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新實驗失敗,BioNTech放棄口服mRNA疫苗研發計劃
·目前口服核酸藥物開發的主要限制仍然在于載體的傳遞和效率,研究人員將繼續致力于載體系統的改進。最重要的是創建一個安全和有效的遞送系統,以實現更有效、更多途徑的藥物靶向遞送。
口服mRNA疫苗發展如何?
近日,全球mRNA疫苗巨頭、德國企業BioNTech宣布,放棄口服mRNA(一種核酸分子)遞送載體的進一步研發計劃。其合作方、美國公司Matinas BioPharma的首席執行官Jerome D. Jabbour表示:“基于積極的早期體外結果,Matinas與BioNTech合作展開了口服mRNA遞送的初步體內研究,但很遺憾,研究未證明臨床前活性?!?/p>
Matinas方面表示,他們開發了一種不同于傳統脂質納米顆粒(LNP)的納米配方——脂質納米晶體(LNC)配方,以應對mRNA的物理復雜性和生物脆弱性。這種脂質納米晶體(LNC)是一種含有多層的穩定晶狀納米顆粒,通過鈣和陰離子磷脂相互作用形成,在此過程中,mRNA等活性藥物分子可以裝載在層中。該制劑配方顯示在體外實驗中有效,然而,在小鼠上進行的體內研究顯示,基于脂質納米晶體(LNC)的口服mRNA疫苗并未顯示出活性。BioNTech隨即宣布雙方合作結束。
雖然與BioNTech的合作沒能走到最后,但Matinas方面表示,其LNC載體在其他內部研究中顯示了全身給藥的活性,這種非LNP的mRNA遞送配方在4攝氏度下至少可穩定 17 周,這表示它們可能比現有的基于LNP的mRNA 疫苗更容易運輸和儲存。
Jabbour表示,雖然合作已經結束,但不代表一切已經消失?!半m然此次結果令人失望,但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我們首次對一種新的、獨特的mRNA配方進行了體內研究,迄今為止,還沒有遞送技術成功地實現mRNA的口服遞送。”Jabbour同時補充:“我們仍然相信我們的技術有潛力提供核酸的差異化遞送,有關此,也正在生成更多數據?!?/p>
基于LNC平臺的口服mRNA疫苗
mRNA技術在新冠疫情后“聲名大噪”,BioNTech憑借其mRNA技術,快速研發mRNA新冠疫苗。據BioNTech2021年財報,憑借其mRNA 新冠疫苗Comirnaty(復必泰 BNT162b2),BioNTech全年收入高達190億歐元(約合211.4億美元),躋身全球頂級藥品制藥商行列。
據悉,Matinas專注于利用其LNC平臺技術重新定義核酸和小分子的細胞內遞送。該公司專有的細胞內LNC平臺旨在安全地遞送廣泛的有效藥物,包括小分子、血液水平限制毒性藥物、核酸聚合物等。它是一種天然、無毒、高效的螺旋狀晶體,具有獨特的可通過口服和各種其他途徑給藥的能力。
Matinas官網顯示,其開發LNC平臺的主要目的包括:提高目標藥物的安全性;減小脫靶效應;提供細胞領域的基因療法;將靜脈注射藥物改造成口服藥。而此前其已經與美國吉利德(Gilead Sciences)等公司和機構評估過LNC的潛力,還準備開展對瑞德西韋的二次研究,在這方面有強大的實力。
2022年4月,BioNTech與Matinas達成合作,以評估 mRNA結合Matinas專有的LNC技術平臺的可行性。BioNTech向Matinas支付了275萬美元,獲得了其脂質納米晶體(LNC)平臺的獨家使用授權,用于開發口服mRNA疫苗。根據協議,BioNTech 還將資助Matinas與合作相關的研究,包括配方、優化和體外測試。
5月10日,Matinas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報,財報顯示,2023年Q1收入為110萬美元,來自與BioNTech和瑞士羅氏(Roche)制藥子公司Genentech的研究合作??偝杀竞唾M用為670萬美元,同比下降13%,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臨床試驗材料的制造成本降低,現金、現金等價物及有價證券為2490萬美元,同比下降13.5%。目前的現金跑道將維持到2024年下半年。
口服mRNA疫苗研究還在繼續
BioNTech和Matinas的合作雖然終止,但口服mRNA疫苗領域的探究并未結束。202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Robert Langer博士和Giovanni Traverso博士率領團隊,開發出一種口服遞送RNA的膠囊。MIT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它不但可能讓mRNA疫苗接種更為簡便,還可以用于將其它類型的治療性RNA(核糖核酸),或DNA(脫氧核糖核酸)直接遞送到消化道,讓治療胃潰瘍等胃腸功能紊亂變得更容易。
2023年,口服mRNA生物制劑的創新開發商Esperovax,和美國Ginkgo Bioworks宣布達成合作,開發用于多種治療應用的環狀RNA(circRNA)藥物。Ginkgo和Esperovax將致力于開發帶有有效載荷的circRNA,通過僅在癌細胞中誘導細胞死亡,來特異性靶向結直腸癌。
此外,據Matinas官網,Matina近日又開發了一種基于非 LNC 磷脂酰絲氨酸的納米顆粒遞送技術,該技術利用了磷脂酰絲氨酸的獨特結構特征,使其可以更好地遞送體外和體內的大分子物質(如mRNA)等,相較于其他替代品,該技術具有潛在優勢。
不過,據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Christina Kriegel醫生等人刊載在ScienceDirect(SD)數據庫的文章《Multi-compartmental oral delivery systems for nucleic acid therap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顯示,目前口服核酸藥物開發的主要限制仍然在于載體的傳遞和效率,研究人員將繼續致力于載體系統的改進。最重要的是創建一個安全和有效的遞送系統,以實現更有效、更多途徑的藥物靶向遞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