸氯苯那敏的生產批文,“從去年10月份起陸續停產,到現在相關的批文全部閑置了?!眳顷栂蛴浾弑硎荆安皇遣幌肷a,是我們壓根拿不到原料藥了?!?/p>
據報道,馬來酸氯苯那敏價格從400元/kg漲到了23300元/kg,足足漲了58倍!而就在今年7月份,還有媒體報道稱,某大型藥企的采購人員透露“馬來酸氯苯那敏原料藥報價從去年底260~280元/公斤漲至1.5萬元/公斤,足足上漲了50倍”,短短一個月,價格從1.5萬又漲至2.3萬,可見馬來酸氯苯那敏在全國范圍內漲價態勢之猛。
實際上,雖然馬來酸氯苯那敏原料藥是小品種,但對應的成品藥都是抗過敏、抗感冒的常見藥。粗略估算,背后涉及幾百億、上千億元的藥品市場容量。記者從原CFDA數據庫查閱發現,目前以馬來酸氯苯那敏直接命名的藥品批文有421個,含馬來酸氯苯那敏成本的藥品批文則有超過2100個。
不過,像吳陽那樣,停止含撲爾敏成分的藥品生產的企業或不在少數。“對于企業而言,利潤少、成本大,生產也不賺錢,有批文不如閑置?!?另一家同樣持有生產批文的某藥企廣州區域負責人李立(化名)向記者表示。
原料藥批文少,經銷商容易抱團提價
至于撲爾敏原料藥為何會大幅漲價?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跟“經銷商控制”確實有很大關系。
原CFDA數據庫顯示,擁有撲爾敏原料藥批文的企業一共有7家,6家國內企業、一家進口企業。但據了解,實際持續保持生產的目前只有兩三家藥企,進口企業占比更很小。去年年底,其中一家企業還因為違規省被藥監局收回了GMP證書。
“漲價一般來說受很多因素影響,環保因素、壟斷因素,但這次壟斷的原因比較大。”李立表示,“就像’炒房團’一樣,一旦經銷商聯合起來抱團,這些藥的價格就會被炒上來?!?/p>
記者注意到,由于審批嚴格,取得原料藥生產資質的藥廠并不多。國家發改委價監局副局長李青曾介紹,我國1500種化學原料藥中,50種原料藥僅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僅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僅3家可以生產。
而考慮到污染壓力大、盈利空間小,真正生產的藥廠數量可能更少。從近年公布的原料藥壟斷案來看,被壟斷原料藥的獲批生產廠家多為個位數,實際投產的往往僅有2~3家。
實際上,這一輪原料藥的漲價不僅僅限于撲爾敏。公開資料顯示,維生素B6價格從每公斤150元上漲到980元,葡甲銨價格由每公斤210元上漲到8000元……原料藥價格翻倍漲讓藥企“叫苦不迭”。
神威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振江曾公開指出“壟斷是這輪原料藥漲價的特點,比如一家原料藥企業收購其他同類企業,然后漲價,或者聯合其他家企業一起漲價?!?/p>
廣東尚未出現供貨供應不足
至于遼寧省部分藥品供貨不足等現象是否會傳導到廣東等省市,記者了解到,今年廣東省藥交中心第一次藥品競價交易中,就包含了美撲偽麻片劑、酚麻美敏片劑等44個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成分的成交品種,目前尚未發現有藥品斷供的公告或者通知。
此外,記者從廣東某連鎖藥店老板了解到,撲爾敏的相關成品藥,在零售端也暫時沒有發現有價格的大幅波動。 “撲爾敏是基礎藥,常用藥,價格也一直便宜親民,目前市面上是有很多替代藥的,不過相比較而言,這些替代藥價格就要高很多”。
有業內人士對于頻頻上漲的原料藥表達了擔憂?!霸纤巸r格漲了,藥企的進貨渠道被控制了,閑置的批文變多,而還在生產的企業,必然要重新調價以轉移成本,長期來看,原料藥上漲肯定又傳導到消費端?!?/p>
面對原料藥壟斷導致的價格瘋漲,近年來,發改委也頻發出手整治。
去年,發改委對于異煙肼片的兩家壟斷藥企,就開出了44億元的罰單。這是自2011年山東復方血利平原料反壟斷調查案件以來,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查處的第六起原料藥市場壟斷案。
從這些查處案件看,原料藥市場的壟斷行為輻射范圍廣、破壞力強,壟斷力通常由上游市場傳導至下游的成品藥市場,嚴重損害整個醫療行業特別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還對外公布了《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征求意見稿),行為指南對經營者在生產銷售短缺藥品和原料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價格違法風險予以提示,并為經營者評估各類價格行為的合法性給予指引。
該征求意見稿指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不得實施獨家交易控制價格;不得通過設定過高的銷售價格或者過低的購買價格等方式,變相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
有業內人士指出,該征求意見稿是一份具有頂層設計意義的、關于原料藥價格整治的文件,施行之后,一方面為制藥全產業鏈的改革奠定價格基礎,制約那些以原料藥漲價為借口進行漲價的制藥企業;另一方面,可以重塑當前原料藥市場的不合理格局,將那些小散亂的不合規經營的壟斷者踢出局。遏制違法漲價、惡意控銷等行為,對穩定藥價、配合醫改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這只是一份指南意見的文件,想要真正發揮作用,后續還有賴于更多打擊壟斷的配套政策與嚴厲處罰的出臺和落地。
(原題為《原料藥價格暴漲58倍!廣東已有企業停產含撲爾敏成分藥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