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然治愈又一佐證,研究發現鳥鳴聲可釋放心理壓力
愈來愈多實證證據顯示大自然有益心理健康,在綠色戶外空間一小時,就可以降低血壓和皮質醇水平,對憂郁癥患者也有幫助。最近科學家進一步檢視大自然中的常見元素,發現常常接觸鳥類,聆聽鳥鳴聲,就可以舒緩壓力,并改善注意力疲乏癥狀。
先前研究發現,在大自然中步行一小時可以減少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包括在大自然中行走與在城市環境中行走相比,自我報告的反芻思維減少,反芻思維與憂郁癥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有關,并且與反芻思維相關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的一部分活動減少。觀看綠色風景會激發后扣帶皮層,可能有助于調節自然暴露應激反應。
大自然與心理健康的好處已被證實,但科學家還不清楚哪些大自然元素有效,但可以確定其中一種是鳥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找來1,300名參與者,使用名為Urban Mind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每天三次收集有關他們的環境和幸福感資訊,以及生命征兆數據,例如睡眠與空氣品質的主觀評估和位置詳細資訊。
研究人員發現,看到或聽到鳥類與改善心理健康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使考慮到其他可能的解釋,如教育、職業或綠化環境和水的存在,鳥類接觸的影響都特別顯著。如果參與者報告曾在某一時刻看到或聽到鳥類,即使數小時后他們在下一次登入程式時沒有遇到鳥類,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會提高。
此外,聽鳥鳴也可以減輕焦慮和偏執的感覺,發表在《自然》系列期刊《科學報告》上的德國研究發現,僅聽6分鐘鳥鳴聲音可以減少健康參與者的焦慮、憂郁和偏執情緒。
研究人員要求295名線上參與者自我評估他們的情緒狀態并進行認知記憶測試。然后他們被隨機分配鳥鳴聲或交通噪音,再重新測量他們的情緒和認知狀態。結果發現,聽更多樣化的鳥鳴,除了焦慮和偏執情緒顯著減少之外,憂郁癥狀也大幅減輕。而聽少數鳥鳴種類的人則表示焦慮和偏執情緒明顯減少。反之,聽不同的交通噪音會使憂郁狀態癥狀惡化,代表自然的治愈方面確實發揮作用。
另外已知的好處置身于大自然中有利于提高注意力,并減少與生活在壓力大的城市環境中相關的精神疲勞。研究人員稱,如鳥鳴等自然刺激,可能會讓我們產生軟迷戀(Soft fascination),即專注于輕柔迷人的刺激,你不需要花太多精神,還可以為思考留下更多精神空間,結果就是它能吸引注意力,也能重新補充注意力。
2020年發表在《生態經濟學》上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幸福感與人們家園和城鎮周圍的鳥類數量之間存在相關性。研究作者指出,接近14種額外的鳥類就像每月多賺150美元一樣令人滿意。不幸的是,全球因氣候變化與環境破壞,鳥類正在消失中,現在要聽到多樣化的鳥鳴聲可能只能戴上你的耳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