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藝術與社群︱宮武亞季:日常生活延長線上的行為表演
時下,藝術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覺得已經逐漸在發(fā)生變化,藝術或許已經不再是以往意義上的審美對象,而成為了一種積極參與社會、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力。
PARADISE AIR(天堂空氣)是位于日本千葉縣松戶市的一個藝術家駐留項目,多年來已經集合了數十名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研究者到當地考察研究創(chuàng)作,對當地社會生活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居間theater(劇場)”是一個獨立的藝術表演項目,該項目成員力求推動藝術表演走出劇場等特殊的表演空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定的溝通、互動、激發(fā)的作用。
日本表演藝術家宮武亞季既是PARADISE AIR的運營成員,又是居間theater的成員之一,在兩個項目中親身參與到具體的藝術實踐與工作實踐中,努力在普通生活的延長線上尋找將藝術與社會重合的可能性。

從2017年起,你開始加入松戸市藝術家駐留項目“PARADISE AIR”的運營團隊,能說說你參與的動機和起因是什么嗎?
宮武亞季(以下簡稱宮武):PARADISE AIR的運營團隊集合了一批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活躍于建筑、音樂、映像、攝影等多個領域,在我加入這個團隊之前,還沒有專門從事舞臺藝術的工作人員。2017年,PARADISE AIR與東京國際舞臺藝術節(jié)“FESTIVAL TOKYO”一起 ,決定制作并上演以城市為舞臺的戲劇作品,因為這次機會,有在劇場外制作舞臺藝術作品經驗的我便加入了這個團隊。
除了“FESTIVAL TOKYO”(東京藝術節(jié))之外的另一個原因是,PARADISE AIR駐留藝術家中也有很多專門從事戲劇和舞蹈的藝術家,而且近年來跨領域地從事身體行為表演的藝術家也在增多,因此那個時候PARADISE AIR也需要一位以舞臺藝術為專業(yè)的工作人員。
除了居間theater之外,我作為一名自由協調人,也在按項目從事一些工作,不過,當時我在持續(xù)做自己的項目的同時,也在尋找可以長期參與的活動現場,所以,雙方的時機也都非常合適。

“PARADISE AIR”的主要活動是什么?“PARADISE AIR”對城市與當地居民有什么樣的作用?
宮武:PARADISE AIR位于千葉縣松戶市,是一個藝術家駐留設施。從東京的中心地區(qū)出發(fā),坐電車只要三十分鐘時間,位置就在松戶車站前面。這個空間是由彈子機商店“樂園”提供的,本來是一家賓館,所以我們便充分利用里面的閑置空間來施行駐留項目。PARADISE這個名字,來源于這個建筑物主人的那個“樂園”,AIR是由“藝術家駐地項目”(Artist in residence)這幾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
PARADISE AIR包含一個“短期駐留項目(SHORTSTAY Program)”,面向短期駐留、旅費自理的人員,還有一個“長期駐留項目(LONGSTAY Program)”,是以公開招募的方式進行選拔,并且提供3個月的駐留時間,并在旅費、住宿、作品制作上提供全面的支持,不僅接收藝術家,也接收策展人或研究者的駐留。

這兩個項目之外,還有一個“學習項目(LEARN Program)”,旨在促進他們與地區(qū)相聯系的各種形式的學習與交流。PARADISE AIR主要是以三個項目為主軸展開活動的。
我們的任務是讓這些藝術家與松戶市居民一起輕松愉快地在社區(qū)中開展各種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松戶市的文化在更多層面上得到提高。
在加入PARADISE AIR之前,差不多2010年左右,我到松戶來參加過某個現代音樂的活動。那個活動的場地是由當地一位70多歲的居民提供的,他自己也來參加了。活動結束后,他非常高興地說,“到了這個歲數,真的很難有機會遇到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了”。
加入PARADISE AIR之后,我也一直會在這條街上遇到很多重視這種多樣性的人。在江戶時代(200多年前),松戶作為驛站區(qū),曾經非常繁榮,也許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這個地區(qū)好像有一種基礎,對未知事物有很強的包容力,能夠接受動用到整個街區(qū)的項目。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和寫作者他們是如何與當地居民建立關系的?當地居民是否理解并支持他們的創(chuàng)作呢?有沒有遇到什么批評?
宮武:PARADISE AIR結合創(chuàng)作內容也會開展一些工作坊、展覽、現場表演以及講座等,為當地人創(chuàng)造一些與藝術家接觸、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活動的機會。對于那些想要進行研究的藝術家,也會向當地居民招募助手。
當然,也有收到類似“(作品內容)太難了,搞不懂”這類非常直率的感想,不過,PARADISE AIR藝術家駐留項目的長處在于不只有作品,藝術家本人也在現場。到目前為止,這五年的工作,我們始終在創(chuàng)造機會,讓當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包括藝術家的人品以及所做活動在內的各種情況,我感覺當地的理解度與寬容度正在提高。
例如,在這之前,我們一直在推行在松戶街頭畫壁畫的項目,最初完全不懂的當地居民,現在也還是全心全意地提供幫助。他們給畫了壁畫的街道安裝了名為“壁畫街”的牌子,最近,街上的人們也會主動地招聘藝術家,并且對壁畫的制作提供幫助、提供器材等。
聽說PARADISE AIR延續(xù)了“一宿一藝”這種松戶地區(qū)關于住宿的歷史傳統(tǒng),并以此為理念。在這里駐留的藝術家,在駐留期間需要為這個地區(qū)完成一個藝術作品,我覺得這個做法非常好也非常有意思。你們對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有什么具體的要求嗎?你們會對藝術家作品進行審核嗎?如果有,那么具體的標準是什么?
宮武:PARADISE AIR的基本態(tài)度是接受任何領域、任何類型的藝術家。(實際上也出現過因預算、場所等現實問題而不能實現的情況)
在這里,我介紹一下“長期駐留”項目的招募條件和審核標準。“短期駐留”也是一樣。
【應募條件】
喜歡與城市發(fā)生對話
廣泛活躍于藝術領域之中,開展與同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相關的藝術活動(不局限于從事作品制作的藝術家,由藝術相關人員發(fā)起的策劃、研究、演講、討論會等亦可)
駐留期間能夠與招募來的其他創(chuàng)作者以及當地居民保持良好關系并進行交流
身心健康狀態(tài)均良好
能夠參與主要的活動計劃
能夠靈活地應對運營方提出的時間安排與規(guī)范
能夠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
【審核標準】
創(chuàng)作者、提交計劃的性質
實現的可能性
與城市的親和性
能介紹一下幾個你印象比較深刻的藝術家的作品嗎?
宮武:我想介紹兩組讓我印象深刻的藝術家及她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第一組是來自荷蘭的兩位劇作家Judith Goudsmit和Fiep van Bodegom。她們倆在自己的國家是從事電視劇本的創(chuàng)作與文藝批評的。她們從松戶出身的宇宙飛行員的采訪文章中獲得靈感,在松戶當地進行調查的基礎上,撰寫了在PARADISE AIR駐留的四位女性的獨角戲。她們面向松戶地區(qū)內外公開招募表演者,在松戶的一家咖啡館里,由這些表演者朗讀她們寫的作品。在那安靜的店里,坐在隔壁桌的女性悄悄地開始說話并進行表演。這樣的表演能夠產生某種不可思議的體驗,仿佛能夠窺見偶然坐在旁邊的人的思考。

她們是我在PARADISE AIR擔任協調人負責的第一批藝術家。關于寫好的作品該如何表演這樣的問題,我和藝術家平等地進行對話,共同來完成。我切身地體會到,雖然我們主要是在不同的國家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但我們都在同時代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能夠分享自己的印象,一起從事創(chuàng)作,因此這個作品成為了我的藝術原生體驗的一部分。
另一組是來自俄羅斯的Agata Kazantseva和Maria Belova。她們是長期駐留項目的決勝選手,但在最后的選拔中,很遺憾地落選了。后來因為她們獲得了當地居民組織的“松戶城建會議”的支持,所以特別邀請來的。

Agata Kazantseva在自己國家也是一名歷史建筑與文化遺產修復保存方面的專家。她與松戶當地居民的孩子一起做了一個工作坊,對松戶地下步行街中6年前為東日本大地震震后復興祈愿而繪制的壁畫進行修復。她選的主題是以俄羅斯和日本兩個國家各自的不死鳥作為連接兩國的橋梁,在重新修復的那個祈愿復興的作品空間里,畫上這兩只不死鳥,創(chuàng)作出一個超越時間的合作作品。
前幾天,我去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拜訪了Agata Kazantseva。她給我做導游。我跟著Agata Kazantseva的視線在街上漫游,因為這樣的經歷,我覺得我開始能夠理解她為什么會要往來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修復工作與自己的作品創(chuàng)作之間。能夠再次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相會,我覺得是在藝術家駐留項目中做協調人工作的一大樂趣。
你也是居間theater的成員,居間theater與PARADISE AIR是什么樣的關系?
宮武:“居間theater”是一個獨立的表演項目,是以“HAGISO” 這個設施為據點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的。這個設施是位于東京谷中地區(qū)的一幢重新裝修過的老公寓,是“最小的文化復合設施”。

這個設施并不是劇場,在這里,我們一邊結識各種各樣的人,一邊進行作品的創(chuàng)作。在此之前,我們一直是與美術、音樂、建筑、移動圖書、咖啡館、賽艇場、區(qū)政府(區(qū)級辦事部門)等不同領域的人或機構合作進行創(chuàng)作的。
戲劇與舞蹈,很多時候是到一個像劇場一樣的特殊場所進行觀看、體感的東西。因而,那是一種非常濃厚且細密的體驗。這樣的時間和經驗,能否用那種類似普通生活的延長似的感覺緩慢地進行營造?。要想將人與場所、表現與生活等各種關系一點一點地聯系在一起,究竟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有什么樣的可能性呢?居間theater就是一邊思考著這樣的問題,一邊開展每一天的創(chuàng)作活動,就想成為一個適用于任何人的“內客廳”。
居間theater與PARADISE AIR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是,居間theater一直是在非劇場空間里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而我在PARADISE AIR的工作是協調藝術家在松戶市的駐留創(chuàng)作,居間theater的創(chuàng)作經驗對我的協調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在PARADISE AIR的工作中可以從海外藝術家以及當地居民身上獲得刺激,這樣的刺激也可以充分運用在居間theater的創(chuàng)作上。除我以外的其他成員也都往返于PARADISE AIR的工作與其他專業(yè)領域之間,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同樣的效果。

在前不久由iPanda組織的“社會與表演”的講座上,你提到的“藝術站臺計劃推進科-行為表演窗口”這個藝術項目,在這個項目里,各種各樣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大家各自帶來自己技能,進行“現場表演”。我對這個項目非常感興趣,能具體說說這個藝術項目的基本情況與理念嗎?這個項目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
宮武:這個項目是以“藝術站臺”這個想法為前提來實施的。“藝術站臺”是東京都與豐島區(qū)推行的一個文化項目。(一般情況下)是由一些非藝術家的人,用自己的雙手,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制作或創(chuàng)作某些東西,這是為支持這個項目而做的一個嘗試。這個項目在規(guī)定時間里,在實際的豐島區(qū)政府的一角,開設了一個虛構的推進“藝術站臺”的科室窗口,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讓當地居民了解“藝術站臺”這個想法。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認為各種地方都有從事這種活動的人——已經有“一技”之長的那些人。例如,當地的草裙舞教室、書法教室、手語教室等。我們并沒有對從事這類活動的人,以及平時以藝術家的身份從事活動的舞者或表演者、魔術師、搞笑藝人等所掌握的“技能”進行區(qū)分,而是平等地進行排列,一個接一個地“現場表演”。其中包含了我們的各種想法,如對“藝術站臺”的疑問、肯定、它的困境等。不是對“藝術”與“某物”進行區(qū)分,而是暫時平等對待,試著去思考這之后會發(fā)現什么。

2018年3月20日居間theater和地理人(空想地圖作家)一起發(fā)起了空想型藝術節(jié)的項目,這個項目目前沒有結束日期,能介紹一下這個藝術節(jié)的情況嗎?
宮武:空想型藝術節(jié)“Fiction”是同時在現實都市東京與空想都市西京這兩個都市中舉行的一個“以空想的方式參加”的藝術節(jié)。東京指的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都市“東京”,西京則指的是空想地圖作家地理人所描繪的空想都市“西京”。東京是我們居住探訪的現實空間,西京卻是我們的身體實際無法到達的。
“Fiction”是一個關于在網站上聽聲音、在街區(qū)中進行想象的一個作品。是通過體驗者的想象與空想而成立的。聲音部分,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隨時都能體驗,預計是會一直保留著的。(因此這個藝術節(jié),完全不推薦大家在一天之內體驗所有內容)在這個意義上,是沒有要結束這個藝術節(jié)的預期。
此外,因為這個藝術節(jié)是無限期的,所以聲音作品會一點一點地增加。2018年3月20日開始的那個時間點上有幾個聲音作品,而經過數年,數十年之后,這些聲音作品一點點增加,預計將會放置在東京、西京的廣大范圍里。
聲音作品根據時間的不同來進行創(chuàng)作。因而,2018年放置聲音作品的那些位置,不論是在東京還是西京,10年、20年后未必會留下來。包括城市開發(fā)、衰退的情況在內,“Fiction”會逐漸地向前推進。我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這個藝術節(jié)的活動也會成為一個小小的“城市檔案(記錄)”。
在網頁上有這么一句話,“這個藝術節(jié)是為在都市里生活、工作、存在的人而做的藝術節(jié)”。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宮武:在都市里生活工作的那些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個人生活。生活,每個人都各不相同,有的人是早晨工作,有的人是晚上工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屬于自己興趣愛好的時間,大家對時間有著不同的使用方式。尤其是東京、上海這樣的都市,生活節(jié)奏很快,信息量巨大,人口眾多。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都市里。我們做這個作品,希望它能在每天這樣的生活中成為一個隨時都能輕松體驗的工具。
(在日本)一般的“藝術節(jié)”,往往被給人的感覺是“去旅行、去一個非日常之所”。我們要做的不是這種藝術節(jié),而是一個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的東西。我們大膽地將它稱為藝術節(jié),并創(chuàng)作作品。
在我們的都市生活里,這是一個能夠隨手帶在身邊的東西。雖小,但始終就在身邊。喜歡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我們希望能做成這樣一種新的藝術節(jié)形式。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藝術實踐,你覺得當代藝術對城市的作用是什么?對居民生活的作用是什么?
宮武:居間theater的作品之一,就是可以在正常營業(yè)的咖啡館里,像訂購咖啡一樣地訂購行為表演,這就是“表演咖啡館(パフォーマンスカフェ)”。一旦訂購了行為表演,那么我們就會把舞蹈、戲劇、音樂、美術等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送到”顧客的“座位”上。在HAGISO里也上演過好多次。
那是一天正常營業(yè)的日子,HAGISO咖啡館來了一位客人,在點單的時候,他說道:“要一杯咖啡,和一個行為表演”。可是那一天并不是有表演活動的日子,所以我們是無法為那位客人進行表演的,但是居間theater開始做“表演咖啡館”時抱有的想法——“像買咖啡一樣地買表演”,在這位客人的心里(并不是有時間限定的表演活動)得到了實現。

我并不是因為覺得藝術對城市、對居民有什么作用才在城市里做藝術創(chuàng)作的。可是,在劇場和美術館里度過的那些豐富且濃密的時間,肯定無法傳遞給那些不去那里或者去不了那里的人們,所以我希望這樣的時間能夠在普通生活的延長線上與藝術相重合,并以這樣的方式在不同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創(chuàng)作出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