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什剎海,即使陽光和煦,也總是寒氣逼人。8點剛過,湖邊晨練的、遛彎的,還有零散的游客,能多少驅散些寒意,讓什剎海熱鬧一些。戴著一副斯文眼鏡、身著中式棉服的李永浮,從家里出門溜達幾分鐘,便到荷花市場入口處的北京旅游咨詢服務中心,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如今什剎海240位拉客人游胡同的人力三輪車夫中,像李永浮這樣的老北京,只有八位,被稱作“后海八爺”。他們不是駱駝祥子,而是老北京最后的“板兒爺”,更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傳承者。
“后海八爺”是按照在家里的排行來排序的。老大劉春宏,因為有些文化,叫作“文大爺”,接著就是“侃二爺”常秀寧、“胡同三爺”李永浮、“好四爺”郝寶林、據說是正宗八旗子弟的“皇帶子五爺”松廣新、“小諸葛六爺”李剛、“戲迷七爺”楊法明,以及愛做菜的“掂勺八爺”吳硯。
“侃二爺”常秀寧從小在什剎海邊長大,對于什剎海大大小小的景點,甚至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非常熟悉。
八位爺中最年輕的44歲,最年長的60歲,所有人年齡加起來超過400歲。“我是去年退休的,現在在一線蹬車的只有三位爺。”三爺李永浮告訴《方圓》記者。
“從早上上班到晚上收車,我們幾乎全在車上,包括吃飯。”“侃二爺”常秀寧介紹說。
李永浮和蹬車的緣分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當時,他從國企下崗了,對于四五十歲的下崗職工而言,找到一份既適合自己又能養家糊口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為了供孩子上大學,李永浮選擇蹬人力車帶游客賺錢。剛開始的時候,李永浮也經歷過“世俗觀念”的考驗與折磨,用北京話說就是“太沒面兒了”,有時候蹬車碰見街坊鄰居都不敢抬一下頭。但后來,街坊們慢慢地理解并接受,甚至親戚朋友來,都主動說要找李永浮,“咱什剎海就得浮子講!”
中午11點,公司工作餐送到北京旅游咨詢服務中心門口,白菜燉豆腐、紅燒肉,簡單、實在。
2011年,什剎海成立了“后海八爺”人力車夫品牌。不論哪位爺蹬車,后海的歷史都是爛熟于心。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后有北京城”,這片700年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曾是漕運的終點,也是交通要道和繁華商業區。“我們是在這里出生長大的,親眼目睹和經歷了老胡同半個多世紀的變遷,對于什剎海各個景點,甚至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非常熟悉,這也是成立‘后海八爺’的基礎和優勢。”李永浮說。對他來說,什剎海的一切,不是白紙黑字輕飄飄的介紹,而是融入生命的情感和回憶。
胡同游包括府邸文化線、什剎海名人線等多條游覽線路,大到歷史變遷,小到從早到晚都在排隊的板栗店鋪,全部都是“新八爺”要學習的內容。
在李永浮看來,來什剎海的游客有一個共同訴求,想找一位真正的老北京人,坐他的車,用最正宗的京腔京味,給他們講最真實的什剎海歷史文化。但隨著年齡增長,體力也漸漸跟不上,李永浮決定啟動招聘“新八爺”,不是要他們單純地蹬車,而是要傳承老北京傳統文化。
2017年11月底,“后海八爺”發布招聘信息,全職、兼職人員共招聘10名,月薪萬元,要求應聘者對北京文化有興趣并有才藝,能傳承什剎海文化。讓后海八爺欣慰的是,招聘是非常成功的,已經有五位年輕人入職了,都是大專以上文憑,其中有碩士和海歸,還有女孩。李永浮認為,“新八爺”首先得熱愛什剎海、熱愛北京、熱愛京城歷史文化;其次,必須沖破固有認知,不認為蹬車行當低人一等。所幸,這些年輕人都非常陽光,敢于面對挑戰,在完成對什剎海歷史知識考核后,就可以正式上崗了。
什剎海除了傳統百年老字號,還有“吃貨”最愛的特色咖啡館、餐廳,這些都在李永浮的授課范圍內。30歲的北京女孩李歌吟,在新員工里格外惹眼。幾年前,李歌吟從意大利碩士畢業留學歸來,主要工作是創作插畫、版畫。在一次胡同里舉辦的活動中偶然得知什剎海招聘有特長的車夫,就想試一試。
前輩們對于石壘、李歌詠、張雷(從左至右)這些年輕人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雖然我在北京土生土長,但沒有過在胡同和大雜院生活的經歷。在這兒蹬車不僅能學到很多老北京胡同文化,讓我創造出更多接地氣的作品,還可以給游客講解后海景點、北京歷史文化。”李歌吟說,尤其碰到對這里特別感興趣的外國游客,我也可以向他們傳播老北京文化。
除了李歌吟,其他幾名員工也是因為熱愛老北京文化而來。29歲的石壘從小生活在什剎海周邊,現在做的是雕刻工作,這里的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背后的故事和文化都讓他深深著迷。“在這兒蹬車一方面可以傳承發揚老一輩人的文化和技藝,另一方面能加深我對老北京文化的認識理解,以后也可以將老北京元素融入我的作品里。”
“考慮到年輕人的特點和對生活和工作的新理念,我們準備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全職也可以兼職,他們在這工作期間,也會將自身對生活的理念帶給游客。”李永浮說。新人的加入給我們融入了新鮮血液,也給整個北京胡同游帶來了活力。
下午4點,“小諸葛六爺”李剛在北京旅游咨詢服務中心門口,等待今天最后一趟胡同游。
“新人來了,我們不單單教給他們景點文化,而是讓他們對什剎海歷史文化有個全面了解。”李永浮說,更重要的是,要告訴這些新人,老一輩北京人對什剎海的情懷,對幾十年前什剎海的回憶,對鄰里間關系的解讀和老北京人的生活情趣,讓他們真正愛上什剎海、愛上北京城。
在李永浮眼里,什剎海真正的美,是內在的美、文化的美。即使有一天,我們都不蹬車了,什剎海的記憶、老北京城的文化,還是該繼續傳承下去。
記者/劉亞 攝影記者/張哲
編輯/肖玲燕 設計/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