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筑夢“天宮”|46臺發動機推舉天舟六號送達“太空快遞”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空間站,46臺發動機助力天舟六號送達“太空快遞”
5 月 10 日,震天動地的轟鳴之后,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托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穿云破霧,直入云霄,中國空間站建成后的第一艘“貨船”正式起航。
天舟六號任務是2023 年中國載人航天第一次發射任務,也是唯一一次貨運飛 船發射,將為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兩個乘組先行送去“糧草”和“輜重”,承擔著打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新階段開局之戰的重任。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六院為此次發射提供了6臺120噸級液氧 煤油發動機和4臺18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并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配置了4臺軌控發動機、32臺姿控發動機,46臺發動機合力助天舟六號完成任務。

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心臟”。本文圖片來源:航天科技六院
10臺液煤發動機讓火箭更快更好
自2017年執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至今,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已與天舟貨運飛船六度攜手。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心臟”,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18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狀態已趨于穩定,但追求高可靠性沒有止境。六院試驗隊以“打一發進步一發”為目標,不斷向著更精準、更高效、更可靠努力邁進。
此次發射任務中,二級發動機有一項重要技術狀態更改,試驗隊員在進場前已經完成了全部的技術狀態再確認以及生產質量的全面復查,在前序任務“精雕細琢”的基礎上,進入發射場后又聯合總體共同開展了新一輪的復核復算工 作,為的就是確保發射萬無一失。
“從質量到流程,我們都要精益求精。”六院試驗隊隊長李護林說。
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任務對質量工作有著極高的要求,從全程剛性落實雙向質量交底到文書四級聯審制度,確保質量安全受控,六院試驗隊讓“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勝算”的制勝理念落實到每個環節、每步操作、每個動作…… 全力以赴,只為貨運飛船能夠順利抵達。
為了確保每顆航天“螺絲釘”都緊緊鉚在戰位上,試驗隊充分落實崗位責任制要求,所有在崗試驗隊員均參加過長征七號飛行試驗,進場前又再次開展三級崗位責任教育培訓,從思想上樹立起重大工程、提高一級的工作理念,保證隊伍技術、作風雙過硬,確保空間站任務過程完美、結果圓滿。

發動機試車。
為了加強液氧煤油發動機團隊建設與經驗傳承,同時考慮到新員工快速成長的迫切需求,此次任務第一次設置了“學習崗”。來自六院11所的發動機系統設計師胡之頡是2022年4月入職的新員工,到參加本次任務時入職剛滿一年,也是液氧煤油發動機研制團隊史上最年輕的發射場試驗隊員。他雖然入職時間短,但是卻有著一顆不斷求知的上進心。 試驗隊里,工作了30 年以上的“老航天”熱情不減,70后、80 后研制人員扛起自主創新大旗,90后、95后不怕吃苦, 有新視野、新技術,在攻克更多航天關鍵技術的道路上,六院研制團隊共同奔赴。
36臺空間發動機讓飛船動靜自如
貨運飛船主要任務是為空間站運輸、存貯貨物,運輸、補加推進劑,并將廢棄物收集、存放,帶回大氣層銷毀,天舟六號也不例外。作為空間站的后勤補給航天器,貨運飛船在經過前幾次的發射后,技術更加成熟,雖然不直接運送航 天員,卻是“名副其實”的載人航天任務,更關乎航天員在“太空家園”的健康安全。
六院801所推進分系統為貨運飛船在軌飛行軌控、滾動、 俯仰偏航等各種姿軌控提供全部動力功能,是貨運飛船平臺的關鍵分系統之一。此次配置了36 臺空間發動機,最小的推力25牛,最大的推力490 牛,大大小小的發動機從不同方向提供不同推力,從而保證飛船在太空中俯仰有度、動靜自如。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此前,天舟六號飛船進行了系統升級,對貨物艙進行了較大改進,大幅度增強密封艙的貨物運輸能力,給航天員提供的物資可支撐更長的時間。

六院為此次天舟六號任務發射提供了46臺發動機。
天舟六號到底有多大的裝載量?六院801所載人推進系統部部長顧帥華表示,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擴大容積,提升運力”。為了適應密封艙擴大的應用需求,推進分系統對主結構進行了優化,在充分繼承天舟一號到天舟五號推進系統雙層框架型復合材料主承力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優化結構設計,解決了整體結構剛度等問題,提高結構效率,并成功通過試驗等考核。
30年來,液體火箭發動機釋放的澎湃動力,讓中國人的航天夢飛得更高、更遠。液體動力人,一路挑戰,一路創新, 一路跨越,一次次創造“中國奇跡”,也必將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書寫出屬于他們向浩瀚宇宙探索的傳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