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晶圓巨頭華虹宏力“回A”過會:擬募180億,或成科創板史上第三
擬募規模年內第一、科創板開板以來第三大IPO過會!
5月17日晚,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發布2023年第3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華虹宏力”)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IPO首發申請獲得通過。

屆時,若華虹宏力成功上市,將成為繼晶合集成(688249.SH)、中芯集成(688469.SH)之后,科創板年內第三家上市的晶圓代工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IPO,華虹宏力擬募集資金180億元,不僅有望成為年內募資規模最大的IPO,也將在科創板開板以來的已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僅次于中芯國際(688981.SH)募集的532.3億元和百濟神州(688235.SH)募集的221.6億元。
2014年,華虹宏力已成功登陸港交所(港股簡稱“華虹半導體”,01347.HK),截至5月17日收盤,股價報收于25.65港元,跌幅為4.82%。

在5月17日的審議會議上,上市審核委員會現場問詢的重點圍繞著華虹宏力“技術創新性”“業務可持續性”兩方面,問詢的問題包括:1,要求華虹宏力結合主要產品各項技術量化指標、迭代趨勢等,說明是否擁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國際領先技術并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2,結合行業需求變化、新增產能消化等,說明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性。
招股書資料顯示,華虹宏力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卡IC制造代工企業以及國內最大的MCU制造代工企業;在功率器件領域,華虹宏力是全球產能排名第一的功率器件晶圓代工企業,也是唯一一家同時具備8英寸以及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能力的企業。此前已上市的兩家晶圓代工廠方面,中芯集成是目前國內少數提供車規級芯片的晶圓代工企業之一;而晶合集成從事12英寸晶圓代工業務,主要向客戶提供DDIC及其他工藝平臺的晶圓代工服務。
華虹宏力目前有三座8英寸晶圓廠和一座12英寸晶圓廠。根據IC Insights發布的2021年度全球晶圓代工企業的營業收入排名數據,華虹宏力位居第六位,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專注特色工藝的晶圓代工企業。截至2022年末,上述生產基地的產能合計達到32.4萬片/月(約當8英寸),總產能位居中國大陸第二位。

報告期內,華虹宏力向客戶提供多工藝平臺的晶圓代工服務。2020年至2022年,華虹宏力營業收入分別為67.37億元、106.30億元和167.8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05億元、16.60億元和30.09億元。
華虹宏力稱,未來受市場規模變化、行業競爭加劇、產品更新換代等因素綜合影響,下游市場需求可能發生波動。如果公司未能及時應對上述市場變化,將面臨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毛利率方面,2020年至2022年,華虹宏力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7.60%、27.59%和35.59%,公司毛利率呈上升趨勢。
華虹宏力指出,如果未來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下降、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則可能導致公司產品單價的下降或單位成本的上升,主營業務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風險。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控股股東上海華虹國際公司(簡稱“華虹國際”)直接持有華虹宏力3.48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6.60%;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虹集團”)直接持有華虹國際100%的股份,系華虹宏力的間接控股股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上海國資委”)直接持有華虹集團51.59%的股權,系華虹宏力的實際控制人。除華虹國際外,Sino-Alliance International, Ltd (簡稱“聯和國際”)及其全資子公司Wisdom Power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Wisdom Power ”)持股比例為14.46%,鑫芯(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鑫芯香港” )持股比例為13.67%。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