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廚師到博士到高校教師,他說:不順意時,請堅持自己的夢想
這是韓雷收到的一個學生的評價。
他沒考上高中,初中畢業學做廚師,在烹飪學校他感受到了努力的力量,學習上開了竅。后來自考英語本科,并且先后考碩和考博,其間還曾經做過企業管理、高中教師等多種職業,如今他在天津一所高校當老師。
最近韓雷把自己的經歷發在網上,希望激勵更多年輕人,引起很多人共鳴。
韓雷說,“我們不要把擺爛、躺平當成司空見慣,更不能把它當成口頭禪。當我們做了選擇之后,一定要堅持到最后一刻。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也不需要別人的夸贊,它是我們想放棄時義無反顧的堅持。”
學廚過程里他開竅了
明白了刻苦與努力的重要
韓雷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小時候很聽話,但是反應慢一點,學習成績不是很好。1997年初中畢業之后,上了烹飪職業技術學校,想著學一門手藝,至少以后能養家糊口。
韓雷人生的轉折就是發生在烹飪學校。他還記得第一堂課,老師說廚師這行是個勤行,從業人員要做到手勤、眼勤、嘴勤。
起初韓雷并不具備這些素質,尤其是在學習用食材雕刻的時候,更是笨到極致。但是爸爸一句“勤能補拙”深深激勵了他,為了刻好土豆花,他讓爸爸成麻袋買來土豆,一天刻一盆。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交作業的時候,“一個年級上百位同學,我的土豆花跟老師刻的一樣。”在學校內參加比賽刻蘿卜花的時候,雖然蘿卜比土豆還難刻,但他5分鐘能刻出3朵。
韓雷第一次感受到努力的力量。“以前我不知道學習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僅僅停留于表面,后來在烹飪學校練習切土豆片,一個星期切一麻袋土豆,讓我感覺到付出肯定有回報。”

韓雷為了學習食材雕刻付出了很多努力
從那時候開始,他覺得有時候自己真的沒有努力到極限,學習更加刻苦。為了練廚師的大翻勺功夫,甚至導致肌肉拉傷,但他會休息好了繼續練。廚師對體力要求很高,他從那時候開始健身,一直堅持到現在。“最后,我成為我們班里第一個會大翻勺的。為了練習大翻勺,我買來蠶豆放在鍋里練,練好了再加水練。練習大翻勺時,我把抹布沾水放在鍋里,增加難度,最后取得了成功。”
通過這樣的練習,他也琢磨出來了,以前學習不好不是智力有問題,而是原來的學習方法不對。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后,再加上個人的努力,事半功倍。
此后,他愈加努力,一次學不會,就兩次三次學,“印象最深的一次,為了練習拔絲技法,我每天做一個拔絲山芋,半個月后這個拔絲技法已經了熟于心。廚師這個行業很保守,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的拿手菜,不會輕易外傳,為了掌握菜品的口味,我真的去吃過顧客吃剩下的菜,回去慢慢試驗、揣摩,直到做出和師傅一樣的菜。”

韓雷做的菜
烹飪學校畢業后,韓雷到凱悅飯店工作,這里的環境比傳統餐廳好很多,為了提高技術,他還去天津市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進修,那里是當時全國三家設有烹飪專科的學校之一。通過進修,韓雷對烹飪的理解更加深入,“比如魚香肉絲這道菜很多人都會做,但它的真正菜品要求是咸、甜、帶辣、微酸。其實生活不也是如此嗎?因此,我現在遇到高興的事,都要做一道魚香肉絲慶祝一下。另外,吃這道菜的目的也是警醒自己不要忘本,即使再成功,以前的苦和辣都要牢記。”
韓雷在凱悅飯店有了新的見識,他發現那里的廚師和服務員英語都特別嫻熟,就在想自己什么時候也能像他們一樣說英語。父親了解到他的想法之后告訴他自考挺流行,可以試試。韓雷經過反復思考,決定辭去廚師工作,脫產學習商務英語自考本科。在下決心的那個晚上,韓雷流下了淚水,因為他為烹飪付出了很多,這樣放棄真有些舍不得。
自學英語自考本科
進步巨大老師都說不敢相信
2002年11月,他辭職來到天津商業大學,開始自考英語。
起初他的心理落差特別大,因為他是班里年齡最大的,沒上過高中,而且已經21歲,其他同學都是高中畢業。雖然剛開始有點不適應,但他做出選擇就不后悔。
從此,韓雷每天早上6點左右騎車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讀英語,7點到教室上早自習。發音不行,他就玩命聽磁帶,每天固定聽兩個小時,6個月用壞了四五個隨身聽。電影《阿甘正傳》的配音是學習英語的好材料,他聽了72遍,聽到滾瓜爛熟,在背外語單詞時,韓雷也按照這種方式進行。“單詞對于我來說不是零基礎,是‘負數’基礎,那該怎么學習呢?我原來練大翻勺一組練10個,我就將幾十個單詞放在一起,每次背10遍為一組,就這樣慢慢學進去了。半年之后,我們的英語老師直接用英語說了一句,‘I can not believe you,韓雷。’”
這種方法可能有點笨,但是韓雷認為非常適合自己。2004年,韓雷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英語四級考試,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2005年英語自考專科和本科課程全部修完,提前一年拿到畢業證。在這背后有過怎樣的付出,只有韓雷自己清楚。“我一個暑寒假都沒有歇過,唯一休息的時候就是父母的生日和大年初一,其他的時候全都在自習室。”

韓雷的書本上寫滿了筆記
兩次考研成功上岸
給同學們上課收獲了莫大動力
韓雷更加明白天道酬勤,這段學習期間他又受到一些老師的影響,突然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站在講臺上的感覺,于是又一個想法涌上心頭:考研。
2006年下半年,他正式開始準備考研,每天在河北工業大學的教室里學習14個小時以上。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還做兼職,每周工作三次。
因為基礎比較薄弱,第一次考研差了1分。他鍥而不舍準備二戰,每天早上6點到河北工大的操場上背外語,等自習室開門后再進教室,晚上11點回家,堅持了一年。
2008年3月成績出來,韓雷初試成績第一,復試也是第一,考上了天津商業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研究生。

被韓雷翻得很舊的書
我去網吧查的成績,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的眼前一亮,365分肯定過線了,馬上在電腦上點了一首歌《隱形的翅膀》,此刻淚水不禁流下。
進校之后,韓雷又是零基礎,又是班里年齡最大的學生,他感到有些緊張,于是開啟了新的學習計劃,每天的時間按分鐘計算,每個時間節點排得滿滿的,從6點鐘開始,晨讀、上課、看書、吃飯、健身井井有條,三年讀了600多本書。
研二的時候有教學實踐,給本科生上思政課。韓雷的任務是講辯證法。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從2009年的寒假開始,每天在操場上練一個小時的課程講述。2010年4月,他第一次站在教室的講臺上,雖然上了兩次課,但每次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韓雷收獲了莫大的動力。
邊教書邊考博
考了三次被南開大學錄取
他更加喜歡站在講臺上的感覺,同時也萌生了考博的意愿。2011年第一次參加博士研究生考試,他很遺憾落了榜,于是邊工作邊復習。
他先到一家公司工作,2012年的時候公司整合,對學習有一些影響,他就辭職了,去天津一所高中當政治老師。他在學校里還擔任班主任,把一個班從高一帶到高三,為了拓寬學生的答題視野,自費給學生印卷子,中午給學生補課,2015年的高考成績出來,班級區排名提升了兩位。
這三年韓雷沒有停止考博,不過從2012年到2015年連考三年未中,因為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生身上。
2015年高考結束后,韓雷決心辭職,全力準備考博。離職的時候,班里的同學們都哭了,他也強忍著眼淚。老校長說:“韓雷,不管你以后干什么,你就記住了,你永遠要站在教師的講臺上。”這一句話讓韓雷一直銘記在心。

韓雷在給學生們上課
他一邊做一些兼職,一邊復習考博,有時候一天要做5份工作,半夜12點才回家,公交站、商場、馬路邊、餐廳都成了學習的地方,工作也沒耽誤。
2016年3月20日,博士研究生初試成績出來,韓雷排名第一,復試又是第一。
2011年的時候,韓雷曾經買了一身休閑西服,準備參加博士生面試時穿,如今塵封多年的衣服終于有機會穿上了。面試結束出來之后,他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哭了起來。
2016年5月,韓雷正式拿到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進入又一個新階段。
韓雷依然是班里全職讀博中年齡最大的。
讀博的三年里,除了日常課程,韓雷就在看書、寫論文,英語晨讀也沒有放下。
以前的豐富經歷給了他很多積累,學習的幾個專業都是跨學科,外語方面又有優勢,韓雷感覺自己真正開悟了,“導師點撥一下,我就知道怎么做。感謝導師對我的悉心培養,感謝南開馬院給我學習的機會。”

韓雷南開大學博士畢業
他還是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6:15上操場晨讀,之后騎車去食堂吃早飯,7點左右到自習室,晚上9:30準時回宿舍。他在這三年時間里看了800多本書,看過的紙質版論文壘起來有一米高,都是正反面打印,用一面能打4頁的A4紙。他寫了大約50篇論文,發表了25篇。
同時,他還參加了博士生講師團,先后做過大小宣講近80次,涉及人群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企業員工、離退休人員等。這樣做也是為了了解各個體系不同學段的學生,鍛煉講課能力。
再次成為老師站上講臺
想激勵學生們成為積極向上的人
2019年,韓雷順利畢業,進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工作。
每次從家里到學校上班,單程要坐一個多小時地鐵,這段時間韓雷一點也沒有浪費。他先在地鐵上背唐詩三百詩,每次背15分鐘,目前已經背過三遍,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又鍛煉記憶能力,然后他在地鐵上看資料,寫論文。下了地鐵還要騎15分鐘共享單車,他用這段時間構思講課框架。他每次都提前半小時進教室,寫好板書,等候同學們進來。

韓雷在備課
他當班主任值班的時候,需要檢查宿舍,他每次都親力親為,20個宿舍挨個敲門,右手中指第二個關節脫了一層皮。
韓雷的課很受學生們歡迎,有學生說,“老師們都在教書,只有您教做人。”“您的課,我母親比我還愛聽,我媽總是泡壺茶,一邊品一邊聽,像聽評書一樣。”

韓雷在給學生們上課
隨著一次次提升,韓雷的發際線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他對此感到很坦然,有人提起來還會感到非常高興,因為發際線展現出了努力過程。“有時候給學生上課,學生開玩笑說‘老師,您夠亮的’。我說沒問題,我太高興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為什么這么‘亮’。當我說完時,同學們沉默了,因為他們知道了老師是如何通過努力來實現夢想的,我希望他們也會成為那樣的人。”
寒暑假和雙休日,韓雷的日程表依然滿滿當當,看書、查資料、寫論文、健身……烹飪這門手藝一直沒丟掉,累了就下廚做個菜當作放松,做飯包含著很多哲理,他喜歡在做飯時思考一些事,享受過程。他的抖音如同一個美食博主。

周末韓雷會做做菜放松
最近,韓雷看到一些擺爛、躺平的言論,有一些感觸,就在抖音上把自己從二級廚師到博士的經歷發了出來。他說:“我們不要把擺爛、躺平當成司空見慣,更不能把它當成口頭禪。當我們做了選擇之后,一定要堅持到最后一刻。有人說機遇很重要,但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更重要,也許大家都會有不順意的時候,但請一定堅持自己的夢想,做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也不需要別人的夸贊,它是我們想放棄時義無反顧的堅持。”
(原標題:《【紫牛頭條】從廚師到博士到高校教師,他說:不順意時,請一定堅持自己的夢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