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開局即巔峰,網紅街區如何跳出“周期律”
開局即巔峰,破圈之后是落寞,網紅街區能否跳出“網紅周期律”?

最近,藏身在株百中心店一側的文藝路在朋友圈火了,花店、特色咖啡館、日式居酒屋……
帶著年輕氣息和潮味的店鋪吸引眾多年輕人來此消費。
在媒體的報道中,和文藝路一樣有網紅街區特質的還有幾處。
只是一個追問也同時而來:流量來了,能留多久?
網紅化,一直被認為是吸引年輕人回流的方式。
但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的網紅街區。
如杭州的信義坊夜市一條街,北街主打名品折扣夜市,南街以美食夜宵為主,早沒了人氣。

信義坊的落寞,根源在哪?
做折扣被電商碾壓,做美食卻落地于民間戲稱為“美食荒漠”的杭州。
規劃再好,沒有硬菜,流量走后、沒有留量。
再看看昔日靠高顏值設計而走紅的網紅書店言又幾,如今陷入了欠薪和全國關店的風波。

即使是在長沙,這個被看做全國頂流的網紅城市,近期也傳出了退潮之聲,且在黃興路上,曾經排長隊一餅難求的虎頭局也傳出了陷入困局的說法。
至于文和友、茶顏悅色或墨茉點心局,在長沙很火、出了長沙就寂寞,也成了一種魔咒。

為何如此?
在于網紅過度在乎包裝,成了夢幻泡影。特別是網紅書店,擺著各種暢銷書如機場書店。
空有漂亮皮囊、沒有靈魂,讀書人打過卡后再也不來。

網紅街區,如果沒有自己的獨門秘籍,都會陷入這樣的周期律中,以至于一些突然被網紅化的老牌企業,開始下意識的拒絕。
如山姆、宜家,面對如潮水而來的打卡熱,給出了溫馨提示:拍照可以,別影響我的客人購物。
這背后,恰恰體現出了一個概念:流量一時爽,留量時時爽。
只有好的產品,才能避免“來的都是客,過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的窘境。
怎么留量、怎么讓人留戀,甚至于讓年輕人留下?
南京、西安給出的藥方是把古都神韻和潮文化結合成國潮,讓年輕人不止是來吃喝打卡,更有創業商機。

政府則作為看不見的手,全力推動當地國潮出圈,讓千年底蘊成為護城河,讓流量持久而余味無窮。
株洲怎么解開網紅街區的周期律?
或許根子還要去炎帝老祖宗這個獨家IP上尋覓,成就屬于株洲的國潮,而不只是淺淺的包裝設計……

刊載于《株洲日報》2023年5月18日“天臺時評”專欄,刊載時有刪節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