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腫瘤指標升高,是不是患癌了?這種情況下,建議全面檢查
原創 編輯部 Tiger 常笑健康
前不久王阿姨參加單位體檢,竟然發現腫瘤指標CA199升高,達到128U/ml(正常值0-39U/ml)。
王阿姨被腫瘤指標嚇了一跳,結果腹部增強核磁沒有異常。王阿姨還是不放心,又約了穿刺活檢。
一周后病理結果出來,組織沒有異常細胞。王阿姨懸空的心這才放下來!
那么,腫瘤指標到底準不準呢?
什么是腫瘤指標?
腫瘤指標,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判斷有無腫瘤的指標,可能是由腫瘤細胞本身釋放,也可能是機體察覺到腫瘤細胞從而分泌的一類物質。
正因為這個名字有點“嚇人”,造成人們對它的焦慮甚至恐懼,但是不能一概而論。指標超出正常范圍,提示可能患癌,而非一定。
其實,有時沒有癌癥,許多炎癥、感染甚至熬夜、酗酒也會導致腫瘤指標升高。

目前臨床上可以作為早期癌癥篩查的常見腫瘤指標主要有以下幾個:
01
甲胎蛋白(AFP)
關聯疾病:肝癌
參考價值:高,陽性率為為60%-70%
AFP是原發性肝細胞癌最敏感、特異的標志物,血清AFP>400μg/L持續4周,或 200~400μg/L持續5周者,陽性率為60%-70%。

02
癌胚抗原(CEA)
關聯疾病: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
參考價值:一般
CEA是“最廣譜”的腫瘤指標,但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肝炎、直腸息肉、結腸炎等良性病CEA也可升高。

03
糖類抗原125(CA125)
關聯疾病:卵巢癌
參考價值:高,陽性率為80%
CA125是卵巢癌的首選標志物,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標志物,診斷卵巢癌的陽性率為80%。

04
糖類抗原199(CA199)
關聯疾病:胰腺癌
參考價值:高
CA199是診斷胰腺癌的最佳腫瘤指標之一,需注意的是,在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中,CA199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05
糖類抗原153(CA153)
關聯疾病:乳腺癌
參考價值:高,晚期乳腺癌敏感性80%
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但是對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較低,晚期的敏感性為80%。

06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關聯疾病:前列腺癌
參考價值:高,陽性率高于63%
PSA是前列腺癌篩查非常有價值的指標,陽性率高于63%。

腫瘤指標升高了,該怎么辦?
腫瘤指標雖然跟腫瘤有關,它也可以存在于正常組織中,比如組織處于炎癥時。同樣,腫瘤指標在正常范圍內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
比如開頭例子里面的王阿姨最后胃鏡檢查發現糜爛性胃炎,醫生處方了胃藥。一個月后,王阿姨再檢查CA199時,就發現恢復到正常值。
因此大家不必“談癌色變”,重點是要做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措施。腫瘤指標異常時,主要考慮3種情況:輕微超標、明顯增高及癌癥術后增高,分別該如何應對呢?
01
輕微超標:可能存在器官炎癥
即使是輕微的超標,也不能置之不理,有可能是癌癥早期,建議隔一兩個月去醫院進行復檢。
如果持續升高,就要懷疑癌變在發展;如果一直沒有明顯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變,可能是器官炎癥。
02
明顯增高:建議全面檢查
體檢報告中腫瘤指與正常參考值對比,如果有非常明顯的增高,腫瘤的可疑度就會相應增大。對于這種情況,建議做下一步的全面檢查比如CT、B超等。
03
癌癥術后增高:考慮復發可能
癌癥手術后發現腫瘤指標明顯增高,就要考慮復發的可能性,應及時請相關專科醫生進行解讀,做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復發。
雖然腫瘤指標的異常不能直接告訴我們是否得了腫瘤,但是可以起到一定提醒的作用。

如果你是40歲以上的成年人,出現下面的一種情況,建議每年查一次腫瘤指標:
癌癥家族遺傳因素
家族直系親屬中有癌癥,要格外值得警惕,例如一個家庭中的母親或姐妹得過乳腺癌的女人,患乳癌的危險比沒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得多。
病史因素
長期身體某部位有炎癥,要特別當心,尤其是消化系統,比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長期患胃病的人屬于胃癌的高危人群。
生活因素
工作中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物質,或者工作環境污染嚴重,更容易患癌癥。此外,有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的人,如吸煙、酗酒等,也屬于腫瘤的高危人群。
體檢出腫瘤指標升高不可怕,有可能是虛驚一場,最重要是做好診斷和預防措施!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