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拒絕露面的科幻作家,寫出了神作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劇照
沒有火星、飛船、機器人,格雷格·伊根的科幻小說是另一種“硬科幻”。作為程序員的他,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發(fā)表作品,他的作品和數(shù)學、生物、人工智能密切相關,但是卻對讀者極為友好。
在ChatGPT成為年度關鍵詞的今天,他的短篇小說自選集也在中國出版。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開始,看預言如何成真。
?作者 | 夜鷹
?編輯 | 程遲
有什么比一位匿名的天才作家的真實面目更加吸引人?
《我的天才女友》的作者費蘭特在全球聲名鵲起后,有學者用語言學方法將她的作品和與她成長軌跡相似的人物的作品進行分析,以此追蹤其真實身份。后來又有一名記者通過一系列財務記錄調(diào)查,推測她的真實身份是生活在羅馬的翻譯家Anita Raja。

《攻殼機動隊》劇照
同樣隱藏在名字背后、從不露面的澳大利亞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似乎沒有這樣的困擾。
他的作品在這個世界上顯得如此獨一無二,很多人會在閱讀他的作品時想到另一位在中國更加知名的科幻作家特德·姜,但其中微妙的差別就算你無法明說,也一定有所察覺;另一方面,即使他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各大世界級科幻獎項中,仍然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讓無聊的記者花費精力追蹤那些難以獲取的線索,畢竟科幻是少數(shù)人的游戲,硬科幻更是如此。

誰是格雷格·伊根?
你可能仍然對于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格雷格·伊根出生于1961年,在1983年發(fā)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迄今為止出版了數(shù)十本書?!犊苹檬澜纭ぷg文版》最早在2007年刊登過他的一部短篇代表作《快樂的理由》,2017年的第五期是伊根的???。
直到2023年,伊根的短篇自選集《格雷格·伊根經(jīng)典科幻三重奏》(The Best of Greg Egan)才首次在中國出版。其中包含的20篇小說共獲得包括雨果獎、軌跡獎、約瑟夫·坎貝爾紀念獎等國際科幻文學獎項的72個獲獎或提名。其中以信仰、意識為主題的中篇小說《祈禱之?!罚∣ceanic)在1999年獲得了雨果獎與軌跡獎最佳中長篇小說。
《祈禱之海:格雷格·伊根經(jīng)典科幻三重奏I》
[澳] 格雷格·伊根 魯冬旭 / 阿古 / 劉文元 / 蕭傲然 / 張涵 譯
八光分文化 | 新星出版社,2023-1
格雷格·伊根在自己的個人網(wǎng)站(gregegan.net)中這樣介紹自己:“我是一名科幻小說作家和計算機程序員?!备缴系倪€有這樣一段話:
“互聯(lián)網(wǎng)上沒有我的照片。除了我之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叫Greg Egan的人,多虧了谷歌的白癡和他們所依賴的誘導點擊的垃圾網(wǎng)站,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六個被標注為‘澳大利亞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的圖像,但是沒有一張是我?!?/p>
“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六個被標注為‘澳大利亞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的圖像,但是沒有一張是我。”格雷格·伊根在個人網(wǎng)站上如此說道。/https://gregegan.net
同時,一篇名為《谷歌,一個愚蠢放大器》的文章以超鏈接的方式附在這段話的中間,似乎暗示這些在商業(yè)上取得無比成功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有著更加深層次的愚蠢。
2008年發(fā)表的討論人工智能的短篇小說《水晶之夜》中,伊根預言了OpenAI這樣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在商業(yè)上獲得的巨大成功(可能在今天看來這是在預言必然),也對可以設想到的流行人工智能應用作出毒舌十足的評論:“推出了一款能夠‘理解’所有形式的文本、音頻和視頻的搜索引擎,賺得盆滿缽滿,而該搜索引擎實際使用的卻是40年前的古早科技,即模糊邏輯技術?!薄耙豢蠲麨椤畞硎馈乃讱廛浖?,該軟件會同行將就木的客戶進行推心置腹的真誠交流,繼而在客戶過世后創(chuàng)造出他們的虛擬形象,與在世的親人對話。”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劇照
人們總是在問“我應該從哪里開始閱讀格雷格·伊根”。
不像其他許多的科幻小說中,“火星”“飛船”“黑洞”“機器人”“克隆人”還能給讀者一個想象的抓手,消耗一些腦細胞就可以腦補出一個實在的畫面。伊根的作品玩弄的概念有許多來自數(shù)學、量子物理、計算機等抽象的學科。
但是事實上,你也很難找到一個這么“硬”,并且抱有極大熱情希望你從這些艱深晦澀概念中找到樂趣的作家了。
在伊根的個人網(wǎng)站中,嚴謹?shù)亟忉屝≌f中專業(yè)名詞的文章容量可以編纂成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教科書。但這并不代表需要如此大量的知識儲備才能享用他的小說,就像你不需要懂哲學也可以從《攻殼機動隊》中獲得在視聽和思考上的雙重享受。

《攻殼機動隊》劇照
同時是數(shù)學教授與科幻作家的北星從以p-進數(shù)理論為設定的《三進數(shù)世界》獲得了多重的樂趣:“如果不清楚其中的數(shù)學背景不會對閱讀體驗有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讀者對其中的數(shù)學背景有稍許了解的話,便會覺得這篇小說不光是精彩,簡直可以說很驚艷?!?/p>
歐幾里得的遺產(chǎn)
如果把科幻作家分成兩派,一派創(chuàng)造新世界,一派破壞舊世界,格雷格·伊根一定是后者中的佼佼者。他把理論炸彈藏在特洛伊木馬中,解構理所當然的世界。
歐幾里得用五個簡單直觀的公理推演出了一個紛繁復雜的幾何世界,締造了歐洲數(shù)學的基礎,伊根更像是打破了第五公理的羅巴切夫斯基,察覺到世界的并不必然,演繹出他自己的新世界。
在短篇小說《閃光》中,伊根假設通過不同的運算步驟,使“1+1=2”和“1+1=3”這樣極為基礎卻互斥的命題同時為真。在推演中用數(shù)學命題描繪出了一幅“真理地圖”,在一個動態(tài)的邊界兩邊,成立著兩套完全不同的數(shù)學法則。

《攻殼機動隊》劇照
喜歡特德·姜的讀者可能會想到有著類似設定的《除以零》,但是不同于特德·姜筆下“我無法向你表達這種情感。這曾經(jīng)是我深信不疑的東西,但現(xiàn)在它卻不是真實的,而且還是我自己證明出來的”的信仰崩塌,伊根的神來之筆在于創(chuàng)造出了另外一個建立在完全不同的數(shù)學基礎之上的世界。
“真理是在‘局部’層面上決定的 。在遙遠的‘遠側’,情況同樣如此。在那里,‘另類數(shù)學’占統(tǒng)治地位 。不管物理系統(tǒng)想檢驗什么命題,它周圍已經(jīng)確立的定理都會彼此驗證 、互相加強,產(chǎn)生‘正確’的結果一一只是遠側的‘正確’標準與我們近側不同?!?/p>
《攻殼機動隊》劇照
這兩個世界之間戰(zhàn)爭的武器是一串可以動搖對方世界數(shù)學基礎的推理過程。在伊根創(chuàng)造出的邏輯過山車上,世界的失真帶來了失重的快感。
科幻作品令人感到目眩神迷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在對于科學、技術、物質這些確定的東西討論之后,話題常?;貧w到“靈魂”這個古老的、難以捉摸的話題之上。
伊根對于“Ghost”和“Shell”的癡迷絕不亞于他對數(shù)學的癡迷。獲得星云獎和軌跡獎的《祈禱之?!分校鹘窃谝淮文缢蟮纳袷ンw驗讓他對于“神”的存在深信不疑,但他后來發(fā)現(xiàn)“神”的庇護不過是水中微生物的代謝產(chǎn)物和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作用的結果,信仰降格為藥物作用,人對于自己思想也并沒有十足的掌控。科學制造了無神論,也制造了一代人意義的空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照
更進一步,在中篇小說《快樂的理由》中,人的情緒幾乎徹底淪為化學物質的影響,“自我”被淹沒在大腦任何一點微小的化學物質改變之下。
《學習成為我》中,一套設備在大腦里學習人的所有行動。
“它和我一樣,會看、會聽、會聞、會嘗,對世界有著與我相同的感覺。指導器監(jiān)視著寶石的思想,并與我的進行比較。每當兩者出現(xiàn)偏差,指導器就會對寶石進行微調(diào),用比思維更快的速度幫助它重回正軌。”

《她》劇照
在大腦的生理功能開始走下坡路時,徹底替換掉大腦,“意識”是可以被制造的。更為激進的想法出現(xiàn)在長篇小說《置換城市》中,伊根假設人類的大腦是“圖靈可計算”的,這意味著現(xiàn)有的計算機技術就可以完全復刻人類的大腦。所有永生的美好幻想背后潛藏的是不再相信人類靈魂有著至高無上的特殊。
ChatGPT的襲來和格雷格·伊根精選集在國內(nèi)的出版像是一場撞車。這些來自二三十年前的科幻小說讓人常常覺得“太超前了”。
但實際上,“機器學習”1959年就被第一次提出,1956年“人工智能”一詞就已經(jīng)誕生。而那個時代的人們?nèi)绻弥?1世紀第三個十年里人們?nèi)匀辉趪粋€圈子打轉時,是否會嘲笑我們的愚蠢?或許再過30年,人類還是走不出這個鬼打墻。
摩爾定律正在失效,全球化的美夢似乎開始退潮,人們對于未來的預期遠遠低于21世紀初,屬于30年后的預言書是否已經(jīng)出現(xiàn)?
· END ·
作者丨夜鷹
編輯丨程遲
校對丨黃思韻
原標題:《拒絕露面的科幻作家,寫出了神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