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三角議題廳·周報︱張江打造國內首個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
5月16日,上海發布《張江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依托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浦東正在張江科學城加快建設國內首個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旨在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加速構建國際數商新生態。

在張江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思路上,《方案》指出要構建數據要素產業發展閉環和開放生態,以上海數據交易所為核心抓手,統籌聯動張江科學城范圍內的數據要素功能平臺和產業園區,打造“一核三園兩港”空間布局,其中“一核”即圍繞上海數據交易所打造數據要素產業核心區。
作為數據要素市場的核心節點,上海數據交易所高效配置數據要素,加速釋放數據紅利,自揭牌以來數據產品累計掛牌數超800個,數據產品交易額超過1億元。上海張江要充分發揮上海數據交易所的鏈接作用與功能,面向全國提供高效便捷、合規安全的數據交易服務,打造國內領先的數據交易基礎設施、國際重要的數據跨境交易樞紐。
在《方案》提出的六大建設任務中,“推動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建設”就是首個重點任務。
《方案》指出要積極參與國家級上海數據交易所建設,推動數據交易機制創新、豐富數據產品供給、搭建功能平臺建設,打造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數據交易樞紐。具體而言,包括完善上海數據交易所交易機制、助力提升數據流通交易活躍度、積極布局數字資產新賽道、支持探索建立數據交易國際版、推動數據要素功能平臺落地等五方面內容。
根據《方案》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張江數據要素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成為全市乃至全國數據流通交易最活躍、數商企業集中度最高、數據產業發展生態最優的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
目前,上海全市數據核心企業已突破1200家,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378億元。到2025年,張江力爭數據要素重點產業加快集聚,數據產業規模保持較快增長,形成10家“鏈主”企業、200家數商企業、40家數據類“專精特新”企業,實現100個創新型、標志性應用場景,數據要素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目前,張江不僅集聚上海數據交易所、浦東軟件園等高能級功能平臺,還擁有全球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在發展數據要素產業上具有功能平臺、科學創新、產業生態等發展優勢。依托上海數據交易所,在政府部門與各類數據服務商的共同努力下,期待上海張江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持續推動數據要素流通、釋放數字紅利,大力培育數商生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探索引領全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上海模式”。
長三角
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統一門戶正式開通
近日,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統一門戶正式開通,將有力推動公共資源要素在區域內的流動和配置。自2022年10月試運行以來,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統一門戶已發布交易信息41萬余條,入庫市場主體達30余萬家,發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交易項目2900余宗,涉及交易金額1200多億元。(來源:解放日報)
經濟
前4月江蘇省對中亞五國進出口增長14.9%
今年1-4月,江蘇省對中亞五國進出口57.8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出口52.1億元、增長14%,進口5.7億元、增長24.7%。(來源:新華日報)
安徽省4月進出口總值為歷史記錄第2位
4月份安徽省進出口697.4億元,為歷史記錄第2位,僅次于2022年7月進出口值,同比增長16.7%。今年前4個月,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71.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5.8%。其中,出口1647.3億元,同比增長21.4%,高于全國同比增幅10.8個百分點。前4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240.5億元,增長2.4%,占50.2%;國有企業進出口673.2億元,增長34.6%,占27.2%。(來源:安徽日報)
一季度江蘇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
一季度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同比增長4.2%。具體來看,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5元,同比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6元,同比增長5.3%。(來源:揚子晚報)
4月安徽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
4月份,安徽經濟運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比3月份加快4.9個百分點,比全國高2.9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股份制企業增長9.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3.8%;私營企業增長11.1%。安徽省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465.5億元,同比增長15.1%,比3月份加快13.4個百分點。 (來源:中安在線)
前4月浙江經濟運行延續向好態勢,消費回暖迅速
前4月,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914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前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1%,與一季度持平。消費市場持續回暖。4月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3億元,同比增長23.7%,比3月提高10.5個百分點。1月至4月,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8.3%、9.8%和4.0%,增速分別加快3.5、3.7和3.0個百分點。(來源:浙江日報)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在浙江開幕
5月16日,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幕、第二十四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啟幕。作為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浙江一向受到外國投資者的青睞。當日下午舉行的浙洽會“投資浙里”高峰論壇上,浙江現場共簽約重點外資項目21個,總投資98.5億美元。本屆浙洽會期間,預計簽約外資項目62個,總投資177.8億美元。(來源:浙江日報)
上海推出28條措施助力中小微企業
為進一步助力中小微企業提質增效、提升抗風險能力,上海市制定并發布《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中小企業是穩定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去年,上海規上中小企業工業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49.4%,中小企業工業出口交貨值占全市32.3%。《若干措施》聚焦中小微企業最關心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等六個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來源:解放日報)
科技
合肥經開區落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金
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金在合肥經開區落地,母基金規模125億元,母子基金總規模不低于300億元。該基金由省財政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成立,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重點投向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促進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與人才鏈等多鏈協同,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來源:安徽日報)
首屆EDA國際研討會(ISEDA 2023)在南京市舉辦
5月9日—11日,首屆EDA國際研討會(ISEDA 2023)在南京市舉辦。作為中國首個EDA領域專業盛會,大會集聚了EDA領域頭部專家院士和企業,主題涵蓋器件和電路級到系統級、從模擬到數字設計以及制造等EDA各領域,為EDA研究和開發從業者架起高效溝通橋梁。(來源:新華日報)
上海再添3個重量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近日,上海再添3個重量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全國唯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揭牌,同時批準籌建上海市空間能源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來源:解放日報)
人才
上海市首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近日,上海市首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初步設置數字技術研究與開發類、數字技術應用類、高端制造類、建設交通類、資源生態類、社會服務類6個賽道,目標培育20支創新創業型團隊,發掘20名優秀創新型工程師和10名優秀創業型工程師。(來源:解放日報)
浙江:到2027年培養25萬數字高技能人才
浙江省計劃到2027年累計開展數字技能培訓100萬人次以上,數字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5萬人以上,把浙江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技能人才集聚地。浙江省提出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7年,力爭數字經濟增加值和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7萬億元和1.6萬億元,實現“雙倍增”。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馬聰系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郭天襄系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
--------
“長三角議事廳”專欄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發起。解讀長三角一體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線調研報告,呈現務實政策建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