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筆為橋、共敘友情,“海上花開玉蘭情”中日友好交流會舉行

“海上花開玉蘭情”中日友好交流會舉行。 本文視頻圖片均為 上海市友協 提供
5月19日下午,由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上海日本白玉蘭會共同主辦的“海上花開玉蘭情”——中日友好交流會在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作為上海開展民間對外友好交流的人民團體,這是上海市友協在實行新冠“乙類乙管”政策后第一次在海外舉辦交流活動。中日兩國政治、文化、經貿、科技、教育、新聞等領域近70位嘉賓出席,其中還有從大分、岡山、廣島等地特地趕來的上海市友協的老朋友。

活動合影
此次活動以交流筆會開場,中日兩國八位書法家現場揮毫潑墨,以藝會友,共同完成了八幅書法作品,有祈望美好生活的“花好月圓”、有寄予兩國友好的“海上花開玉蘭情”“情深似海”,有反映民族品格的“海納百川”“開誠相見”等,通過兩國共同文化的交流展示,迅速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中日書法家涵蓋了老中青三代人,象征著中日文化交流得到接續傳遞。
“中日關系歷經50年,有高峰也有低谷,同時需要放眼未來,推動青少年交流,增進日本年輕人對中國的全面了解和認知。”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專務理事中野曉表示。創價學會國際涉外局長長岡良幸則結合多次率團訪華的經歷和協助舞劇《朱鹮》在日本公演的盛況,強調了“文化的力量”和“教育的作用”對增進民眾之間、尤其是青年人之間相互了解和認知的重要性。

中日嘉賓就“友好之路——我經歷的中日民間交流”開展了對話
“我在1978年到北京留學,之后長期在上海工作,對上海有著深刻感情,希望繼續做中日友好的擺渡人。”現場有不少像星屋秀幸這樣曾常年生活在中國的老朋友,他兩次獲得上海白玉蘭獎,并在2014年發起成立了由日本人獲獎者組成的上海日本白玉蘭會,這成為中日民間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多年來就上海對標國際大都市,提升營商環境和綜合競爭力等多次建言獻策。
吳昌碩的曾孫、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執行館長吳越強調了書畫藝術在中日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回憶起2016年初在廣島縣福山市進行友好交流時,突發腦梗無法站立和走動,福山市日中友協會長佐藤明久先生把他從賓館大堂背到出租車上急送醫院,終于化險為夷。“中國人說過命之交,莫過于此,這是我永生難忘的。”吳越對到場的佐藤明久表達了真摯感謝,得到全場的掌聲。

張國恩(右一)向星屋秀幸贈畫。
現場,上海市友協還將吳昌碩第四代傳人張國恩先生在2020年創作的畫作贈送給特殊時期給予上海支持和幫助的日本友好組織和個人,以筆為橋,通過濃濃的墨香來表達對他們的深深謝意,希望中國傳統書畫的美好寓意為中日友好再添薪火。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曾在2020年題字“加油上海”作為對上海的鼓勵。這次,已經99歲高齡的村山富市先生請書法家荒金大琳帶來了題字“謝謝”并現場展示,表達對市友協向其贈畫《醉酒桃實圖》的謝意。
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黃峰表示,去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中日之間首次建立起自貿關系,希望今后兩國能夠在新的起點上再出發,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海峰表示,他們正擴大在日業務布局,更加積極開展中日國際化合作,竭盡所能扮演好兩國文化、商貿往來與發展的大使和橋梁。

景瑩致辭
上海市友協一級巡視員景瑩表示,上海與日本之間的緊密聯系從未減少,上海正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努力為日企日僑在滬投資興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隨著人員流動更加便利頻繁,中日交流合作領域會更廣闊,希望中日兩國友好組織和友好人士繼續發揮中日民間友好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兩國關系發揮積極作用,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