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手記|衡復風貌街區治理和發展的“湖南街道方案”
編者按: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錨定“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各項目標任務,徐匯區各戰線黨員干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調”以務實、“研”以致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風貌街區治理和發展的“湖南街道方案”
徐匯區湖南街道黨工委書記 楊海英

徐匯區湖南街道地處衡復風貌區核心區域,是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認定和保護的12個歷史風貌區之一。武康路-安福路風貌街區南起淮海中路,北抵安福路,總長約1500米,占地0.4平方公里。梧桐掩映下,街區內既有名人故居紀念館、文化藝術場館 ,也有140余家沿街商鋪、本土潮店,還有6個居民區,集“文、商、旅、居”于一身。
融合街區的治理難題
2022年,為推動街區高質量發展,我們聚焦“打造新消費業態集聚區”這一課題進行調研,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發現,優化營商環境是初衷,但許多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新消費業態需要進一步培養,治理模式還需進一步創新與提升……
作為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新消費街區,風貌街區入駐企業中約85%以上為近年來創立的自主品牌,且創始人團隊以80后為主,具有鮮明的時尚性、青年性、活力性特點,所涉及的6個居民區又有著混合化、老齡化的特征。
“獨一無二”且不可再生復制的獨特空間引來了眾多流量,這是街區發展的源動力。而隨著新消費模式、場景的升級,新情況、新問題也隨之而來。

湖南街道與賦能團隊調研商家代表
如何才能持續打造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新消費街區,網紅街區的流量是否能夠轉化為社區的治理能量,怎么處理好“文、商、旅、居”四個形態之間的關系?這給街道的治理工作提出了一個很大的課題。
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改善風貌街區的業態、形態、生態、文態,我們通過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傾聽民聲,于2023年春節后,出爐了一份“街區治理力工程”的任務分工表,明確了街區9大工作任務以及45項工作內容。
如開展大調研、大討論,形成問題清單、需求清單,共商組建風貌街區共治聯盟,倡導商戶之間、商戶與居民之間聯手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完善沿街商鋪門前環境責任制等。
共同“執棒”奏響“共治共享”的交響曲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走訪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商戶、居民、消費者、游客對于風貌街區共榮共興的期待,“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是各方的心聲,為此,我們找到了一個“切口”:全過程人民民主才是化解矛盾、促進團結、達到共識的生動實踐。

“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暨新消費街區治理與發展大討論
街區大討論、片區條塊協商會、業態發展懇談會……我們邀請居民代表、商戶代表、游客代表、區域單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對街區治理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搭建起了多元溝通平臺和參與渠道。
早在2019年,安福居民區黨總支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質量和標準化研究所、長佳物業等鄰里單位簽署了共建協議,建立“安福社區黨建群”,眾“民星”參與的“社區春晚”、專業指導的志愿服務小分隊等都是共建共享的成果。

《上海市徐匯區軟法治理指引(武康開放社區版)》
同時,我們與區商務委、司法局、市場監管局、投促辦等部門形成合力,在武康社區先行先試,研究發布了《上海市徐匯區軟法治理指引(武康開放社區版)》、審議表決通過了武康大樓《居民公約》,建立了社區成員廣泛認同的公約,明確了居民、商戶、游客、物業、弄管會等各方邊界和文明要求。
今年,湖南街道與區相關職能部門繼續聯手,把這塊“試驗田”延伸至整個風貌街區,研究形成獨有的風貌街區軟法治理體系,推動各方和諧相處,同時邀請各方組成共治聯盟、工會聯盟等,進一步激發自治共治功能。
多效并舉共促美好生活
風貌街區的業態未來如何發展?斑駁的老洋房讓人看到歷史的影子,推門而入,又會發現時尚潮流也是這里的主色調。與此同時,煙紙店、縫紉店、超市這些城市的煙火氣,也是居民生活所必需的。
當前,我們針對風貌街區的發展要素、治理模式等進行詳細調研,相關的業態發展導則、管理導則等正在制定與修改中。在此之前,我們按照“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范和社區治理要求,明確企業“負面清單”。如,要求店鋪日常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循“不擾民”的相關要求等。
發展和治理的最終目的是更好的生活,因此要堅持“安居”與“樂業”相互賦能,從商戶、住戶、游客、消費者等不同視角來推動街區治理創新。

武康居民區黨群服務中心
對標“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升規劃,湖南街道將因地制宜地在片區建設接地氣、有煙火氣的黨群服務站點,從居民需求出發設置“生活盒子”功能,在黨群服務、政務服務的基礎上,努力配齊“新四件套”,針對全年齡段人群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
開展調查研究要克服一個字,那就是“怕”!調查研究的核心就是“知難而進”,從實際出發,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才能了解事件本質,用數據與事實說話,列出問題清單,并逐一擊破。
(原標題:《書記手記|風貌街區治理和發展的“湖南方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