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糧食和儲備局:絕對不允許被污染的糧食進到口糧市場、老百姓的餐桌上

發布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5月1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近年來鎘超標大米和真菌超標小麥引起輿論關注,請問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糧食質量安全?
對此,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黃煒稱:“糧食質量和每個老百姓都有關系,大家都很關心。這里先告訴大家一個總體性的結論,從2006年開始,每年政府都組織收購和儲存環節糧食質量的風險監測,我們掌握的情況,我國糧食質量整體情況是良好的,不管是收的環節還是儲的環節,總情況是安全的,請大家放心。”
談及鎘超標大米和真菌超標小麥等問題,黃煒表示,這是由于受土壤水質污染,氣候環境變化等原因造成的,關鍵是怎么應對。因此對于這方面工作,政府高度重視,主要是抓監測,抓檢驗,如果發現有這樣污染的糧食要及時有效的處置。目的就是一個,要確保被污染的糧食絕對不容許進入口糧市場,這是我們工作的最終目的,也是一條紅線。
一是監測關口前移。在收購環節開展質量和食品安全指標監測,每年采集全樣品數超過7萬份,及時掌握新收獲糧食質量安全狀況,提前主動掌握被污染糧食的糧情,為第一時間處置爭取工作主動。
二是嚴格質量檢驗。通過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在檢驗技術、設備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提升1500余個分布在全國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機構和化驗檢驗室的功能,累計增加檢驗參數2.9萬個,月均檢驗樣品數量增加2.6萬個,為把好糧食入庫關、出庫關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
三是堅決分類處置。在收購環節,發現受污染糧食后定點收購、專倉儲存、全程監管,不能和其他一般流通的糧食混在一起,要進行封閉式管理。儲存環節,按照使用用途,比如工業方面的應用,要定期、不定期開展儲糧質量抽檢,準確掌握糧食質量情況,堅決做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絕不允許流入口糧市場和食品生產企業。
四是加強黨政責任落實。通過黨政同責指揮棒,全面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對這個問題的工作責任。就食品安全問題,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國家建立了各部委的聯動機制,各級政府建立了系統監管體系。將相關工作納入黨政同責考核,這是重要指標,如果有問題一票否決。
“請大家盡管放心,在這個問題的管理上,政府的態度是堅決的,絕對不允許被污染的糧食進到口糧市場、進到老百姓的餐桌上。”黃煒稱。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